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诗歌鉴赏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选择题 5 题,课外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

    柳宗元

    觉闻繁露②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③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④。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②繁露:浓重的露水。③泠泠:形容声音清越。④时一喧:不时叫一声。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歌内容来看,诗人寂寞的原因只是被贬的孤独愁苦。

    B.颔联以动衬静,主要突出诗人遭贬谪后心境的寂寞。

    C.诗中是通过繁露、寒月、东岭、竹根、石泉、山鸟这六种景物来表现作者感情的。

    D.尾联写诗人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斜倚着柱子,观看、聆听,一直到天明。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察觉到的,这里用“闻”,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

    B.“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写出了当时虽为中夜,但自然界依然富有生机的景象。

    C.这首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

    D.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对仗工整,全诗着力写声音,反衬诗人内心的黯然、凄凉、孤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知多少”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同学们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结合资料写一段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的说明性文字。

    要求:(1)条理清楚,并运用一种说明方法;(2)150字以内。

    ①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6种。

    ②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上,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农业祭祀、祖先崇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

    ③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流露出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等思想。

    ④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⑤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济(jì)     繁殖     锐不可当(dāng)     自出新裁

    B.诘责(jié)     翘首     深恶痛疾(è)       张目结舌

    C.蔓延(wàn)    残损     诚惶诚恐(huáng)     潜移墨化

    D.浩瀚(hàn)    吆喝     重峦叠嶂(luán)      长途跋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春天,鼠害猖獗,于是他殚精竭虑,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鼠方法。

    B.听说这次演出有一些国内外知名演员参加,排队买票的人络绎不绝。

    C.身为劳动委员的他不起带头作用,却只在一旁任劳任怨。

    D.有些企业老板挖空心思让工人做得多、拿得少,真是为富不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的突出成绩。

    C.我市交警大队加大对电动车的整治,意在纠正和遏制市民骑车随心所欲的行为。

    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江西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有“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之说。

    ②江西经济贡献卓著,在古代,有“无江西人不成市场”之说。

    ③特别是在北宋时期,江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江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从未间断的粮食调出省。

    ⑤明代江西所承担的夏税和秋粮总额居全国第一位。

    A.②③①⑤④ B.②③⑤④① C.①⑤④②③ D.①⑤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B.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

    C.我为什么而活着?是因为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

    D.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外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魏公①在大名②日,有人送玉盏③二只,云:“耕者入坏冢④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⑤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一日召漕使⑥,且将用之酌劝。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有时数存焉。”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坐客皆叹服公宽厚不已。

    (注释)①韩魏公:韩琦,字稚圭,北宋大臣,官至宰相,封魏国公。②大名:古地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宋朝时在此设大名府。③玉盏:玉制酒杯。④冢:坟墓。⑤世宝:传世之宝。⑥漕使:官名,宋代设诸道转运使,管催征税赋、出纳钱粮、上供京师及漕(水)运等事。⑦时数:命运,一定的时限。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里/无纤瑕 B.公以百金/答之

    C.笑谓坐客/曰 D.坐客/皆叹服公宽厚不已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答(_______________) (2)置(________________)  (3)俱(__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凡物之成毁,有时数存焉。

    (2)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4.“坐客皆愕然”,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当时宾客们的心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猎马带禽归。

    (3)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在昼犹昏。

    (5)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__。

    (6)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8)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等待槐花开

    锦 墨

    窗外有一株老槐树,我每天清晨都在拉开窗帘的霎时,与它相对而视。在这仲春时节,它依然含蓄。黑黢黢的皮肤,裹藏着耐得住寂寞的心灵,在它的丫枝间我找不到一丝绿意。我更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悄然间给我一树繁花?

    可即使繁花满枝,谁还会和我一起分享氤氲的香气?谁还会给我采摘带着露珠的花串做香喷喷的槐花糕?谁还会站在槐花纷纷的午后等待我的脚步?没有了——那青蓝的衣衫、佝偻的身背、慈祥的目光、稀疏的白发……

    有一年,村外的河水在一夜暴雨之后,猛然间涨了上来。岸边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焦急地望着河的对岸。她喃喃自语:“我——我——怎么上学去?”她似乎听见河对岸杨树林深处的校园里,传来打铃的声音。小女孩急了,泪水扑扑地打在脸颊上。

    外公一边安慰着我,一边在黄泥路上急行。“小燕子不哭,姥爷背你从杨庄大桥上绕过去。”

    “姥爷,那太远啦,咱要绕好大一圈子!”

    “只要小燕子高兴,姥爷不怕远!我可不愿意让你当逃兵!”

    “哈——哈——”

    河岸边,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可是雨后,经常会有一老背着一少在穿行。老人的裤管总是高高地挽起,水鞋里可以听见扑哧、扑哧的声音,身后溅起的泥点子伴着孩子的说笑,飞扬成黄色的小花。……就这样,我趴在你的脊背上走出了小学的门槛,同时渐渐地走出了你的视线——到镇上去上初中了。

    无论星期天还是寒暑假我都会去外公家。我们一起游戏过:跑到狮子山里捉蝈蝈、东南岭上打枣子、村外河里捉小鱼;我们一起劳动过:去“瓢头子”岭上种花生、“十亩”地里掰玉米、“清水湾”里收高粱。忘不了春天你打的槐花糕,夏天你摇的小团扇,秋天你摘的甜石榴,冬天你送的厚棉袄……

    直到二零零六年五一放假期间,我回来探望您!那是老家槐花怒放的时节,乡间的小路上弥漫着甜腻腻的味道。到处都是一树树乳白的槐花。蜜蜂在花串间飞舞,蝴蝶在已经窜出麦穗的田野间嬉戏。远远地我就看见了你站在桃园外栅栏旁那棵老槐树底下,正在举目眺望着我要去的小路。背已经驼了,头发也稀疏而花白。可那是我内心最唯美的画面,定格在我心灵的帷幕上。

    可为什么风一起,这画就在纷扬的槐花里渐渐地模糊、模糊、又模糊……我极力地去抓住你粗糙而又布满老茧的双手,可它却时而在桃树林里修剪枝条,时而在镐头的把手上紧握,时而在儿孙的额头上抚摸……抓不住了!那手再也无法拉起我哭泣的肩膀,捧起我微笑的脸庞,提起我离家的行囊……

    槐花落尽的时节,一个享年七十三岁的老人也悄然地走了。他的墓地就在一片玉米地里。青青的一米多高的玉米棵,织成青色的帷幔罩在您的坟外,坟东约十米外是一片桃树园,坟北约一千米是京沪高速公路,坟南三百多米就是他的村庄。

    我想这墓地很合他的心愿。因为他最爱在桃树林里忙碌,春天可以有桃花的芬芳为伴,夏天会有蝈蝈在玉米棵梢头鸣叫,秋天会有晚熟的桃儿挂满枝头,冬天可以看见村落里袅袅炊烟……

    那是我们最好的分别。一棵槐树,发出点点的芽、开出串串的花、洒下浓浓的荫、剩下粗粗的枝丫。一年年,树长大。呼,风一阵……青蓝的衣衫,沾染着槐花花瓣,如一只只白蝴蝶停息在那儿,伴着你慈祥的微笑镶嵌在我永远的梦里。

    只剩下我,独自站在老槐树下,一年年,等待槐花开!

    1.文章开头第一段描写槐树有什么作用?

    2.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结合全文分析,你如何理解划波浪线句“那是我们最好的分别”?

    4.文章为什么以《等待槐花开》为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小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 。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1.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文章③④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指出它的作用。

    3.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做简要分析。

    (1)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

    (2)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思念”“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文章能运用多种表达方法,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