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辨析题 1 题,综合题 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更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 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 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顺利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主持者是

    A.郑成功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邓世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洋务运动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影响下,在清廷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产生的。这表明洋务运动是

    A.封建自救运动 B.资产阶级改革 C.资产阶级革命 D.思想解放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卡片资料所述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A.俄国占中国大片领土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变法维新运动的开展 D.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于新政诏令,除湖南巡抚陈宝箴能够认真执行外,其他各省督抚则大都推诿敷衍,甚至根本不予理睬。”材料说明百日维新

    A.遭到顽固派的阻挠 B.似官非官学富五车状元才似商非商矢志救国实业路

    C.受到百姓大力拥护 D.遭到帝国主义打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对联赞颂的历史人物

    A.创办了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了近代民用企业汉阳铁厂

    C.带动国人走上“实业救国”路 D.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科举状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解说词:“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凝视着天安门广场,他曾经奋力让黑暗的中国走向黎明。”这主要体现在孙中山

    A.行医济世救人 B.提出变法自强 C.发动武昌起义 D.领导辛亥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歌谣:“民国立,新风举,发辫剪,称呼改”“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说明当时中国

    A.教育文化得到发展 B.社会习俗发生变化

    C.民族工业曲折求存 D.科学技术取得突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表所示内容表明袁世凯

    时间

    事件

    1915年12月12日

    袁世凯发布接受帝位申令

    1916年3月22日

    袁世凯申令取消帝制

    A.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B.没有充分做好复辟帝制准备

    C.未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 D.违背历史潮流致使迅速败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红船”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是由于在该船上

    A.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B.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C.决定了同国民党合作 D.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以下有关“北伐战争”的内容,属于观点的是

    A.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B.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C.叶挺是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的团长

    D.将士浴血奋战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钱币发行的年份应是公元

    A.1930年 B.1931年 C.1932年 D.1933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它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它”指

    A.中共三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小南同学整理了如图所示读书摘要。据此推知,他探究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全民族抗战 B.正面战场的抗战

    C.国际社会援助抗战 D.敌后战场的抗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小华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毛泽东、蒋介石、“双十协定”。他研究的主题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 B.工农武装割据

    C.国共第二次合作 D.国共重庆谈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想要领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的波澜壮阔场面,可以阅读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19年春晚分会场之一的长春,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被誉为“中国汽车城”。这一美誉主要是源于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市场经济的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表明邓小平

    A.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主张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毗接香珠南海边,回归澳岛举国欢。”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得益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施 D.两岸“九二共识”的达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

    A.《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B.《空中花园》油画

    C.《古巴比伦文明》读本 D.《罗摩衍那》史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是古代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 D.马其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由于它所处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使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三个特点﹣﹣宗教本位、承上启下、连贯东西。”“它”是

    A.古埃及文化 B.古印度文化 C.古希腊文化 D.阿拉伯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中世纪的男性服装外形呆板、僵硬,充满冷漠的宗教色彩;到15世纪,男性服装流行使用填充物,突显威武、雄伟的男性特征。这一变化是由于

    A.服装技术的进步 B.宗教束缚的消失

    C.思想解放的影响 D.身体素质的改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这表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如图为1736年欧洲人绘制的西非地图,图上中文标识的名称反映了

    A.非洲资源丰富 B.商品经济繁荣 C.殖民掠夺残酷 D.世界市场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745—1775年,英国居民的识字率为48~70%,而北美殖民地已经达到70~100%,获学士学位的人达3.1万人以上。这有利于促进

    A.新航路的开辟 B.美洲文明的传承

    C.民族民主意识的激发 D.农奴制度的废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某学者从生产组织形式的特征来描述一种生产制度:“资本与劳动力的集中,劳动分工的加强,生产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这种生产制度是

    A.行会生产制 B.手工作坊制 C.手工工场制 D.机器工厂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A.《独立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辨析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01年所立条约中,中国要赔款4.5亿两,把北京东交民巷拨做属外人的领馆区,不准成立排外的组织,无论官民,违者处斩。这是一个令中国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

    ——摘编自陈天璇《历史还可以这样读》等

    (1)根据材料,指出“1901年所立条约”的名称。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1901年所立条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9年10月1日,天安门前群众游行方阵演绎了繁荣昌盛的新中国时代画卷。

    材料二  从1958年起,党和政府克服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尖端技术。1962年12月,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集中各有关部门组织全国大协作,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引起各国高度关注。1965年5月,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核弹空投爆炸实验。在国庆70周年的阅兵式上,展示了世界一流的洲际核导弹东风—41。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成功结合所开创的两大理论体系。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历史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取得国防科技成就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年代

    事件

    1215年

    贵族强迫约翰王签署《大宪章》,抑制王权

    1265年

    贵族孟福尔召开议会,英国议会制开始

    1688年

    妥协的不流血的“光荣革命”

    1689年

    颁布《权利法案》,奠定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

    1701年

    颁布《王位继承法》

    ——摘编自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1789年《人权宣言》诞生于法国大革命的疾风暴雨之中。这是为动员民众投身革命,彻底摧毁专制制度,由制宪议会通过的纲领性文献。它以启蒙学说为理论来源,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确立了人权与公民权和主权在民等原则。1791—1799年间法国所制定的四部宪法将其作为序言,或确认其基本内容。此后世界各国也将公民权列入自己的宪法之中。

    ——摘编自王雅楠《纪念<人权宣言>发表220周年》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的文献,并概括英国政治制度发展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人权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四运动使近代中国由不断丧失国家独立与主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向下沉沦趋向转向实现完全的国家独立、民族自由、人民民主、民生富强的向上上升趋向。同时,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以彻底的批判精神从思想上动摇了封建主义的统治。五四运动就好比是给中国近代历史打上了一个结,此前的种种线索都收拢于此,此后的种种历史线索又发端于此。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使中国由“沉沦趋向”转为“上升趋向”的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