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材料分析题 4 题,单选题 9 题,null 1 题,多选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避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如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它是中世纪中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明证。郑和船队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

    ——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造螺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后被用于军事。——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舰船的性能极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置枪炮。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极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带回了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德国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重大突破”的表现。

    (4)根据材料四,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影响。

    (5)你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有何建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回忆说:“那时候,北约办公室特别大。东亚问题的办公室也不小。我就问:‘海湾办公室在哪里?’结果得到的回答是:‘噢,我们并没有海湾计划。’这是1977年的事情了。我想,这其中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是越南问题。另一个对外公开的原因是则是伊朗国王在帮我们看守着海湾。我说:‘得了,这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做法。’”

    ——吴麒敏《美副防长沃尔福威茨比布什更想“倒萨”》

    材料二虽然布什一再否认有经济企图,但经济学家却认为,布什倒萨,意在石油,他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他黑名单上的国家(如伊拉克、伊朗、利比亚、苏丹等)都是重要的产油国……换句话说,布什打的不单纯是一场反恐战争,而更像是一场能源战争。

    ——阮次山《第三次海湾战争:全方位解读美国“倒萨”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70年代,美国设置“东亚问题办公室”的战略目的及特点。

    (2)材料二把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称之为“第三次海湾战争”,请写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在海湾地区的另外两次大规模战争的名称。并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地区战略的阶段性侧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19世纪中期革命斗争形势的论述。

    材料一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殖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的:在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否不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内被粉碎呢?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并依据材料推断恩格斯写这篇文章的时代。

    (2)材料二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9 题
  1. “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 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 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 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

    A. 卖官鬻爵

    B. 土地自由买卖

    C. 科举取士

    D. 农民起义改朝换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认为:“在法国革命的范围内存在着一场就其起源和进程、危机和结局而言都是独立的农民革命。”而又有学者说在法国大革命中“极端保守的农民形象和作为革命力量的较为现代化的农民形象是同时并存的”。这说明(  )

    A. 欧美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

    B. 法国大革命中保守的农民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

    C. 农民在推动法国政治现代化中亦表现了保守性

    D. 农民群体从革命者回归为抗拒变迁的保守势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与下表状况的出现无关的因素是(  )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A. 马歇尔计划   B. 重视科技教育

    C. 民主化改革   D. 利用战争订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 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 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 .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  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

    A. 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B. 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

    C.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D. 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清)陶煦在《租核·推原》中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导致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        B.宗法、乡土观念的影响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D.社会地产财富主流意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中、美、英三国“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开罗宣言》的发表(  )

    A. 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 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美、英等大国的承认

    C. 从国际法角度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

    D. 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正式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

    (2)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以下叙述中,最能体现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特点的是( )

    A. 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交战的状态,人们为了自保而缔结契约

    B. 人们在签订契约时让渡了属于自己的权利

    C. 政治共同体的代表如果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有权将其罢免

    D. 签订契约以后,每个参与者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