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6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填空题 10 题,解答题 12 题
中等难度 3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4 题
  1. 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场馆--“水立方”,它的外膜材料可以被拉伸3~4倍,这是因为这种外膜材料具有很好的( )
    A.延展性
    B.导热性
    C.硬度
    D.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地球、夸克、原子、米粒”的物质世界中.尺度最小的是( )
    A.地球
    B.原子
    C.夸克
    D.米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黑板“反光”
    B.水中的月亮
    C.雨后天空的彩虹
    D.小孔成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了这原理工作的是( )
    A.电热毯
    B.电风扇
    C.电水壶
    D.电熨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地震自救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对下列自救方法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用物体敲击水泥板、金属管--固体可以传声
    B.用枕头保护头部--减小物体对头部的撞击力
    C.躲藏在坚固的桌子后--桌子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强
    D.快速离开建筑物--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冬天清晨,常会看见卧室玻璃窗的内表面上有水雾.水雾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
    A.升华
    B.凝华
    C.液化
    D.凝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明用150N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个重100N的行李箱,则行李箱受到的合力大小是( )
    A.100N
    B.150N
    C.50N
    D.250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
    B.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C.热机都是使用汽油作燃料
    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用焦距f=10cm的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脉时,叶片离放大镜的距离u应为( )
    A.u<10cm
    B.u=10cm
    C.10cm<u<20cm
    D.u>20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时,两只灯泡L1和L2正常发光,若其中一只灯泡灯丝突然烧断,则下列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B.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减小
    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甲、乙两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重力之比是3:1,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 )
    A.1:2
    B.2:1
    C.9:2
    D.2:9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以下根据图象的集中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
    B.当甲、乙两端加上相同的电压时,通过甲的电流较大
    C.当通过甲、乙的电流相等时,加在甲两端的电压较大
    D.通过甲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 )
    A.1.60km
    B.1.60m
    C.1.60cm
    D.1.60m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以下方法可以增大摩擦力的是( )
    A.给鞋底表面做上花纹
    B.缝衣针表面做得很光滑
    C.给机器加润滑油
    D.自行车轴上装有滚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0 题
  1. 将正在发音的音叉放入水中、看见水花四溅,这一现象说明发生的音叉在________;手拍桌子时会感觉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测电笔判断火线和零线时,使用方法正确,若氖管发光表示接触的是 ________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陶瓷杯、铜线、盐水、橡胶棒”这四种物品中,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_;属于绝缘体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08年元宵节,“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接受了一次月食的考验.月食发生时.月球以及绕月卫星都钻进了地球的巨大阴影中.如图所示中已标示出了太阳的位置,则A代表的是________(选填“月亮”或“地球”)的位置;绕月卫星上的太阳能帆板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够给携带有GPS的物体.快速提供它所在的精确位置信息,卫星与物体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_进行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物理有关:
    (1)“5•12”四川大地震形成了许多堰塞湖,它对灾区人民造成较大威胁的原因是:由于堰塞湖的水位上升,水对堰塞湖坝体的压强________,容易发生溃堤.
    (2)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人应站在安全线外.人若站在安全线内,当火车进站时火车周围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________,人会被外们叫空气压向火车.
    (3)脱手后的氢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会自动破裂,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的密度减小,________减小,气球向外膨胀而破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家庭电路中,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使用三脚插头,这是为了防止因________使外壳带电而造成触电事故;1kW•h的电可供“220V 800W”的电饭锅正常工作________h;某电能表的盘面上标有“3000R/kW•h”的字样,它表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在下列图示中,图 ________是探究感应电流的实验;图 ________是研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图 ________是用于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图2是研究 ________的实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建省气象台每天发布全省天气预报,表中列出的是2008年6月5日某两个城市的气温情况,其中一个是沿海城市厦门,另一个是内陆城市三明,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城市B是________.你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008年6月5日
    城市A 晴 20~34℃
    城市B 晴 21~3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上,围绕“续燃人类文明之火”的主题举行了钻木取火的活动,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北京奥远会圣火是利用半圆形的凹面镜采集的(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凹面镜对太阳光具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回答下列有关(机械与人)的几个问题:
    (1)生活中有各种类型的杠杆.羊角锤拔钉子时它是一个________杠杆;
    (2)若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600N的物体.在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的情况下,拉力F=________N,
    (3)某校八年级举行登楼比赛的物理实践活动,要求参赛选手登上同一教学楼的顶楼.“比一比,看谁的功率大”.如果你的班级要取胜,则应推选出体重较________并且上楼速度较________的同学参加比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2 题
  1. 请根据要求作图:(1)在图1中,画出下落中的苹果受到重力示意图
    (2)在图2中.画出入射光线AO在水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观察图1的实物电路,当把自制变阻器的导线夹置于B端时,其电路图如图2所示,现请你在图3的虚线框内画出导线夹置于A端时的电路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雪灾期间,许多电线都包裹上了厚厚的冰,电线因无法承受冰的重力牵拉.与电线杆一起倒伏在地,损毁惊人.假设每两根电线杆间的距离为200m,每条电线上的冰层均匀包裹且直径为6×10-2m(圆周率π取3,g取10N/kg,ρ=0.9×103kg/m3,电线本身直径忽略不计).
    (1)请估算两电线杆间每条电线上:①冰层的体积;②冰层的质量;③冰层的重.
    (2)为了除去电线和道路上的冰雪,人们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可以给输电线通以大电流,利用电流的______效应来除冰;比如可以在道路上撤盐,利用“冰上撒盐后使冰的______降低”来除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一搬运工人往卡车上装货.
    (1)若工人将重为800N的货物从地面直接搬到高为1.5m的车箱上,此过程中工人对货物做了多少功?
    (2)若工人在车上搭一块长为3m的木板做个斜坡,则他只需用500N的沿斜坡方向的推力就能将同一货物从坡底沿斜坡推到车箱上,此过程中工人的推力做了多少功?
    (3)工人用木板所搭的斜坡在物理学中被称为斜面,斜面其实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想想看:上述(1)、(2)两步所做的功中,第______步是总功,第______步是有用功;
    (4)该斜面的机械效率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现采用一只“220V   40W”的白炽灯给一间工作室照明,假设白炽灯的灯丝电阻不变:
    (1)求这只白识灯灯丝的电阻;
    (2)若将这只白炽灯接在110V的电路上,则它消耗的实际功率是多大?
    (3)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现代照明灯具,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100只“2V   20mA”的LED与一只“220V  40W”的白炽灯照明效果相同,则给这间工作室照明,采用白炽灯消耗功率是采用LED消耗功率的几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林同学用天平测量一铜块的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横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正确测量铜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2所示,则铜块的质量是 ______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上课时,李老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做演示实验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2N 的物块,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如图所示),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会直观地观察到两种变化,这两种变化是:
    (1) ______.(2) ______.
    当物块完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______N,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N.
    你认为利用图(甲)所示的这套器材还可以用于探究以下哪个问题?( 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B、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深度的关系
    C、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D、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一样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方便直观地比较出像与物的 ______关系;在实验过程中,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而直接观察光屏,在光屏上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后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形不同,如甲乙图中的______图表示的是水沸腾时的情形;沸腾时水的温度如图丙所示,水的沸点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实验中,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我们通常选用 ______做实验来显示其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的是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分布情况,根据实验现象和你已有的知识可初步推断: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与 ______磁铁的像类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测量待测电阻R的阻值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6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电流应该选择的合适量程是______.
    (2)根据实验要求,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合上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选填“A”或“B”)端;当闭合开关时,若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电源电压,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你认为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某次测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A,此时测量的待测电阻R=______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 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和______;
    (2) 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200m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
    D.乙同学______;
    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
    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 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4) 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