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null 1 题,连线题 1 题,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null 共 1 题
  1. 1992年,邓小平南下视察,途中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做了深刻阐发。这一系列阐发

    A. 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问题

    B.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地位

    D.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梭伦以整个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他既痛恨贵族的顽劣,也不愿引发平民的暴动,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通过什么措施“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影响。简述上述材料的这些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4 题
  1. 李可夫在1917年讲道:“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根据现有条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该讲话时的俄国:

    A. 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B. 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

    C. 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

    D. 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

    A. 易形成冗官现象

    B. 降低了行政效率

    C. 减少了决策失误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共中央在一份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中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牲畜、家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有些生产大队,现在仍然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只要群众同意,就应该积极办好。这一文件的主要精神(    )

    A. 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 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有利于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毛泽东在《复李济深等56人电》中说:“……(蒋)求喘息谓为求和平,待外援名曰待谈判,口诵八条,眼望美国,脚向广州……”当时的历史背景是

    A. 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

    B. 国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

    C. 渡江战役刚刚取得胜利

    D. 三大战役中共取得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五代后周世宗诏曰:“(东京)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宜令所司于京城四面别筑罗城,先立标识……今后凡有营葬并草市,并须去标识七里外。其标识内,候宫中擘画(划分),定军营、街巷、仓场、诸司公廨院,务了(除此之外),即任百姓营造”。由此可见,当时东京城内

    A. 邸店难以满足商帮需求

    B. 商品交易受官府直接监管

    C. 商业活动不受空间限制

    D. 草市场所由政府明确划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

    A. 极度反感英国的侵略行径

    B. 固守传统的天下观

    C. 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

    D. 被迫接受自由贸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美国国会于1936年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规定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这反映出罗斯福政府

    A. 保护环境以维护生态平衡

    B. 用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

    C. 补贴农业以恢复金融信用

    D. 以工代赈创造就业岗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古罗马法官判决过这样一个著名案例:甲请乙建造房屋,新房子落成后不久倒塌,导致甲的儿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及其儿子告上法庭。法庭判决乙的儿子无罪释放,在乙到庭自辩之前,暂定无罪。法庭对这一案件的判决

    A.有偏袒贵族、随意曲解法律之嫌

    B.事实并不清楚,判决有一些草率

    C.因为被告缺席,审判程序不合法

    D.维护了法律和审判的公平与公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学者说:“美国的国家结构并不是单纯的联邦制,而是一种联邦制复合政体,既具有联邦制的特点,又具有单一制国家的特点。”此观点主要依据美国(  )

    A.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各州政府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C.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联邦政府权力与州权相互制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这一举措的主要意义是

    A. 村委会职能向“指导和服务”方向转化

    B. 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

    C. 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

    D. 探索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学者在总结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外交时,概括为:“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下列选项关于概括解读错误的是

    A. “形势大变化”指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

    B. “政策大调整”指维护我国独立自主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 “外交大发展”指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组织活动

    D. “外交大发展”指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政治的外交活动和加入世贸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俄罗斯的一位学者曾提出“在过去长达10年的时间里,人类已经从两个国家集团的对抗转向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其它所有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越是尖锐。”这一言论表明美国

    A.面临欧洲联盟成立后竞争的压力

    B.错误地将当今世界局势归纳为两极对抗

    C.受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冲击

    D.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不利于世界和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面是1866至1913年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简表,此表反映了该地区的机器制造业

    A. 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

    B. 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

    C. 被欧美列强暗中控制

    D. 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西班牙人雷玛斯,于1911年6月24日在上海虹口建筑虹口大戏院,新兴的娱乐方式电影开始进入我国民间。当时上海自治公所针对电影的放映,曾公布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开设影戏院,必须领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为限等。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 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

    C.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冲击

    D. 人们难以接受夜生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

    B. 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

    C.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

    D. 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表是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导致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B. 经济体制模式固化影响

    C. 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 美苏争霸经济消耗过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不久,即宣布退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同年,英国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离欧盟法案。这说明

    A. 双边贸易将取代多边贸易

    B. 保护本国经济的孤立主义抬头

    C. 全球化趋势首次出现逆转

    D.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今贵阳西北修文县境内)当驿丞。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际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夜里,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表明王阳明

    A. 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B. 对朱熹理论一直深信不疑

    C. 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D. 通过“格物致知”悟得“圣人之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龙门二十品》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如下图所示。其字体的基本特征是(  )

    A. 因形立意,体正势圆

    B. 扁方严整,朴拙雄浑

    C. 状似连珠,绝而不离

    D. 轻转重按,笔断意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著文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地学等都是从中国学的;王韬也认为,“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这些主张

    A. 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

    B. 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

    C. 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

    D. 成为了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 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 “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

    A. 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 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C. 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 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材料说明

    A. 电气技术的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

    B. 科学理论的突破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

    C. 电气技术发展是社会需要的结果

    D. 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西方文明》写道:“首先是对个人创造力,以及对自然的毫不含糊的、全面的颂扬,无论是一朵花,还是一座山脉,大自然因其直接深刻地留在人的感觉之中而受到珍视。除了对生命之外,人们还可以根椐自己对自然的反应自由地作出各种解释,而不是仅仅反映一套一般的理性法则。”与这一特征相符的文学作品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原为周代乡下基层组织,“五族为党”。后延伸为以类相从之意。《尚书》把“无偏无党”“无党无偏”作为政治标准;孔子提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东汉后期,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大夫,引发党锢之祸,东汉衰败。唐代后期出现“牛李党争”,科举出身的庶族官僚和士族出身的世家官僚为如何选官和对待藩镇斗争不休,加剧唐朝政局混乱。北宋欧阳修作《朋党论》,指出君子因志趣一致结合,相互补益,共同为国做事,这是真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结合,彼此勾心斗角,是假朋党,因此建议君王支持真朋党安定天下。不久北宋出现以是否支持王安石变法为区分,彼此相争相互打击的熙丰党人与元祐党人。而明末曾出现崇尚气节实学,主张开放言路、反对阉党专权的东林党人。清朝雍正皇帝亲自写《御制朋党论》批评欧阳修观点为邪说,其道是小人之道,指出朋党培植党羽以营私利,不惜损害公义,达到互相扶植、提携,有事相互关照之目的,暗地干扰皇帝决策。

    ——摘编自杜秀芳《“圈子”与“朋党”》等

    材料二1913年,北洋政府推动制定正式宪法,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国民党主张进一步加强议会权,以便通过多数党组阁制,同掌行政、立法两权;而倾向总统制的进步党等与北洋集团强调,在当时情况下需增强行政权。国民党主导的国会推议会权比同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更强的《天坛宪法草案》。袁世凯反对,谓“民党议员,干犯行政,欲图国会专制”。11月,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剥夺国民党籍议员资格438人。南方国民党人匆忙起兵反袁,遭全面镇压;舆论上,政权过渡刚完成,人心思定,多数人不愿支持国民党。

    ——摘编自章永乐《近代中国宪政建设中的政治吸纳、整合、缺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朋党”屡巡打击的原因,并比较欧阳修与雍正观点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党”的变化并简要评述共“党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

    ——摘自陈向东《毛泽东五十年代在天津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

    材料二  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摘自石建国《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材料三  1979--1981年我国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1979年后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发展的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趋向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6月27日,杜鲁门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戚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接着,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1951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从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所谓“防务岛屿链”。

    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中国来说,是不情愿的事情。但战争已经爆发了,中国就面临是支持还是不支待的选择,毛泽东选择了支持。一个问题就是他要对社会主义阵营负责,因为1949年刘少奇去莫斯科的时候,当时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有过一个分工。斯大林说以后欧洲的事情、欧洲的革命是苏联共产党来管,亚洲的革命、东方的革命就由中国共产党来管。

    ——摘编自《复兴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做出参战决策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选择支持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订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仃了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摘编自百度百科《钱学森》

    (1)根据材料,概括钱学森的杰出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钱学森的贡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启蒙运动兴起的过程中,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曾产生过非常明显的作用。几乎法国所有的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赞赏其远胜于欧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他们把中国文化中的“道”和“天理”等同于启蒙哲学的无神论和自然神论,作为反对本国宗教迫害的武器和建立理性哲学基础的依据。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扦击本国黑暗、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的发现对思想界来说,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发现是同等重要的大事。

    ——摘编自董大业《高中世界史新教材的学术背景与疑难解析》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大都是牛顿学说的信奉者和传播者,牛顿力学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科学基础。17世纪的牛顿力学被称为第一次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事实的理性化的思维传统,观察、实验、分析和综合成为发现规律的墓本方法。科学革命彰显了理性的价值,破除了迷信和盲从,推动了科学主义的世界观的形成,启蒙运动随之而起。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所述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析。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限150字以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