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1 题,综合题 3 题,论述题 1 题,列举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1926年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下列人物中哪个不是此次北伐直接打击的对象( )

    A. 张作霖   B. 吴佩孚   C. 孙传芳   D. 蒋介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奋斗方向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二大

    D.中共七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87 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 6 月 26 日定位“国际禁毒日”。 我国被称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是(  )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圆明园的焚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制造这一悲剧的强盗是

    A.英国和法国 B.俄国 C.美国和日本 D.俄国和法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多少平方千米领土

    A.100多万 B.44万多 C.60多万 D.150多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 B.反抗外来侵略 C.镇压农民运动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69年,有一位留学生想到当时的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该选择

    A.轮船招商局 B.湖北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②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④开始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对戊戌变法展开了激烈讨论,主要有下列四种观点,你同意哪种观点?

    A. 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B.戊戌变法是一场反抗侵略的爱国运动

    C.戊戌变法不主张向西方学习 D.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袁世凯称帝失败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战争  ④中华民国成立

    A.①②④③ B.④②③① C.①②⑧④ D.①④③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杂志与哪一场运动有关?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中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绥远省)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激昂,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乃前方之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力谋妥协。”这段话表达了什么观点?

    A.全民族抗战开始 B.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C.主张国共两党联合、共同抗日 D.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北平 B.延安 C.遵义 D.西柏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49年初,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在中国共产党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与此相关的战役是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淞沪会战 D.辽沈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一所学校,设立于戊戌年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重要成果。它是

    A.京师同文馆 B.北洋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福州船政学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A.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狂人日记》 B.第一部有声电影—《定军山》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D.民国时期影响较大刊物—《东方杂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近代中国,你认为要实现国家和人民富强的前提是

    A.进行实业救国 B.进行制度改革 C.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___________给英国;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又割___________给英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___》,想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洪仁玕写成《___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最终未能付诸实践。

    (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4)1895年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______》和天津的《___________》。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________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

    (6)__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7)1938年,毛泽东发表《__________》,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____________》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8)1947年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9)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__创办了“_____________”,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

    (10)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图1和图2两大条约的签订分别与什么战争有关?概述这两大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

    (2)材料二中,图1和图2分别与哪两场农民运动有关?图2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

    (1)材料一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体现了什么精神?

    (2)材料二中的这些红色革命遗址,曾留下无数红色的印记,激励着一代代人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说出三幅图片中三个事件分别对中国革命产生的重要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昨日下午三点多种,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1)材料一描述的与哪一事件有关?为什么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件大喜事实现了吗?

    (2)针对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当时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解决的?

    (3)材料三描述的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简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列举题 共 1 题
  1.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每年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硝烟已成往事,但历史却不容忘记。回顾近代中日两次战争,请回答:

    (1)写出示意图中A、B、C、D处的事件名称。

    (2)列举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各举2例)

    (3)中日两次战争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