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太原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 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 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 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 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 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A.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 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 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 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 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 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题文)宗法制将“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是(   )

    A.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障国王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系

    B. 以家族的分配制度保障各级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

    C. 以血缘亲疏关系来确立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保障了国家内部的稳定

    D. 以宗法制保障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从而稳定各级贵族的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0年,北京大学率先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以此来招收一些“特殊”人才。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与古代哪一选官制度相似(   )

    A. 征辟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察举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时至今日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 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 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 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 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 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 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C. 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公元前651年,齐国国君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在盟辞中,有“诛不孝.无得更易太子.不许以妾为嫡妻.不得私自分封国邑”等条文。这件史实不能说明 (   )

    A. 当时社会发生着重大变革   B. 当时宗法制受到破坏

    C. 需要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D. 要求妻妾平等维护家庭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面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由此可见(  )

    A. 雅典的农业十分落后   B. 雅典盛行军国主义

    C. 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D. 财力限制了雅典人的民主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世纪末西方各国民主政治各具特色,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英国首相与国王权力相当   B. 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权力大于国王

    C. 美国总统由民主选举产生   D. 德意志宰相代替皇帝行使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火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B.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此句体现国人的追求是(   )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B. 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华

    C.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 用民主和科学改造社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宣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 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 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 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题文)《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A. 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 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 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 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一份政治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宣布:“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这份宣言体现了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国共合作   C. 反封建,求统一   D. 和平建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

    A. 北伐战争的胜利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解放战争的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题文)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 三大战役的胜利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砍头。”这段话表明中共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

    A. 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两党分歧   B. 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C. 改组国民政府,争取和平民主   D. 妥协退让,维护国共合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题文)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奇迹” 的是(   )

    A.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B. 淮海战役的胜利

    C. 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D. 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五 “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请回答:

    (1)有人据材料一认为,唐朝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对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结果的差异。

    (3)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和西方世界在“选举”上的根本差别以及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欧洲历史》

    材料二:17,18世纪,欧美国家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但是同一时期,我们中国依旧在传统社会踯镯徘徊,直到20世纪初武昌首义后,民主革命才在欧美影响下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站起来后的中国人更是走出了另一条不一样的民主建设之路。——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荏苒三十年》林伯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代雅典民主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何不足之处?

    (2)17世纪以来,欧美国家逐步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其核心是议会,方式是选举。请你写出法国、德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文献和政体形式

    (3)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为什么不容低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当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开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及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的原因。为什么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3)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