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1820——1870年世界人均产值增长40%,1870——1943年世界人均增长速度比前期加快1倍,1950年——1973年世界财富增长是上一时期的3倍,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特征主要得益于(   )

    A.殖民扩张的加速 B.科技革命的推动 C.人口的膨胀 D.国际局势的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500多场战争中70%都有大国的参与。而二战后的几十年来,不仅没有发生全球性的战争,有大国参与的局部战争不到三分之一,很多都是小国之间的冲突或内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国

    A. 忙于治理战争创伤

    B. 没有结成军事集团

    C. 军事实力普遍削弱

    D. 受到联合国的约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    )

    A.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B.使雅典公民不受法律制裁

    C.忽视妇女等参政权 D.维护了全体人民的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

    A.封君封臣制度正逐步形成 B.市民以赎买和武力的方式争取自治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市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8年底,我国国务院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坚定意志和不懈追求。“尊重和保障人权”源自于(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拿破仑战争 D.工业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

    中国洋务运动

    开始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

    日本明治维新

    加速了经济转型发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

    美国南北战争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实现了美国独立

    A.A B.B C.C D.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宪法修正案在获得国会或者全国性修宪会议的通过后,还需要获得四分之三以上的州的批准方能生效。这体现了(    )

    A.人民主权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C.共和制原则 D.相互制衡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28年,布哈林认为: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这反映出当时苏联的工业化

    A. 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现象

    B. 没有得到人民普遍支持

    C.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精神

    D. 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制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2月7日上午8时许,首轮轰炸结束,敌方指挥官用预定的信号‘虎、虎、虎’向上级 汇报偷袭成功。”与这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中国最早开始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B.二战全面爆发,波兰迅速沦亡

    C.加速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 D.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深入人心。万隆精神、“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所 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C.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人”。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适当调整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将权力从中央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著作的核心思想包括五个方面:阶级斗争思想、“两个必然”思想、“消灭私有制”和 “两个决裂”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以及“全球化”思想。据此判断,该著作是(    )

    A.《神曲》 B.《共产党宣言》 C.《物种起源》 D.《战争与和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依据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权利法案》等文献的颁布,英国建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其基本特征是:国王是国家元首,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国家的权力重心在议会。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使英国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

    ——洪波《世界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787年,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人民主权、权利分 立与制衡等原则。权利分立与制衡原则如下:《联邦宪法》是调整了保守派与民主 派、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及南方与北方之间矛盾的产物,是美国长期比较稳定的 秘密所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英国、美国的政治体制,并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治体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阐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民主、法制之间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当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 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 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 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 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随着资本和商品在全世界的急速扩张,世界逐渐成 为资本主义主导和控制下的一个整体,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

    ——摘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 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 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 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档不了全球化进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指哪一重大 事件? 说明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历史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三概括其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的主要推动 力。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 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春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二 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以20世纪20年代苏俄(苏联)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各自推行的政策为例,说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制度创新和国家政治发展角度,谈谈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

    (3)综合以上几则材料,你认为20世纪20年代苏俄(联)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改革有何相同之处? 这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同学整理的关于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的学习笔记如下,请将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每空2分。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2.战争的时间:1914-1918年。

    3.交战双方: 和协约国集团。

    4.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签订了《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形成了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20世纪中后期的世界格局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 ,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扩 张道路。

    2.战争时间:1939-1945年。

    3.联合与转折: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逐渐扭转战 争局势。 1943年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4.二战后的世界格局:1945年初,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 1955年,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三、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1.两极格局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2.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经济全球化。

    3.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