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0 题
  1. 下图示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之间的关系是(   )

    A.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呈正相关

    B.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减慢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变化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空间差异

    D.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为正值,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2.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 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业劳动力   B. 政府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C. 改革开放促进工业化进程   D. 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门槛降低

    3.2015年之后城市人口比重增速(预测)持续下降,说明我国(   )

    A. 工业化进程放缓,农业生产比重上升

    B. 渐次进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社会

    C. 工业部门以资源和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

    D. 粮食生产地位下降,园艺业产值比重上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95—2010年,吉林省长春市设立了一系列开发区。下图示意2010年该市城区的地貌(图甲)、水系(图乙)和开发区分布(图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丙中设为旅游经济开发区的是(  )

    A. Ⅰ区 B. Ⅱ区 C. Ⅲ区 D. Ⅳ区

    2.该市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中首先要防止(  )

    A. 城区交通拥挤 B. 居民收入分化 C. 产业结构失调 D. 土地资源浪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A. 公路 B. 铁路 C. 航空 D. 水运

    2.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  )

    ①缓解交通拥堵

    ②优化空间结构

    ③引发人口集聚

    ④“摊大饼”式扩张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海市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  )

    A. 制造业的外迁   B. 市区环境污染   C. 城郊农业发展   D. 城市用地不足

    2.据图推测,1990~2010年,上海市(  )

    A. 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   B. 近郊区失业率上升

    C. 人口就业呈现分散化趋势   D. 远郊区人口老龄化加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随着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城际高铁站、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称为边缘城市。下图示意某边缘城市城际高铁站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际高铁站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零售业用地   B. 办公用地

    C. 生产用地   D. 居住用地

    2.该边缘城市核心区(   )

    A. 居住用地面积最大   B. 昼夜人口流动量大

    C. 交通通达度高   D. 建筑物高大稠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指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抽象图,其中数字1代表老城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6代表的是(  )

    A. 低收入阶层居住区

    B. 高收入阶层居住区

    C. 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

    D. 农业人口散居区

    2.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A. 老城区将在短时间内消失

    B. 大量的外来人口从远郊向近郊集聚

    C. 商业区将背向老城区方向发展

    D. 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

    3.2000—2010年促使广州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交通因素

    C. 政策因素   D. 环境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城市内工业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根据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可将其归纳为以下3种空间分布模式:交错分布模式、零散分布模式、集中分布模式。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三种空间分布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距离城市中心最远的是模式I   B. 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模式Ⅱ

    C. 地租水平最高的是模式Ⅱ   D. 工业生产规模最大的是模式Ⅲ

    2.最适合在模式I区域布局的工业企业类型是

    A. 服装制造厂   B. 飞机制造厂   C. 炼铝厂   D. 物流仓储厂

    3.模式Ⅲ布局的优势有

    ①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  ②有利于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  ③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 ④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交通运输网络是城市和区域之间物资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主要通道,下图为“武汉都市圈1989~2010年城乡道路网通达性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交通演化过程中武汉都市圈(  )

    A. a阶段交通线主要沿铁路伸展

    B. b阶段的交通拓展主要受水系影响

    C. c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提升较慢

    D. d阶段城市间环线主要为高速通行

    2.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武汉都市圈内城市(  )

    A. 等级规模都在提升   B. 功能定位趋于合理

    C. 数量始终保持稳定   D. 等级体系更加无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共享单车在所投放的城市中掀起了市民骑行热潮。下图反映了某品牌共享单车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一天中不同时段的用户使用量百分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说明三座城市(  )

    A. 相同时段的单车使用量完全一致

    B. 午夜12时共享单车使用率最低

    C. 共享单车的使用时段具有规律性

    D. 共享单车的投放区应随机选择

    2.最可能在甲时段发生的共享单车流动方向是(  )

    ①中心商务区→地铁站 ②地铁站→中心商务区 ③住宅区→地铁站 ④地铁站→住宅区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在大、中城市里普及共享单车的积极影响有(  )

    ①增加出行成本 ②方便市民出行 ③减少环境污染④缓解交通拥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我国某城市市区各主要功能用地2005年面积分布图与2005—2015年变化幅度分布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R功能用地是工业用地   B. M功能用地面积明显减少

    C. C功能用地增长面积最多   D. M功能用地呈现向外迁移的趋势

    2.近年来C功能用地在距离市中心16~18千米处面积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中心区用地趋于紧张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

    ④该处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奥运会将于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举办的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建于临湖的三角形半岛上,将共建有9座场馆,赛事期间将举办16个奥运项目和9个残奥会项目,此外,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也坐落于此。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港口,目前市区人口600多万,包括卫星城在内的大里约区达到1100多万。1822年成为首都,1960年首都由此迁往巴西利亚。

    以下是里约热内卢城市功能区示意图。

    (1)指出奥林匹克公园选址该处的主要原因。

    (2)分别说出工业区和高级住宅区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原因。

    (3)简述首都迁出后对里约热内卢的主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科教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还是重要的经济、交通、旅游中心。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京津与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2012年)和京津冀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1)分析京津与冀之间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异。

    (2)有专家建议把甲城市培育为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的新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的区位优势。

    (3)分析北京城市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经济发展的重心,因其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与大面积的“绿心”农业区并存而闻名于世,被国际社会誉为开放空间保护的典范。兰斯塔德“绿心”战略于1960年提出,正值荷兰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保护”作为“绿心”战略的唯一原则,但在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绿心”战略并未完全实现“保护”的目标。为此,1995年荷兰政府组织征集和讨论了有关“绿心”地区发展的意见,达成“绿心”共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下图示意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

    (1)简述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的优点。

    (2)说明兰斯塔德“绿心”战略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的原因。

    (3)请为实现“绿心”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城市化,造成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是表示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用城市和郊区的气温差值表示。下图为1961—2015年上海市热岛强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上海市是我国著名的制造业中心,下图为该市主要制造业基地分布示意图。“1+6”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总面积2.9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5 400万,该都市圈正努力打造60~90分钟交通圈,形成“同城效应”。

    (1)简述1961—2015年上海热岛强度变化特征,提出解决城市热岛的主要措施。

    (2)目前,上海市正在对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同城效应”的主要条件及其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4)未来崇明岛将建设成为国际生态岛,请你就“协调城市化发展与建设国际生态岛”这一话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