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 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 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亲亲得相首匿”是西汉时期确立的刑罚适用原则,即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官府不予追究。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 儒家纲常名教渗入法律

    B. 血缘亲情关系逐渐淡化

    C. 社会逐步走向和谐稳定

    D. 法律与儒家伦理存在冲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以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 )

    A. 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 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 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 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拉莫特·勒瓦耶在其著作《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 他们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B. 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C. 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D. 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新华网发表评论说:“醉驾入刑”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民意的呼应,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下列观点与西方启蒙运动时的人文精神类似的是  (  )

    A. 自由与平等是一种自然权利,不应受侵犯

    B. 歌颂世俗蔑视天堂,发展人的个性

    C. 救赎只有通过信仰和上帝的慈悲才能实现

    D. 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是真理的标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 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B.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

    C. 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D. 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 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 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 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 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子语》)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

    A. 心外无物的世界观

    B. 克已省身的修养论

    C. 推已及人的处世观

    D.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时,代表议会的审判长布拉德肖说:“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一观点所依据的理念是( )

    A. 君权民授   B. “天赋人权”

    C. “社会契约”   D. “主权在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着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

    材料一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材料二  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李贽《道古录》

    材料三  清朝前期戴震等一些儒学思想家关于“礼”的设想,隐含了一些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独立存在的空间被承认的可能性。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1)据材料一,指出“二程”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儒学面临的危机。

    (2)据材料二,李贽对人性有着怎样的认识?结合李贽所处时代,指出影响这些认识产生的因素。

    (3)戴震等人的思想继承发展了前人的理论成果。据材料三,说明作者对戴震等人主要观点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儒学思想发展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如图所示)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