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1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t为横轴的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B.图乙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间图像.

    C.图丙可能是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D.图丁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以0.1 m/s的速度匀速上浮.现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匀速向右运动,测得红蜡块实际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所示.若玻璃管的长度为1.0 m,则可知玻璃管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和水平运动的距离为 (       )

    A.0.1 m/s,1.7 m            B.0.17 m/s,1.0 m

    C.0.17 m/s,1.7 m           D.0.1 m/s,1.0 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走路时,只有地对脚的作用力大于脚蹬地的作用力,人才能前进

    B.以卵击石,石头无恙而鸡蛋碎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胜,并不能说甲对绳的拉力大于乙对绳的拉力

    D.运动员从地上跳起,是由于地面给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作用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力学范围内,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1N/kg =1m/s2

    D.“米”、“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以下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后,物体的速度就消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蹦极是一种极限体育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弹性绳被拉展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落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在这运动员下降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弹性绳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于原点O的三力平衡,已知三力均位于xOy平面内,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F1,沿y轴负方向;力F2的大小未知,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第三个力F3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力F3只能在第二象限

    B.力F3与F2夹角越小,则F2与F3的合力越小

    C.力F3的最小值为F1cosθ

    D.力F3可能在第三象限的任意区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所示,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b上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作用

    B.a、b上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作用

    C.a上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 b上的行李箱受到四个力作用

    D.a上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 b上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空气阻力大小恒定的条件下,小球从空中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以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 m/s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 m

    B.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C.小球弹起到最大高度的时刻t2=0.80 s

    D.空气阻力与重力的比值为1∶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用力F拉一物体使其以加速度a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力F的水平分量为F1,如图所示.若以与F1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F’代替力F拉此物体,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a’,则(        )

    A.当该水平面光滑时,a’<a     B.当该水平面光滑时,a’>a

    C.当该水平面粗糙时,a’<a     D.当该水平面粗糙时,a’>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作用下,AB共同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间A和B的加速度大小为a1和a2,则(      )

    A.a1=a2=0                        B.a1=a,a2=0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小球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甲、乙在同一竖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水平线上,水平面上的P点在丙的正下方.某时刻甲、乙、丙同时开始运动:甲以速度v0向右做平抛运动,乙以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

    A.若甲、乙、丙三球同时相遇,一定相遇在P点

    B.若只有甲、丙二球相遇,此时乙球一定在P点

    C.若只有甲、乙二球相遇,此时丙球还未着地

    D.无论初速度v0大小如何,甲、乙、丙三球一定会同时在P点相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弹簧秤的读数F1、F2和__________________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应用_________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结点到达______,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 '和细绳的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注了几个计数点O、A、B、C、D、E、F,并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还给出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即打点周期为0.02s.

    (1)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计数点 A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 ________ cm;

    (2)由纸带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是 ______ 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始终满足M>>m(m为砂桶及砂的质量),且所有操作均正确,结果得到的图象应该是下图中的(      )

    (4)该同学在实验完成后得到了如右图所示的图象,请分析是什么原因: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A=30kg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质量为m=2kg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使物体A从如图所示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θ=530时,圆环恰好要下滑,求杆与环间动摩擦因数μ。(sin37°=0.6,cos37°=0.8)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在小车内部,轻绳悬挂一质量为1kg的小球,物块放于粗糙斜面上,斜面倾角为30O。轻绳的最大承受力为20N。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匀变速直线运动,车内的小球和物块均相对小车静止,轻绳恰好没有断开。求:

    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至少为多大?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g=10m/s2=1.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让一小物体(可看作质点)从图示斜面上的A点以v0=4m/s的初速度滑上斜面。物体最高可以上滑至C点。斜面上AB段光滑,BC段粗糙,物体与BC段的摩擦系数μ=0.5。AB段长度为1m, 斜面倾角为θ=37°。求:    (sin37°=0.6,cos37°=0.8,g=10m/s2

    (1)物体第一次滑到B点时的速度

    (2)BC段的长度

    (3)物体从A到C过程中经历多长时间(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物块滑至C位置后,将如何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