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多选题 5 题,填空题 1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9 题
  1. 放射性同位素碘131是对甲状腺癌有辅助治疗作用。研究表明,碘131只在甲状腺组织聚集,利用碘131的放射性能有效的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及转移的癌细胞。已知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其衰变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碘131衰变中释放出的X粒子为中子

    B. 碘131衰变中释放出的X粒子为质子

    C. 碘131与碘127具有相同的核子数

    D. 10g的碘131经过16天有7.5g发生了衰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核潜艇是战略核威慑手段之一,我国自主研制的“094A”核潜艇在世界上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如图所示,在某次实战训练中潜艇遇到情况需要紧急下潜,假设在某段时间内可视为匀减速下潜,若在这段时间内5s末的速度比2s末的速度小3m/s,则“094A”潜艇在该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1 m/s2

    B. 1.5 m/s2

    C. 2 m/s2

    D. 3 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改质点

    A. 第1s内的位移是5m   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   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津京城际列车“复兴号”在2018年8月8号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行,这样,从天津站到北京南站的时间就控制在三十分钟以内。以下四个运动图线,能基本表示“复兴号”列车在津京段运动规律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尔通过对氢原子模型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 根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可以确定某个特定的原子核何时发生衰变

    C. 太阳释放出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原子核的裂变

    D. 原子核内部核子之间距离非常的近,但是,核子之间的核力远大于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和库仑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面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设球对墙的压力为,球对板的压力为,在将板BC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减小

    B. 都增大

    C. 增大,减小

    D. 减小,先减小后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小球C置于光滑的半球型凹槽B内,B放在长木板A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减小木板A的倾角θ,则此过程中(   )

    A. B对A的压力逐渐变大

    B. B对A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C. C对B的压力逐渐变大

    D. C对B的压力逐渐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 在t=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5 题
  1. 两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 kg,m kg,v m s,v m s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两球A、B速度的可能值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下给出的核反应方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X为中子,核反应为聚变

    B. ,Y为质子,核反应为聚变

    C. ,Z为中子,核反应为聚变

    D. ,K为3个中子,核反应为裂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斜面上恰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用一个力F作用在m上,F过m的重心,且竖直向下,则  (    )

    A. 斜面对物体压力增大了

    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增大了

    C. 物体将沿斜面加速下滑

    D. 物体仍保持匀速下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电效应,其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图象。则由图象可知(   )

    A. 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B.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v0

    C. 图象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h

    D. 入射光的频率为3v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hv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蹦极是勇敢者的运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蹦极者从高台跳下,在空中经历加速、减速下降至速度为零,然后再通过反弹上升。设蹦极者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运动过程为Ⅰ,弹性绳张紧至最低点速度为零的过程为Ⅱ,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过程Ⅰ中,蹦极者受到重力冲量的大小与过程Ⅱ中绳子弹力冲量的大小相等  

    B. 在过程Ⅰ中,蹦极者受到的重力冲量等于动量的改变量

    C. 在过程Ⅰ中,每秒钟蹦极者动量的变化量相同

    D. 在过程Ⅰ和在过程Ⅱ中蹦极者动量的变化量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台秤的托盘上放有质量为2 kg的物体,整个装置放到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以2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则台秤的示数为______N.如果升降机以2 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则台秤的示数为_______N。(g取10 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小车的一端通过跨过滑轮的细线与重锤相连,另一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

    (1)为准确完成本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A.保持木板水平

    B.把长木板的左端垫起适当的高度以平衡摩擦力

    C.重锤的质量要远大于小车的质量

    D.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2)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及测量数据如图,在纸带上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①A、B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_s ;

    ②小车在B点的速度vB=__________m/s;

    ③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第一次用两只弹簧秤同时拉OB和OC,第二次只用一只弹簧秤拉OB。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必须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B.需要及时记录下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C.只要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D.必须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O拉到相同位置

    ②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并且长一些  

    B.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尽量近一些

    C.使拉力F1和F2的夹角尽量等于90o

    D.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③甲、乙两图分别是某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其中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央视“人与自然”节目中,有一段草原鹰攻击野兔的视频。一只野兔在离洞穴处的草地上吃草;野兔发现其正上方处有盘旋的草原鹰,立即向洞穴沿直线匀加速逃离。草原鹰发现后几乎同时以v=10m/s的速度沿直线朝野兔洞穴俯冲而下。求:

    (1)草原鹰到达洞口的时间

    (2)野兔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才能保证安全逃回洞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2.0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现用F=5.0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物体上,在t=4.0 s内可使物体产生x=4.0 m的位移.

    (1)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

    (2)这个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一段时间后撤去该力,物体又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来,已知物体从开始运动到停下来共发生位移x总=20.0 m,求:该力在物体上的作用时间?(g=10 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半径为R=0.25m的竖直圆弧轨道与平板组合成一体,其质量为M=4 kg,一轻质弹簧右端固定在平板上,弹簧的原长正好等于平板的长度。组合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左侧竖直墙壁紧挨在一起。将质量为m=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圆弧轨道上端以初速度v0=2 m/s滑入轨道,物块到达圆轨道最低点时将与弹簧接触并压缩弹簧。设小物块与平板间的摩擦因数为=0.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0.2 m,其他接触面间的摩擦均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小物块到达圆轨道最低点时所受的支持力;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