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填空题 5 题,推断题 1 题,探究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4 题
  1. 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以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可以说明氧气能助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A.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2g

    D.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6:111: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蜡烛变形

    B.植物腐烂,钢铁生锈,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C.铁铸成钢,蜡烛加热熔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水分蒸发,金属导电,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物质中,分别属于纯净物、氧化物的是

    A.蒸馏水、水          B.食用醋、高锰酸钾

    C.洁净的空气、液氧     D.合金、氯酸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碘酒是混合物

    由不同分子构成

    B

    端午节粽飘香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气体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D

    碘受热升华

    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中有单质

    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C.右图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D.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2SO2 +2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6个氢分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研究空气成分的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下列是普里斯特利在研究中收集到的各种气体及当时的名称,这些气体中氮元素化合价为零的是

    A.“亚硝蒸气”(NO2)         B.“亚硝空气”(NO)

    C.“减缩的亚硝空气”(N2O)     D.“燃素化空气”(N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目前家中常用的洗涤剂中有一种三聚磷酸钠的物质,它是污水中磷元素的主要来源,常引起水中富营养化问题。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7       B.+6      C.+5       D.+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有关信息

    X

    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

    Y

    形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Z

    其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M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1)M元素的名称是       Y形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2)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填化学式)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能用于人工降雨的固体物质是      

    (3)由Z、M 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俗称       ,写出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实验A:通电后,乙中产生的是       ,区别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       ,现象是       。写出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B: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         (只答一条)

    (3)实验C:图中a的名称是       ,在操作中,它的作用是       ,浑浊的河水经过该装置过滤后得到的水是       (“纯净物”或“混合物”).

    (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观察到_____       现象,写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实验E: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符号是          

    (2)原子序数为8和14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11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___________。

    (5)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      

    (6)从上表,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序号),用KClO3 与MnO2 混合制取和收集纯净O2,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下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装置中的现象是          。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为某分子的结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分子的化学式为           ;该物质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化学名称为      

    (2)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物质的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B、C、D、E 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C 是常见的气体,D 在常温下是液体。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E→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要将没有标签的三瓶无色气体区分开来,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方案中试剂①为       溶液,操作②检出A的实验现象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2 题
  1.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       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红砖粉后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进行实验】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       ,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是否改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下图),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 和+2 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 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

    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好处是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       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氢化锂(LiH)为玻璃状无色透明固体,军事上用作氢气发生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 + H2O=LiOH + H2↑。据此计算:

    (1)在LiH中,Li元素显+1价,则H元素显       价。

    (2)计算80g氢化锂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