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政策。这里的“干预”的本质含义是

    A. 采取改革措施   B. 加强计划调控

    C. 实行计划经济   D. 全面整顿金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

    B. 借用牛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与技术

    C. 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D. 与农业相关的水利设施的完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 统治者“不抑兼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徽商和晋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产生于明清时期

    B. 城镇经济繁荣和发展的产物

    C. 支配某些手工业生产活动

    D. 使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财富主要来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代将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坐住为国家服役。清政府则废除了匠籍制度。这一变化表明

    A. 清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放松

    B. 政府鼓励手工业私营

    C. 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 私营手工业受到冲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到过亚洲的航海家是( )

    ①迪亚士   ②哥伦布   ③达·伽马  ④麦哲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法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主要通过打败哪三个国家实现的

    A. 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 荷兰、德国、法国

    C. 西班牙、荷兰、美国

    D. 西班牙、荷兰、法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 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 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D. 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 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C. 资本家加强了对生产价格和市场的控制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张謇说:“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他主张

    A. 兴办国营企业

    B. 发展民营企业

    C. 创办实业救国

    D. 建立预算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37年8月,上海等地的大量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这反映出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 国民政府的持久抗战意图

    C. 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

    D. 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主张始于: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鸦片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C. 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53年中共中央的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随后,政府在农村开展了

    A. “一五计划”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土地改革运动

    D. 全行业公私合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从1955年开始,我国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只能凭票限量供应。直至1993年最终取消了票证。有人说这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指的是( )

    A. 计划经济时代   B. 改革开放时代

    C. 市场经济时代   D. 持卡消费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30年6月,美国国会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 有力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 为摆脱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C.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D. 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升,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措施是

    A. 美元贬值

    B. 兴办公共工程

    C. 减少开支

    D. 增加农业生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家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水果烂在果园里,咖啡用来铺路,这种现象说明了:

    A. 美国经济进入了极度繁荣时期

    B. 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矛盾极端尖锐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 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以下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排列组合,其中最正确的一组是:

    A. 稳定发展—“滞胀”—复苏—繁荣

    B. “滞胀”—复苏—稳定发展—繁荣

    C. 复苏—稳定发展—“滞胀”—繁荣

    D. 繁荣—“滞胀”—稳定发展—复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英格兰等新地名。这些新地名的出现是

    A. 欧洲殖民扩张的结果

    B. 美洲国家独立的结果

    C. 工业革命扩展的结果

    D. 美洲社会进步的结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 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 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 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 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据记载:“在罗斯福的号召下,250万失业青年参加了民间资源保护队,他们从南边的德克萨斯州,一路种树,一直种到加拿大的边界。”上述现象有利于

    ①维护社会秩序

    ②缓解经济危机

    ③改善生态环境

    ④调整劳资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预言:“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世纪之交,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世界各国纷纷针对各自情况将发展科学技术列入首要政策议程。其目的是迎接和推动

    A. 第三产业的兴起

    B. 知识经济的到来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教育创新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里的“本业”,指男耕女织;“末业”,指商业和手工业;“复其身”,就是免除其本身的徭役;“收孥”就是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明武宗下令:“禁商贩、仆役、娼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轻则经窜塞外。非占商籍不许坐市历,”要承担名目繁复的商税、摊派。明代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清初海禁更严。清前期自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开放四口通商,其后只许广州一口通商。

    ——《岳麓版教材.经济成长历程》

    (1)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经济思想?上述思想在战国时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上述思想实施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1958年春,上海农村根据中共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农业生产“大跃进”。同年9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到9月30日,郊区10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立103个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8000多户……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上海农业志》

    材料二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中的什么教训?

    (2)材料二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

    (3)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一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材料二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1)结合材料二判断,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历史悲剧”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简述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