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1 题
  1.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出:“数罟(细而密的渔网)不入洿池(池塘),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据此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子时代的人地关系表现为人类适应自然

    B. “数罟不入洿池”体现了持续性原则

    C. “鱼鳖不可胜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D. 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定会“不可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鸟类有候鸟和留鸟之分,终年生活在同一个地区的鸟称为留鸟,随季节而迁徙的鸟称为候鸟。候鸟又有夏候鸟与冬候鸟之分,夏候鸟是春季飞来观测地度夏繁殖,深秋又飞往原地越冬,至次年春季又飞临该地繁殖的鸟类。冬候鸟是秋季飞来观测地越冬,次年春季飞往原地繁殖,待幼鸟长大后,至次年秋季又飞临该地越冬的鸟类。右图示意某山地鸟类居留类型与海拔梯度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除观测地外,与夏候鸟的另一栖居地相比,冬候鸟的另一栖居地

    A. 位置偏北 B. 昼长更长 C. 气温更低 D. 降水偏少

    2.海拔200米左右的鸟类种数比海拔500米处少,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食物来源少 B. 受人类的影响大

    C. 气候湿热 D. 光照少,孵化条件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地面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的大气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下图是北京市大气中CO2的浓度年变化(a)及4月日均变化(b)示意图。

    回答下面各题。

    1.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A. 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CO2少

    B. 气候寒冷,降水少,CO2稀释少

    C. 季风受地形的阻挡,CO2扩散慢

    D. 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增加

    2.关于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一天中出现在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

    B. 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C. 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

    D. 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灰水足迹是以自然界现有水质标准为基准,将一定的污染物负荷吸收消化所需的淡水体积。下图为1998—2013年全国灰水足迹各类结构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由图可知,1998年到2006年间,全国灰水足迹的变化趋势为(  )

    A. 持续下降 B. 持续上升

    C. 先下降后上升 D. 先上升后下降

    2.农业灰水足迹在2006年到2007年的变化可能是由于(  )

    A. 农业结构的调整 B. 国家政策的实施

    C. 自然灾害的影响 D. 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3.针对当前我国灰水足迹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将灰水足迹较大的工业企业转移到水资源充足的东部

    ②推广畜禽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

    ③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改进灌溉技术

    ④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对水价和污水处理费进行调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通常,底层海水pH高于表层海水,远海表层海水pH高于近海表层海水。据海洋监测研究表明,表层海水pH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图为2000年以来山东省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2000年以来,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 上升 B. 下降

    C. 先上升,后下降 D. 先下降,后上升

    2.造成2000年以来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入海径流带来大量污染物

    B. 陆风不断增强,导致海水上泛

    C. 海水温度升高,浮游植物增多

    D. 海风不断增强,远海海水流入近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我国某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A. 产业结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

    B. 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C. 技术协作带来了企业间的集聚,从而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D. 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间的联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中模式甲、乙为我国某地两种不同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比较两种生产模式(  )

    A. 甲—产品附加值更高 B. 乙—农产品种类更多

    C. 甲—受市场影响更大 D. 乙—生产规模更大

    2.图中两种生产模式均可(  )

    ①实现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

    ②体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

    ③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

    ④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曾拥有亚洲第一大造纸企业,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环保、水源、原料(林木)等问题。引进山东泉林纸业后,依托技术创新,构建新型生产模式(如下图)。该生产模式(  )

    A. 污水处理后又用于生产,增加了能源供给

    B. 秸秆造纸减少了林木采伐,利于生态保护

    C. 废液提取制造有机肥还田,减轻大气污染

    D. 延长纸品加工产业链,带动印刷产业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下面各题。

    1.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  )

    A. 改善环境质量

    B. 人类与环境统一

    C.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 物质资料生产

    2.结合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 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 人类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类的任务

    D. 人类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3.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任务是(  )

    A. 控制人口规模

    B. 转变发展模式

    C.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 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近年来,我国山西、内蒙古等能源输出地逐步用电力输出代替煤炭输出。沿海输入地鼓励用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输入地鼓励居民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主要目的是(  )

    A. 改善大气环境 B. 缓解交通拥堵

    C. 减轻噪声污染 D. 减少交通事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COD(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污染的重要指标,COD浓度越高,水体污染越严重。下图为地中海气候区三监测站年平均COD图,河流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市,该河段上下游附近无其他城市,乙为排污口监测站,甲、丙为该河段监测站。

    完成下面各题。

    1.关于图示河段河流的流向及判断理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流向甲 河流自净导致浓度降低

    B. 丙流向甲 河流自净导致浓度降低

    C. 甲流向丙 城市排污导致浓度增加

    D. 丙流向甲 城市排污导致浓度增加

    2.若排放量不变,丙监测站COD的季节变化及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夏季浓度高 蒸发大 B. 夏季浓度低 流量大

    C. 冬季浓度高 蒸发小 D. 冬季浓度低 流量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木材是人类主要的生产与生活资料,主要取自森林资源。我国是一个森林覆盖率不高的国家,由于森林资源的短缺,许多木材制品已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但其环境效益不佳。鉴于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下图示意我国某国有林场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1)与传统林业比较,说明林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优点。

    (2)分析许多木材制品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请就该国有林场林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下图)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甲湖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和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

    (1)遥感监测显示,甲湖蓝藻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说明其原因。

    (2)调查表明,在农业社会甲湖蓝藻水华往往发生在洪水年份,推测其可能原因。

    (3)说明甲湖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9月3日,广西崇左市市长信箱收到一封网民来信:这几年,我市在大力发展桉树种植,虽然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经济见效快,但危害更严重。种植桉树导致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地肥力下降、水质恶化、原有植被无法存活、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老百姓都说它是“抽水机”“耗肥机”“毒树”和“生态杀手”!希望政府能多为子孙后代考虑,好好管理一下吧!

    市长回复:感谢您对我市发展的关注!就您反映的问题,现答复如下:专家研究表明,桉树没有毒性,其单位重量干物质合成所需水量远小于针叶林、黄檀、相思等树种,肥力消耗也小于玉米、咖啡等农作物。我市桉树种植有如下误区:(1)每亩植株多在300棵以上(推荐每亩100棵左右);(2)砍伐周期3~4年(巴西约7~8年);(3)大量使用除草剂去除林下“杂灌木”;(4)“炼山”:砍伐后放火烧山。所以,我市一些地方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桉树之过,通过合理种植是可以避免的。另外,我市贫困地区较多,利用桉树发展相关产业(如木材加工、造纸等),对我市扶贫工作开展有重要意义。

                   

    (1)分析过去崇左市桉树种植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2)试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为崇左市桉树的合理种植提出建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青海省图(图甲)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海省B地区牧场牧草变化表(数字越大,牧草质量越差)。

    材料二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并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1)图甲中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草场退化,据表说明该问题的具体表现,并简述该地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在各循环经济工业园中,通过清洁生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说明该模式的主要效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