↑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8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8 题
  1.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发生转型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政治力量在受到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必要制约的同时,大致维持了自我规范和引领资本力量于社会力量的能力。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该观点认为

    A.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资本力量创造了财富增长的世界奇迹

    C. 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影响政治和经济

    D. 三力平衡政治引领是中国崛起的保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A. 抑制土地兼并

    B. 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

    C. 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 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

    B. 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

    C. 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D. 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两国对《南京条约》的认识说明

    A. 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

    B. 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 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

    D. 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4年,习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由于群众的“积极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初突破始于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 在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

    C.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86年8月7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对上海租界作了如下描述:租界拥有享有独立行政权力的工部局和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议会,市政管理运转良好。这里有很好的水道,有清洁的供水系统和完善的照明系统,个人财产也受到良好的保护,人们没有失窃和失火之苦,居民们可以在路况良好的街道上舒适地行走。对租界分析错误的是

    A. 客观上促进上海城市建设的现代化

    B. 租界的存在对中国主权造成了严重危害

    C. 为保障国人生活的安全树立了榜样

    D. 作者对租界市政管理的赞美体现其立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曾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我们的旗帜不扬,绛红色的颜色模糊’。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这反映了

    A. 苏俄政权潜伏着巨大危机

    B. 余粮收集制政策不得人心

    C. 新经济政策遭到质疑否定

    D. 反对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91年,高考作文题目:“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之辩。“近墨者未必黑”这一论点凸显的时代特征

    A. 墨家学派的时代价值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探索

    C. 反思苏联解体的教训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国民族机器织业的主持人或创办人,都是缺乏手工棉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

    A. 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

    B. 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C. 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D. 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73年,世界石油价格大涨,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笔“大而易得”的外汇收入,苏联领导层认为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可以高枕无优,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这导致了苏联

    A. 新的经济体制得以建立   B. 对美国军备竞赛优势明显

    C. 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   D. 综合国力与美国相差无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形形色色的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和演员提供创作和演出的机会,使文化界出现了一股“书写美国”“描绘美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这说明“新政”

    A. 注重恢复民族自信心

    B. 具有文化复兴的特征

    C. 带有狭隘民族观倾向

    D. 促进了文化经济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表为上海等城市不同年代部分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据此可知

    项目

    年代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36.6

    28.8

    12.66

    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30.5

    23.5

    15.1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A. 政治生活的影响逐渐消失

    B. 社会价值取向发生根本变化

    C. 受教育程度日益受到重视

    D. 社会关系一直发挥决定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史记·周本纪》记载:“懿王崩,共王弟辟方(懿王之叔)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變,是为夷王。”这一做法

    A. 是对宗法继承制度的补充

    B. 反映了分封制走向瓦解

    C. 体现了周王室血缘关系的松驰

    D. 说明了周王室威信扫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拓展疆土:如秦人征服巴蜀,开发西南;燕人北击东胡,开辟辽东和辽西;赵人“胡服骑射”,将势力推进到阴山。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化

    A. 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空间

    B. 巩固了周王室势力范围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 体现了尊王攘夷的策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是1375—1825年之间的世界主要城市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图,据此可以做出的推断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

    B. 亚洲地区经济停滞不前逐渐走向了没落

    C. 从16世纪开始西方消费水平已高于东方

    D. 工资上涨会引起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题文)下图为民国时期一则女鞋广告,从广告语中反映了当时

    A. 民国教育商业色彩较浓厚

    B. 民族资本家具有强烈教育情怀

    C. 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共识

    D. 国货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表为美国《农业调整法案》实施后棉花生产情况的比较,这一结果

    面积

    单位面积产量

    总产量

    单位

    绝对数千英亩

    指数

    绝对数磅/英亩

    指数

    绝对数千包

    指数

    1932年

    35891

    100

    173.3

    100

    13003

    100

    1933年

    19383

    82.2

    209.4

    18

    13047

    100.3

    A. 有利于当时的缓解经济危机

    B. 与农业调整的初衷相背离

    C. 实现了国家干预农业的目标

    D. 严重损害了农民切身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农田水利方面,大多数是整修原有陂、塘、蝎、门,使之发挥灌溉效益。在水利著作方面以郦道元的《水经注》为杰出代表,书中所记著名水利工程有28处,包括农田水利,治理黄河,修整航道,修建堰、蝎、运河等。据《新唐书·地理志》统计,唐时各州县有水利工程230多处,其中有运河、水渠、陂、塘、池、沟、堰、堤、海提等,有一些农田水利工程还很有特色。永泰元年(765),由润州刺史韦损主持,对练湖进行全面整治。长庆四年(824),由白居易主持修建的钱塘湖(今杭州西湖)灌溉工程,是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的又一代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田纳西工程管理局在1933年5月成立,是一个横跨田纳西、阿拉巴马、密西西比、肯塔基、乔治亚、北卡罗莱纳和佛吉尼亚7个州的大型工程。在建坝过程中,15000户家庭需要搬迁,长期居住在此地的农民家庭对田纳西工程十分不满,于是工作人员努力和当地居民打成一片,与社区领袖讨论、沟通、解释工程的意义,征求他们的意见,寻求他们的共识。管理局用全国的专家和国家资源开发化肥生产,教会农民如何提高庄稼产量,控制森林火灾,改造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吸引企业投资落户,在环保、经济发展、社会救助、雇佣事业人员等方面提供服务。

    ——摘编蓝志勇、李东采《经济危机与公共工程:田纳西和胡佛坝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主要功用及其受重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相比,指出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的显著不同,并分析其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革命后的法国急需稳定的社会秩序,波拿巴上台后,执行了以实现稳定为首要目标的政策,顺应了克服混乱,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客观历史潮流。这使他获得了广泛的支持……颁布《民法典》后,拿破仑称帝的步伐加快了。他周围的人也不断制造舆论,宣传应该由他称帝以“完成不朽大业”。随后,保民院提出了由波拿巴称帝的主张,元老院对波拿巴正式劝进:“元老院认为,把共和国托付给世袭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人民的最大利益。”5月18日以元老院法令形式修改共和十年宪法,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第一执政为皇帝,号拿破仑一世。元老院还设立世袭的“法兰西人的皇帝”一事进行公民投票,结果为350万票拥护,反对只有2000多票。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加冕礼。

    ——摘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篇上》

    材料二  民初复辟帝制运动是在目睹了民初政治动乱而国体难定、民不聊生状况后产生的。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缺乏一种永久性政治权威的结果,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后,拥袁登基的活动就肆无忌惮的展开了。筹安会成立后,各省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体,表决结果居然是“一致同意君宪”。许多北洋军阀首领也纷纷表示忠心。在复辟势力的策动下,全国各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请愿团体“劝进”。1915年底,袁世凯故作谦让后接受参政院“再劝进”,并于1916年元旦复辟帝制。随后,护国运动爆发,云南蔡锷宣布成立护国军首举义旗,孙中山在上海策动起义。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都发起反袁活动。在全国各地一片讨袁之声,袁世凯只得于“取消帝制”,不久病逝于北京。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称帝和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历史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袁世凯复辟帝制闹剧失败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