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3 题,其中:
单选题 39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26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9 题
  1. 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

    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

    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

    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

    朝代

    丞相(宰相、副相)人数

    朝代

    丞相(宰相、副相)人数

    6位

    两宋

    121位

    西汉

    47位

    4位

    182位

    0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

    B. 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

    C. 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

    D. 明代宰相人数减少行政效率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梭伦执政时曾经立法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这一规定旨在

    A. 维护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

    B. 借机打击氏族贵族势力

    C. 激励雅典人积极保家卫国

    D. 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

    A. 秦朝丞相汉朝中书令

    B. 秦朝太尉唐朝节度使

    C. 秦朝御史大夫宋朝通判

    D. 宋朝枢密使明朝殿阁大学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哈佛中国史》记载:“晚唐时期,69%的高官要么出身于世家大族,要么出身于官宦世家,而到北宋时期,这个数字只有19%。”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 科举制度的完善

    B. 平民地位的提高

    C. 文官政治的形成

    D. 社会结构的变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题文)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B.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题文)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A. 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 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 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 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 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 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 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A.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 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 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 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 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 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 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 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依靠

    A. 战事立功

    B. 门第出身

    C. 才学品德

    D. 皇亲国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D. 独断性和随意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

    A. 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 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 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 颁布《秦律》,以法治国

    B. 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 丞相掌握大权

    D.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有史学家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文中的“制度”包括

    ①内外服制度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礼乐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下列制度中与“祀”联系最密切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军功爵制

    D. 郡县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不包括

    A. 皇帝制度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 郡国并行制度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中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酹金助祭,以所献酹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A. 列侯献酹金的金子有问题

    B. 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D. 汉武帝贪财暴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宰辅是指帝王的辅政大臣,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依次是

    A. 三公九卿制二府三司制三省六部制中朝制

    B.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一省制

    C. 二府三司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中朝制

    D. 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二府三司制一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北宋时期分化事权,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仅保留了

    A. 行政权

    B. 军政权

    C. 财政权

    D. 监察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戴逸先生评论清王朝的某项制度时说:“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与“它”相关的是

    A. 中书省

    B. 内阁

    C. 军机处

    D. 中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中下列做法的结果与演变趋势不一致的是

    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②宋代设置枢密院

    ③明初设殿阁大学士

    ④元代设置中书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北宋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A. 实行推恩令

    B. 实行二府三司制

    C. 任命文臣为地方长官

    D. 分割宰相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够消除地方割据物质基础的是

    A. 杯酒释兵权

    B. 收精兵

    C. 削实权

    D. 制钱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 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 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 雅典的民主传统

    D. 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雅典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用于反对民主敌人的主要措施是

    A.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B. 实行公民财产等级制

    C. 陶片放逐法

    D. 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限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假设雅典的总人口为二十万,自由民约为十六万人,其中成年男性公民为四万五千人,外邦人约为三万人,奴隶约为一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 约十六万

    B. 四万五千人

    C. 约三万

    D. 约一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苏格拉底曾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A. 提倡妇女参政

    B. 主张人民主权

    C. 反对轮番而治

    D. 重建道德价值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据统计,雅典一年之中有祭典和节日六十余个,这些文化活动既是民众的大事,也是城邦的大事,因此雅典政府是十分重视的。这主要基于

    A. 民族风俗的影响

    B. 城邦的重视倡导

    C. 政治文化的融合

    D. 雅典的公民素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罗马法规定:在宣判前,即使证据确凿,也只能称为犯罪嫌疑人;宣判之后才可以称为罪犯。这一规定

    A. 推动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 体现出罗马法追求执法程序的正义

    C. 确保了罗马境内全体居民权利平等

    D. 表明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标志着古罗马时期法律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是

    A. 《十二铜表法》

    B. 阿奎里亚法

    C. 《卡拉卡拉敕令》

    D. 查士丁尼法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王位的宝座千万世的传下去;汉王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表明

    A. 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

    B. 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

    C. 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

    D. 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看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对此需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无从谈起。中国的君主集权制度曾经对包括皇帝在内的统治者形成过一定的制约,更加重要的是,这种体制有利于维护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其中的科举选官制度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为中小地主和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政治通道,特别是科举制度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层官员队伍的知识水平,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古代有法制,缺少法治。君主把法制作为治民治吏的一种手段,自己则凌驾于法制之上。正因为如此,同一个制度体系,在不同的君主手里,可以有不同的效果;一治一乱,有天壤之别,反映出人治的弊端。

    ——摘编自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围绕“体制与社会发展”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阶段

    演变

    秦朝

    ①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汉朝

    ①②③

    隋唐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北宋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建立禁军

    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权力;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明清

    ①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

    ②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③实行八股取士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两对矛盾?其发展趋势如何?

    材料二  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有近5000名公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正因如此,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晏绍祥《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与民主信仰的重塑》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体现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依据材料二概括其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所示

    历史时期

    古代中国

    古代罗马

    ①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

    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前451年)

    ②公元前3世纪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

    罗马统一意大利(前270年左右)

    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前202年~公元184年)

    罗马强盛时期(前201年~公元192年)

    ④公元3世纪

    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4~280年)

    西晋统一王朝(280~316年)

    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年)

    罗马帝国中兴(284~336年)

    ⑤公元4世纪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东晋南迁(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⑥公元5~6世纪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2)对比各个时期的特征,由此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材料二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