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2 题,选择题 2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2 题
  1. 1858年钦差大臣桂良签订《天津条约》时奏报咸丰帝:“此时英、佛(法国) 两国和约,万不可作为真凭实据,不过假此数纸,暂且退却海口兵船。将来尚欲背盟弃好。只须将奴才等治以办理不善之罪,即可作为废纸。”这表明了清政府

    A. 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B. 仍然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

    C. 还没有接受近代外交观念   D. 主张处理好和西方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当代著名史学家秦晖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无论作为民变还是作为西化,它都显得十分另类。”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A. 仍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 旨在化解外来的民族危机

    C.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 是近代文明转型初期的产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提出:民主“本身不能是目的”,而是“一种政治方法,是为达到政治——立法的与行政的——决定而作出的某种形式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作决定的权力”,熊彼特将民主看作一种形式与方法,在这个定义中,民主的本质特征是

    A. 人权至上

    B. 自由平等

    C. 民主选举

    D. 议会主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宜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这表明

    A. “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B. 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

    C. 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

    D. “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明确规定“维护人类自然的不因时效而消灭的人权。这些权利是自由、所有权、安全与面对压迫的反抗”“每一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没有界限,其唯一界线即是保障社会其他分子享有这些相同的权利。这些界线只能由法律给予确定”。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高度弘扬了人权与法治观念

    ②理论源于启蒙学说自然权论

    ③首次庄严宣告“人人生而平等”

    ④推动了美国1787宪法的出台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清制督抚有保举权,但对于保举名额和官职上有严格限制。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清廷不断放宽限制,使得各地督抚借军功保举自己的门生、部下等,湘、楚、淮军等政治军事集团逐渐形成。该现象反映出当时

    A. 政府开始出现政治危机

    B. 集权体制受到冲击

    C. 地方割据势力迅速膨胀

    D. 专制制度名存实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

    A. 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 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

    C. 外交政策正逐步接轨国际规则

    D. 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人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这一条款( )

    A. 反映出美国户籍管理的混乱   B. 有利于保护黑人的合法权利

    C. 体现出美国对外扩张的野心   D. 创造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 都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B. 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C. 都体现了权力制约和平衡

    D. 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笠。汝则从,龟从,笠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笠,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下列最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 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

    B. 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

    C. 中国早期政治实行君主专制

    D. 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唐初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但后来借口李世民即位前曾任此职,唐朝便不再置尚书令,仅以副长官左右仆射领其事。唐代中央机构的这一变动反映出统治者的深意是(   )

    A.为了改变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B.力图保持三省长官之间权力的平衡

    C.竭力维护尊卑有序的封建等级秩序

    D.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学者指出,人类波澜壮阔而无可遏制地走着古雅典的道路,那样天然合理地选择了那一自身命运的形式。这是因为,惟有它符合人的自由本质!这揭示出古代雅典道路的普世价值在于

    A. 人民主权和人文主义精神   B. 公民享有充分广泛的自由

    C. 直接民主扩大了民众权利   D. 城邦利益至上的民族精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法学阶梯》评述罗马法:其债务的缔结仅需双方当事人同意的说法,是指债务缔结既不需要文书,也不需要与当事人在场,只需要进行该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同意即可。该评论的主旨是

    A. 所有权的转变需遵循一定仪式

    B. 契约原则是罗马法的核心原则

    C. 罗马法重视当事人之间的合意

    D. 罗马法中契约制度不关注形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以下是何顺果著《美国历史十五讲》中第三讲的目录

    其中的序号2.空白处的标题应该是

    A. 美利坚民族的初步形成与觉醒

    B. 由联合殖民地到邦联

    C. 制宪会议与国体之争

    D. 美国联邦制的结构和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俾斯麦宣称:“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为此,1883年,德国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对工资劳动者实行强制疾病保险,保险费的2/3由个人承担,1/3由雇主支付,一个工人缴纳的保险费很少,仅占每天工资的1.5%。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德国(  )

    A. 民主化程度提高   B. 注重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C. 用非暴力手段控制社会   D. 社会矛盾尖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从各省调兵25万增援东南沿海,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 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 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 清朝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武昌起义胜利后,当时有一《越风》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191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这是源于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易服”政策

    B. 剪发与否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C. 辛亥革命后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发生根本变化

    D. 民族、民权革命的目标已实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①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③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

    A. 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 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

    C.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

    D. 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工商业政策作出新的规定:“要用比较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在双方有利的条件下,欢迎他们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领土内投资,开设工厂与商店,保护他们生命财产之安全,尽可能的降低租税条件,以发展中国的经济。”中共中央改变工商业政策主要是基于( )

    A. 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开始调整   B. 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D. 发展苏堆埃共和国经济的需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延安地区延川县第三乡321户(部分)阶级成分表:

    据此可知当时

    A. 中国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B. 地主阶级在中国已经被消灭

    C. 边区政府注重革命根据地建设

    D. 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成效显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某重大战役形势图。该战役

    A.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B. 推动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C. 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对外战争的胜利以及统一帝国的建立,使得容克(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获得了合法统治权。当容克阶级的力量和声望如日中天时,我们很难想象在容克具有合法统治权的政府下所确定的政体会压缩这个阶级的利益,因而德国建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据此,德意志帝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 出于政治独立和争夺霸权的需要

    B. 兼顾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C. 具有民众认同与政治威权的基础

    D. 适应了德国政治民主化发展趋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认为秦灭周,得水德,尚黑,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遂成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材料本质上说明秦始皇

    A. 强调其统治的合法性

    B. 提倡君权神授的理论

    C. 信奉阴阳五行的学说

    D. 遵循以德治国的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共计划安排南方民主人士到哈尔滨居住一段时间,待大军渡江后再南下至北平。随后,“北上计划’’改为到吉林、长春、抚顺、鞍山、哈尔滨等地方去参观学习。“北上计划”的改变反映出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

    B. 解放战争开始进入了决战阶段

    C. 解放区社会发展的欣欣向荣

    D. 民主人士成为两党争夺的焦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既主选贤与能,为何不想出一神皇帝公选的制度来呢?这亦有它外在客现条件之在贵族政治下,皇位容易公选,小国寡民城市国家的皇帝,也易公选。中国自秦以后,却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社会上又没有特权贵族存在,散漫的一千几百个县行政单位,居民多数在农村,皇帝公选无法推行。有一个举国共戴长期世袭的元首,国家易趋安定。只求他不太作恶,利害两权,而容许一个世袭皇帝之存在,这不能说是全由于皇帝方面之压力,也不能说是全由于人民方面之奴性。这尽可有一个较近光明的看法,较近情理的说法。

    一钱穆 《国史新论》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未能确立皇帝公选制度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宋朝在宫城内设立中书门下,中书门下的长官在北宋前期称用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分散宰相的事权,増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宋神宗元丰官制改革,撤销中书门下,将其职权分归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以尚书左、右仆射各兼门下、中书侍郎为正宰相,再设门下、中书侍郎各一人,尚书左,右丞各一人为副宰相。宋朝设置枢密院,作为主管全国军政的最高机构。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其长官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等。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北宋前期称“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三部,其长官称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

    (2)有人认为宋期二府三司制昭示着宰相制度趋向衰落。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宰相地位和职权的哪些变化体现了这种趋势?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杷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行省制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起初多为列强强迫清政府所开,因此又被称为“条约口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开始自开商埠,一种新型的通商口岸由此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认为……五口同开,必将祸患中国更甚……李鸿章曾就《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甲午战败后,伍廷芳认为,中国不如主动打开国门,像日本那样全境开放,无论大小各国皆于通商,……应是“利多弊少”。

    材料二

    “……使皆由中国自辟商埠,则此疆彼界虽欲尺寸侵越而不能。今通商之地日益多,占地之谋日益甚,非自辟华市以清其限制,则官司隔膜无可稽查……大兴商埠,则商贾通而民不为病,厘捐撤而国不患民贫。”

    ﹣﹣维新志士陈炽《大兴商埠说》

    材料三

    1898年4月,清总理衙门相继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的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布“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著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通商开埠”认识的变化轨迹。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国人主张“自开商埠”的原因。

    (3)据材料二、三,概括维新志士与清廷主张“自开商埠”的相同意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与“条约口岸”本质上有何不同?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的发展历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古代中国逐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人对希腊民主制赞赏有加,对中国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则多持批评态度,尤其是实行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出现的腐败、暴政……。其实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能脱离其存在、演变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每种社会制度都有其合理一面,都在当时推动了本国社会发展,对东西方历史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制度选择与国情”的角度就古代中国和希腊政治制度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