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单选题 19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9 题
  1. 东北民谚:春分地皮干,夏至不拿棉,秋分不生田,冬至不行船。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于“春分地皮干”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B. 降水少,风力大

    C. 春分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D. 降水多,但蒸发旺盛

    2.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产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极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著

    B. 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

    C. 冬季风增强,冷空气频繁南下,带来多次降温

    D. 此季节多气旋活动,多降水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

    A. 市场   B. 原料   C. 交通   D. 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 循环用水   B. 开发地下水   C. 远程调水   D. 建地下水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 3时20分   B. 15时20分   C. 2时   D. 14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为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当地球公转速度为O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顺时针方向运动

    B. 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C. 开普敦正值旅游旺季

    D.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且各地昼越来越短

    2.当地球公转速度为P时,太阳直射点在(   )

    A. 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B. 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C. 南半球,并向南运动   D. 南半球,并向北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所示为某地气候资料,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气候资料可以判断,该地最可能位于

    A. 西欧   B. 东亚   C. 地中海沿岸   D. 澳大利亚

    2.影响该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 受季风环流控制

    C. 受西风带控制   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 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 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 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2.关于“一带一路”对我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A. 促进产能过剩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升级   B. 有利于我国从中亚地区引进人才、技术

    C. 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D. 有利于我国多元化获取资源,保障能源安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图为“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变化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锋面雨带位置变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③①④②   B. ②③①④   C. ④②③①   D. ③①②④

    2.当长江中下游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雨带位置示意图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所示区域为太平洋某海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洋流L属于

    A. 自西向东流的暖流   B. 自东向西流的寒流

    C. 自西向东流的寒流   D. 自东向西流的暖流

    2.该洋流转向后,气候受其影响最大的国家是

    A. 巴西   B. 日本   C. 澳大利亚   D. 秘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从非洲国家安哥拉进口的原油同比增加了24.84%,从而使安哥拉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2014年6月21日运往上海的油轮从首都罗安达装船出发,下图为安哥拉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題。

    1.如在装船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石油泄漏,则以下地点可能监测到石油污染的是(    )

    A. 智利   B. 巴西   C. 马达加斯加   D. 西班牙

    2.安哥拉沿海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关于该渔场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沿岸有上升流,饵料丰富  

    ②位于热带海区,水温高

    ③大陆架海区,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④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⑤安哥拉沿海地区寒暖流交汇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3.这一天,上海与罗安达相比(    )

    A. 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更高   B. 上海的白昼较短

    C. 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 两地日出方向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 降水   B. 洋流   C. 地形   D. 市场

    2.与②地相比,④地

    A. 夏季气温较低   B. 夏季水源紧缺   C. 森林覆盖率较高   D. 冬季降水更多

    3.图中南北走向的山脉使③地的水平自然带

    A. 出现缺失   B. 发生改变   C. 分布受限   D. 东西展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结合“某自然带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热带草原带

    2.图甲中该自然带的分布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图乙中分布的最高纬度在30°附近,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 海陆分布及轮廓   B. 大气环流的差异   C. 地形分布   D. 洋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读下图,图中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 a、c、d   B. a、e、f   C. c、d、e   D. b、c、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乌兰布和地区地势低平,引黄灌溉率为60%以上,经过近20年来的土地开发,耕地面积增加近一倍。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本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沙漠化、水土流失   B. 盐碱化、水土流失

    C. 沙漠化、盐碱化   D. 水源短缺、植被破坏

    2.欲对此地区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更状况进行   快速、准确地分析和测评,所需最佳的材料或技   术手段为(  )

    A. 卫星遥感图像、GIS   B. 地形图、乌兰布和土壤类型分布图

    C. 乌兰布和土壤类型分布图、卫星遥感图像   D. GPS、GI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读“资源型城市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完成下面小题。

    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段为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⑤-⑥

    2.适合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

    ①改变生产重心,由资源开采转为深加工     ②关停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轻工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④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下图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和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1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2.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2中I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  )

    A. 积温高   B. 年降水量多

    C. 年平均风力小   D. 年太阳辐射量多

    3.与I、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 草场过度放牧   B. 作物成熟收割

    C. 副高逐渐北移   D. 夏季降水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   )

    A. 以水能为主   B. 以化石能源为主

    C. 能源利用单一化   D. 已进入石油时代

    2.关于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B. 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C. 消费增速持续下降   D. 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夏季盛行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南北温差大

    C.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 大气受热膨胀上升

    2.甲海域渔获量较大的时间段是

    A. 3月至5月   B. 6月至8月

    C. 9月至11月   D. 12月至次年2月

    3.图示四个海区中,密度流最明显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水季节变化较大,12月至次年3月降水较多   B. 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2.甲地区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 1-3月   B. 10-12月   C. 8-10月   D. 4-6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 涵养水源   B. 调蓄洪水   C. 美化环境   D. 保护生物多样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图甲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地经度为________。

    (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时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则该地的经纬度可能是_________或_________。

    (3)图示时刻,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于东半球且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____

    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等于180°

    (4)假设一架飞机从美国某航空母舰(位于60°W,40°N)起飞,以每小时1 110 km的速度向北均速飞行,计划沿经线圈绕地球一周,途中因故在中国浙江杭州某机场(29.8°N)降落,飞机飞行了约________小时。(取整数)

    (5)图乙是图甲的北极俯视图。请在图乙中绘出此时的昼夜状况(用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以及飞机飞行路径(用箭头表示),并注明起飞处E点和降落处F点。(简图画在答题纸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甲、乙两国简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指出图中甲国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成因。

    (2)乙国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东部沿海降水多,请解释其原因。

    (3)请指出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甲国北部的盛行风向,并解释其成因。

    (4)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20周年。20年来中亚五国建交20多年。20多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关系取得全面长足发展,各领域互利合作不断扩大。结合“中亚示意图”和“中亚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棉花生产过程中,用水不当将给该地的地理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简述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3)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中亚,尤其是南部平原地区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试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

    材料二  鄱阳湖附近的水系(左图)和鄱阳湖南部资源、交通等示意图(右图),左图 中 M 地附近有 20 多万亩沙丘。

    材料三 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因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M地大风日数多。仅2012年1月,4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就达到4.8天。

    (1)指出左图中M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形成“天漠”的主要条件。

    (2)简述左图 中 M 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

    (3)2015年,该地某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请说明该产业转移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