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7 题,论述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 宣扬民本思想

    B. 主张重构秩序

    C. 追求仁政德治

    D. 肯定汤武革命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7 题
  1. 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廷的上述做法(  )

    A. 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B. 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

    C. 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

    D. 客观上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空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

    A.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B.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C.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D.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首次作为全国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隶书

    D. 小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题文)明清之际,我国文学成就斐然,涌现出大量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作,如《西厢记》、《牡丹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西游记》、《红楼梦》等。对此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社会普遍开展个性解放运动

    B.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倾向

    C. 专制下思想解放的理想诉求

    D. 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题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解为:“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达到“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的效果。这表明儒家的“无为”

    A. 植根于道家的无为思想

    B. 与道家的实施路径相同

    C. 始终以百姓的利益为重

    D. 要求君主作为道德典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 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 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4月)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在文化上行动。”材料中的国人在器物上感觉不足后的想法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维新变法

    C. 民主共和

    D. 民主、科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孙中山

    D. 康有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说明洋务派主张

    A. “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B. “师夷长技以自强”

    C. “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递”

    D.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明末清初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命题,臂如“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知古必先通今”、“史书之作,签往所以训今”。这反映了三大思想家

    A. 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B. 呼吁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

    C. 仍然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

    D. 力图深刻反思明亡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国古代文明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文中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主要是指

    A. 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B. 中国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C. 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

    D. 中国的古代发明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塑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据材料可知

    A. 都在科学领域具有突破性

    B.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 “西学东渐”历程开启

    D.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孙中山“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三大政策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 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 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C. 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D. 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宋史》记载:徽宗宣和三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明代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讲述北宋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新型史料介入有助于厘清历史事实

    B. 古代史家扬善抑恶的传统影响历史解释

    C.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

    D. 不同的史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史学家认为构成史学的三要素是“史实”、“史论”、“史识”。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流派纷呈,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 韩非子“法不阿贵”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

    C. 对诸子百家思想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实现其古为今用

    D.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孔子曾提及如下观点:“凡人立志于仁就要以得到仁,但是每日每时都不违背仁,即在圣贤也不易做到。”鉴于此,宋明理学家提出

    A. 发明本心   B. 格物致知

    C. 致良知   D. 知行合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

    A. 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B. 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

    C. 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D. 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晚清名人黄遵宪曾说“近年以来,民权自由之说遍海内外,其势长驱直进,不可遏止,而或唱革命,或称类族,或主分治,亦嚣嚣然盈于耳矣。而仆仍欲奉王权以开民智,分官权以保民生,及其成功则君权民权两得其平。”由此推论,黄的思想主张是

    A. 中体西用

    B. 君主专制

    C. 君主立宪

    D. 民主共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某一美术流派的艺术家们“……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一美术流派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表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

    类别

    士族

    小姓

    寒族

    人数总计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进士

    589

    71.0

    109

    13.1

    132

    15.9

    830

    明经

    81

    63.3

    18

    14.0

    29

    22.7

    128

    制科

    88

    65.7

    10

    7.4

    36

    26.9

    134

    据此可知唐代

    A. 士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B. 士族进步垄断仕途

    C. 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

    D. 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主要表现在

    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

    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

    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唐代某书法家其书宽博正大、雄强遒劲,运笔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中,被书论家认为是“法度备存而端劲庄持”和唐人重气象、求气势的典范——楷书宽绰开张、雄浑丰厚、有浩大气势,行书壮美豪放、挥洒遒劲、有叱诧气概。该书法家是

    A. 欧阳询

    B. 王羲之

    C. 赵孟頫

    D. 颜真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A. 文学艺术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 京剧艺人对剧种的改造是京剧发展的根本原因

    C. 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京剧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D. 文学艺术在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毛泽东说:“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与此诗句相关的思想是

    A. 孔孟之学

    B. 程朱理学

    C. 明清之际的新思潮

    D. 阳明心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表3

    卖炭翁作者:白居易(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复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望海潮作者:柳永(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为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音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提取表3中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可以从唯物史观角度,也可以从其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时期城市经济或文学发展状况加以说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本师异道,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司,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及其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是古代希腊社会空前繁荣的时代。这为人们思想的解放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使人们能够站在新的高度,在理论思维领域里,对人类自身的力量,对人在自然界和神灵面前的地位,对现存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等进行新的探索,从而把人本思想从初期形态推进到一个较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新阶段。对人本思想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应首推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突破了自然哲学的框架,提出了他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李丽《古希腊人本思想的变现及其历史演变》

    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的典型态度是否定中世纪。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统治着全部文化,神是宇宙的中心,排斥理性思维,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只能通过禁欲修行,寄希望于死后的“来世”。随着中世纪后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了打破思想禁锢对生产力的约束,人文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个体意识的觉醒及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展开,渗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阶级精神,但又超越了它的局限。

    ——张莉《浅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三  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四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群勇于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分子的运动。……既然艾萨克·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自然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那些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

    ——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五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人本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古希腊时期的人本思想的本质差异。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知识分子们批判锋芒直指的对象。孟德斯鸠“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代表性思想成果是什么?

    (5)概括材料五的基本观点并指出他们的共同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