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下列关于地质年代从先到后顺序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A. 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B. 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

    C. 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D. 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   )

    A. 生产功能   B. 消费功能   C. 分解功能   D. 平衡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号”探月车完成了多项月球探测,但并未发现有生命存在的迹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嫦娥三号”探月过程中,尚未发现生物。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上有大量的气体   B.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 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   D. 地球上四季分明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嫦娥三号”的是(  )

    A. 银河系   B. 河外星系   C. 太阳系   D. 总星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如图)。晴朗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上海正在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 风的形成   B. 岩浆喷发   C. 煤的形成   D. 海水蒸发

    2.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 太阳能屋顶可以美化环境   B.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   D. 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储量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A.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B.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2.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B. 大气圈的大气密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

    C. 岩石圈包括软流层及其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太阳活动变化的最长久纪录是太阳黑子的变化,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大约在1900年,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太阳活动和地球上天气间的关联性。下图显示某区域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

    A.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B.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有关

    C.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D.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2.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   )

    A. 在海滨户外进行日光浴   B. 在沙漠探险旅途中用罗盘定方向

    C. 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   D. 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地球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通过固体、液体传播,D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 C和D传到B时,波速突然下降

    C. C和D传到A时,波速明显减小

    D. AB之间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2.A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

    A. 地幔和地壳   B. 岩石圈和地壳   C. 地幔和地核   D. 地壳和地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

    A. ①—大气反射   B. ②一地面辐射   C. ③—大气逆辐射   D. ④一太阳辐射

    2.白天为雾天时,图中的  (   )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增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是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A. 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

    B. 地区之间存在热量差异

    C.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D. 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差异

    2.图中①②③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图中①②③④处,气温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洋流(   )

    A. ①为暖流,③为寒流,①比③水温高

    B. ②的水温高于南半球同纬度的⑤

    C. ③仅受东北信风影响自东北流向西南

    D. ④地处低纬地区,水温较高,为暖流

    2.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使沿岸地区的气温升高

    B. ③④交汇处形成著名渔场

    C. ④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

    D. ②⑤均为暖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测量的某河流4月份一段时间的洪水流量变化和该时段的逐日平均气温。该河流4月份一段时间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

    A. 大气降水   B. 季节性积雪融水   C. 高山冰川融水   D. 湖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盐度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橘子洲位于湖南长沙市区湘江之中,绵延5千米,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在橘子洲上,有一座巨大的人物雕像——32米高的青年毛泽东头像(图),其外表材料为材质坚硬的花岗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侵蚀   B. 流水沉积

    C. 流水侵蚀   D. 风化作用

    2.橘子洲和以下哪一种地貌最相似(   )

    A. 峡谷   B. 三角洲   C. 雅丹地貌   D. 海蚀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7.“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诗对照图5回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流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 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④②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填写下列水循环环节名称a______;b_____;c_____;d_____;g_____。

    (2)a 环节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图示中________(填字母)环节施加影响,受我国夏季东南风影响的环节是_________(填字母)。

    (3)《鄱阳湖赞》中“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年。”描述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甲为北半球理想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珠穆朗玛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自然景观A→B→C→D→E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_____。

    图甲中自然景观D→J→K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_____。

    (2)图甲中A表示的自然带是_____,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图甲中D表示的自然带是_________;对应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

    (3)图甲中表示自然带相同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和_________。图甲中对应气候相同的两个自然带是_________(填字母),二者都对应_________气候。

    (4)如图乙,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谱丰富,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分析其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