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综合性学习 1 题,字词书写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名著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对比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对话,向爸爸阐明你对“尊重与服从”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语言得体。100字左右。

    “把你的房间整理了!”

    “我现在没有时间,10分钟后我约了同学打篮球。”

    “马上去整理你的房间,否则这个下午不准出去。”

    “可这是我的房间,不整理也不会影响任何人。”

    “你到底尊不尊重你爸爸?我对你说整理房间,你就得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段话,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每天与时间把盏交臂,一晃半个学期已飘shì(______)而过,不得不深深感kǎi(_________):时间最是公正而 lì sè (_______),你越是舍不得浪费时间,时间才越是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新时代,到处奏响着昂扬的旋律,风正劲,帆高 xuán(______),让我们珍惜时间去奋斗吧,时间就是光辉灿烂的未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经典诗文伴我行,请认真默写句子。

    吟李白的诗,“① 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感受到他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的温暖;与李益同登受降城,“②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听出征人思家怀乡的心声;随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④_____________ ”,领略到宏伟气象;听杜甫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交往,“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仿佛亲见大唐盛世;驻足江南,“枯藤老树昏鸦,⑦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到水乡风景;路过北固山,“⑧_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体悟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受教于孔子,“⑨ 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明白生活中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职称为“左迁”,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叫“迁客”。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令堂”是尊称自已的父亲,“家君”“家母”是谦称自己的母亲。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中的“匹夫”指的是普通的将士。

    D.古人常以“加冠”“而立”“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六十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2 题
  1. 下面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描写,请写出对应人物。

    A.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

    B.鬼卒和鬼王是红红绿绿的衣裳…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慨。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语段中A的“她”是_________,语段B中的“他”是的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给予海婴的教育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多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他自己生活在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对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

    一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

    请结合《五猖会》或者《二十四孝图》中一两件鲁迅先生“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的事,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拾荒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們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参照下面的表述,分别用两个四字短语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___,___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3.选择一个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4.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5.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总有“梅”好在等你

    (快讯速览)

    2019南京国际梅花节开幕捧出丰盛“文旅大餐”

    2月16日上午,2019年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开幕式”在南京国际会议大店举行。今年梅花节以“梅妆山水,花香金陵”为主题,活动从2月16日一直延续到3月15日。主会场位于南京钟山风景区内,背倚钟山,西面前湖和明城墙、北临明孝陵的梅花山景区。

    梅花节期间,市民游客在赏梅之余,还可以参观多个艺术展览并体验各类趣味文化活动。此外,景区还将推出赏梅定制游套整,带您与“梅”同乐:“花海漫步,云端揽胜”“花海畅玩,海底遨游”“梅林寻宝,全家总动员”等10条具有文化休闲、亲子欢乐、特色体验的旅游线路,带你畅玩钟山。

    (争奇斗艳)

    国内较知名梅花专类园植梅规模对比表

    园名

    植梅面积(公顷)

    品种数量(个)

    梅花数量(万株)

    南京梅花山

    102.2

    350

    3.5

    武汉东湖磨山梅园

    53.3

    320

    2

    无锡梅园

    54.1

    140

    1

    青岛梅园

    53.3

    130

    2

    上海淀山湖梅园

    12.7

    40

    0.5

    (赏梅指津)

    在梅花节活动期间,景区在主要交通路口、地铁口、购票口设置梅花节活动宣传指示牌,引导游客就近赏梅。并在双休日期间,设置6个志愿服务点,为游客提供义务咨询、文明劝导服务。景区还友情提示,国节庆期间,请大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景区,赏梅时不攀枝折花,不乱扔垃圾、做文明的梅客。

    现代环境美学的研究提出,人的美感经验有三个层次:感觉价值、形式价值和联想价值。大数据显示,南京国际梅花节游客对梅花的审美特性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感觉价值方面,如花形美、花色美、树形美和香味美。对梅花形式价值的体会较弱,选择较多的是与山石水景組合美,对与屋宇楼阁映衬美和与雪月映衬美的关注较少。除此之外,在联想价值方面,选择意境美的游客较多,而选择品德美的游客极少。

    (科学探究)

    不少人一直误以为梅花与蜡梅是同种植物,其实不然!植物专家针对两者的区别,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一是科属不同: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而梅花则是蔷薇科杏属。二是株型不同:蜡梅为灌木,枝丛生,高2~4米;而梅花则偶见灌木,多为小乔木,高4~10米。三是枝条不同:蜡梅均为直技;而梅花除有直枝外,还有垂枝、扭曲枝。四是叶片不同,蜡梅叶对生,无齿;而梅花叶互生,有细锐锯齿。五是花期不同:蜡梅花期一般要比梅花早数月。六是花色不同:蜡梅花以黄色为主;而梅花则有白、粉、深红、紫红等颜色,甚至还有双色,唯独没有黄色。七是花香不同:梅花是暗香,香味较淡;蜡梅是清香,香味较浓。

    专家还表示,因为蜡梅大多会在腊月开,所以常被误写为“腊梅”。但“虫”字旁的写法,古代文献早有记载。

    1.结合(快讯速览)(争奇斗艳)两则材料,说说南京梅花节吸引游客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赏梅指津)内容,说说3月初去梅花山赏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下列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梅花节期间,游客们每天都能享受到由景区志服务点提供的义务咨询等服务。

    B.梅花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白色、粉色、黄色、深红色、紫红色等,甚至还有双色的。

    C.2019南京国际梅花节以“梅妆山水 花香金陵”为主题,会期近一个月,主会场位于钟山风景区内。

    D.蜡梅与腊梅不冋,蜡梅不是梅花,腊梅才是梅花,人们常把“蜡”误写成“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江南旅情

    唐  祖咏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所展现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对比阅读 共 1 题
  1. [甲]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①。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②!”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③。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④。

    《世说新语任诞篇》

    (注释):①刘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性好酒。病酒:饮酒沉醉,醒后困乏如病,叫病酒。②捐:舍弃;倒掉。摄生:养生。③一斛:十斗。酲(chéng):酒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状态。④隗(wéi):醉倒

    [乙]_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辉衣,诸君何为入我褌中①!”

    《世说新语任诞篇》

    (注释):①褌(kūn):裤子

    [丙]晋人多饮酒,至于沉醉,未必真在乎酒。盖时方艰难,惟托于酒,可以疏远世故而已。陈平、曹参以来,已用此策…传至刘伶之徒,遂欲全然用此,以为保身之计......饮者未必剧饮,醉者未必真醉耳!

    1.辨析文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6分

    (1)引酒进肉(__________)           下车引之(_________)

    (2)隗然已醉矣(________)         不以为然(_________)

    (3)我以天地为栋宇(_______)      可以为师矣(__________)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天 生 刘 伶 以 酒 为 名一 饮 一 斛 五 斗 解 酲

    3.请用现代汉话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

    (2)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4.请代入情镜,根据你对上文的理解,补全下列对话。

    南朝时期,临川王刘义庆喜欢举办文人聚会,身边聚集了大量文人雅士,形成了一个“朋友圈”。文人聚会时,少不了聊聊身边的新鲜事,这一天,有人讲到了刘伶醉酒脱衣裸形于屋中的趣事。一人说刘伶这是饮酒过度神志不清了,你反驳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活的潮水推着我们向前、时间的流逝令一切不重来,我们经历的每一刻都不能重复,这造就了不能复制的美好,也带来了难以弥补的遗憾,假如我们可以回到过去,那么你想回到过去的哪一个时刻?

    请以“回到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