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基础知识综合 1 题,语言应用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怠慢(dài)    不惮(dàn)    潺潺(chán)

    B.撺掇(cuān)   归省(shěng)   行辈(háng)

    C.凫水(fú)     柏树(jiù)     旺相(xiāng)

    D.家眷(juàn)   纠葛(gē)     棹船(dià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觉查   缈茫   家醅   翻筋 B.疏朗   豆荚   一折   白蓬船

    C.朦胧   蕴藻   屹立   向午 D.赤博   竹蒿   叉港   一瓢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常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孩子”形象,如《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孩子,《社戏》中那一群活泼淳朴的少年儿童,他们身上,往往闪着人性美好纯真的光彩。

    B.《社戏》一文重点写了“我”的童年趣事,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等。

    C.散文《社戏》的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叙述“我”(即“迅哥儿”)与外婆家乡的农民孩子在看戏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

    D.《社戏》的作者鲁迅围绕中心事件“看社戏”,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来构思。作品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和无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

    B.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杜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C.《社戏》选自小说集《彷徨》,文中能连翻四十八个跟头的铁头老生属于戏曲四行当中的角色。

    D.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为新文学运动奠定了基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基础知识综合 共 1 题
  1. 下面是某同学习作中的一个片段,有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帮助改正。

    初中时,我对《社戏》是了解不深的。但课文里乘船观戏的插图,却给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条小船沿着潺潺水道,穿梭于古老而悠长的水巷。于是从那时起,梦里水乡就时时招唤着我。如今我终于来到社戏故乡,一睹她的风彩。

    (1)改正错别字: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试结合《社戏》一文拟写对联。(只补全下联)

    上联:月夜行船观社戏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了。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对文中第②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象,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动。

    B.描写了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写美丽景色用以衬托船航行得快,表现出农家孩子划船技术的高超。

    D.写航行的速度及“我”在看戏前急切而愉快的心情,表现“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2.对选文第③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3.第③段中“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一句不是一般的语序,目的是(   )

    A.朗读时有音节感,有力。 B.强调最后的两个形容词。

    C.不至于写成太长的句子,长句难懂。 D.突破老格式,进行大胆创新。

    4.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5.选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1.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辅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3.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无私、有教育智慧的母亲形象。

    B.文章第①、②自然段分别选用了古人的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意蕴。

    C.母亲捡月饼屑子吃是因为她并不喜欢吃沙甜的,月饼皮又脆又酥。

    D.三十五年后,我看到女儿对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心里是愤怒的。

    E.母亲对我偷吃月饼的行为没有责怪。这正体现了她的宽容。

    4.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探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某班将开展以“津城换新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为了让津城的夜晚更加明亮、美丽,天津市把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作为市容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一步完善城市照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为街区、道路增设了功能性照明设施,优化了广场、桥梁、临街建筑的景观性照明。

    (材料二)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洁净、卫生,天津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对城区老旧公厕集中进行了改造提升,还加大了封闭市场建设、道路保洁维护、排水系统修缮等工作的落实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

    (材料三)2018年,天津市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加大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创建“明厨亮灶”餐饮示范单位等措施,保证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材料四)  

    天津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

    时间

    绿地率(百分比)

    人均绿地面积(平万米)

    2015年

    33

    10

    2016年

    35

    12.2

    2017年

    39

    15.6

    1.上面四则材料中与“津城换新颜”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______。

    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往市容建设过程中,做了哪些方向的工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