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单选题 27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7 题
  1.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推行了公私合营

    D. 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活周刊》之《谁拯救冰岛》封面解说:国家银行破产,冰岛向国际金融机构求援,申请20亿美元贷款。这一金融机构是指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世界银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失去了公平性

    B. 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经济的包围封锁

    C. 苏俄人民强烈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 苏维埃俄国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题文)从1957年到1978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生产队未能向国家交售1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却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生产自主权扩大刺激了农业生产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重大作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生产积极性

    D. 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农民负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汉代书籍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注重施肥   C. 铁犁牛耕   D. 精耕细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题文)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当时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 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D.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题文)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只漆杯最有可能出自

    A. 家庭手工业

    B. 田庄手工业

    C. 私营手工业

    D. 官营手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A. 长袍马褂

    B. 中山装

    C. 西服

    D. 旗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题文)2016年6月24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后,或将最终与欧盟“分手”。对于这段历史解读正确的是

    A. 英国是欧共体的创始国

    B. 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中断

    C. 英国加入欧盟对自身经济发展没有好处

    D. 欧盟的发展道路面临挑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据统计,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这反映了

    A. 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并未停止实行

    B. 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工业

    C. 经济危机促使美苏从对立到和解

    D. 斯大林模式下苏联机械工业落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 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 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A.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 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只抓农业不抓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A. 充分调动了农工的生产积极性

    B. 完善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 借用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 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位同学对新航路开辟做了如下评价:“它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壮大之路;它是人类文明交融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该同学的评价中分别使用的史观是

    A. 社会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B. 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

    C. 社会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D. 社会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人认为:“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周期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上述四国确立各自“漫长世纪”的共同因素是

    A. 金融霸主的地位

    B. 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C. 经济体制的创新

    D. 拥有广大的殖民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年)表中②代表的国家是

    国家年份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705

    371

    65

    1770

    ——

    811

    A. 葡萄牙

    B. 荷兰

    C. 英国

    D. 法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6月成立了房主贷款公司,帮助100万户赎回产权。修理住房贷款发放了230万次,合计9.4亿美元;建筑新房屋贷款发放了55.4万次,合计23亿美元。这种做法

    A. 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信心

    B. 改变了房屋的所有权性质

    C. 体现了政府的直接救济

    D. 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论的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C. 第三产业的兴起

    D. 新经济的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按明代规制,地方四品以上官员禁止经商。然而明代中叶以后,地方臣子们纷纷“下海”。嘉靖时,首辅徐阶就在老家华亭蓄养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这说明,明代中叶以后

    A. 轻商意识淡化

    B. 经济模式变化

    C. 内阁地位上升

    D. 吏治渐趋腐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礼记》有“天下为籍千亩”“天下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记》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A.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 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 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 统治者“以民为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该图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趋势,其中最能体现时代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图是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C. 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

    D. 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出现图中1961年工业国民收入趋势的政策因素是

    A. 中共中央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

    B. 合理调整工商业

    C.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针

    D. 苏联撕毁与我国的合作协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但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支离破碎。这反映了

    A. 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

    B. 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C. 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D. 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市场的形成

    B. 商业革命的影响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亚洲人口的膨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题文)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B. 殖民活动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C. 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D. 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

    A. 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 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 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 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上世纪80年代初,陈云同志提出了关于经济建设的“鸟和笼子”理论。他说:搞活经济……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陈云的“鸟和笼子”理论喻指   (    )

    A.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B. 国营经济与个体经济

    C. 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   D. 市场调节与计划指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引自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指出材料―中英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各自特点。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变化的主要原因。

    (3)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这有利于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材料三  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加

    比旧中国最高年产量增加

    1.95亿吨

    19%

    30%

    164万吨

    26%

    93%

    535万吨

    296%

    580%

    1.3亿吨

    96%

    210%

    193.4亿千瓦时

    166%

    320%

    原油

    146万吨

    235%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斯的经济思想和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