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A. 行政事务   B. 军事管理   C. 监察事务   D. 财政管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下是某历史小组同学为龙门石窟设计的解说词,其中正确的是

    A. 开凿于西汉,在山西大同,宣传佛教   B. 开凿于东汉,在河南洛阳,宣传佛教

    C. 开凿于北朝,在河南洛阳,宣传佛教   D. 开凿于唐朝,在陕西两安,宣传道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鲁迅先生说:“曹操其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下列哪个不是这位英雄的历史活动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挟持汉献帝 D.建立魏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以下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①打制石器的出现  ②农作物种植  ③家畜饲养的出现  ④磨制工具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光武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舜是通过什么制度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A.世袭制 B.科举制 C.禅让制 D.察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产生于哪个朝代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西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的研究主题最合适的是

    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儒家学说: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A.灵渠 B.长江 C.都江堰 D.黄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不少成语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下列哪一个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时期

    A.纸上谈兵 B.草木皆兵 C.楚河汉界 D.闻鸡起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一个旅游团在旅游的过程中,自主发起保护长城的活动。导游关于秦朝长城的起止点有些模糊,你认为正确的是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到咸阳,东到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政策是

    A.焚书坑儒 B.盐铁专营 C.推恩令 D.休养生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之主,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他是

    A.刘邦 B.曹操 C.刘秀 D.刘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东汉时期,有人利用树皮、麻头、破布等为原料,改进了造纸工艺,这个人是

    A.蔡伦 B.司马迁 C.刘彻 D.华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司马懿——创作了纪传体通史《史记》

    B.张骞——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

    C.华佗——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并发明麻沸散

    D.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古诗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中“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A.关西 B.新疆 C.西域 D.西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著名的旅游景点中,与佛教息息相关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A.公元200年曹丕称帝 B.公元221年刘备称帝

    C.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D.公元226年司马炎称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人民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北方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的减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几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

    A.牧野之战 B.八王之乱 C.五胡内迁 D.淝水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王(王导)与马(司马睿),共天下”出现的朝代是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前秦和东晋之间的一次著名战例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如果想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下列书籍中可以查阅的是

    A.《孟子》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论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三  东汉末年的名医,不仅发明了“麻沸散”,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中国历史》

    (1)材料一图一中的文字被称为什么?图二是东晋谁的什么书法作品?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名医是谁?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什么?

    (4)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改革是强国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新破六国。丞相王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改革中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采用哪一制度取代了古封国制?秦始皇为了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致的状况,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改革?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蜿蜒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版图上从容铺开——共建一带一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就物产方面说,家畜有汗血马,植物有苜蓿、葡萄、胡桃、蚕豆、石榴等,这些物产的输入,给中国增加了新财富。就文化方面说,有乐器乐曲的传入。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通史》

    材料三  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本次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却造福世界,与各国人民互联互通,互利互赢,共创美好未来。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1)材料一中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分别是哪一年?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回答,从西方传来中原的物产和文化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这样做有何历史意义?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今天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