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1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吕思勉先生曾把中国古代分为三个阶段: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他的划分依据是(   )

    A.五大社会形态理论  B.社会组织形式  C.社会经济形态    D.社会意识形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拔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事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 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这场革命不是反对路易十六,而是反对令这个民族深恶痛绝的专制政府原则。”其意味着(   )

    A.对暴君的仇恨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特征

    B.处死国王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最重要的成果

    C.推翻暴政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共同愿望

    D.消灭专制制度等级制度追求民主是革命的目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由它协同国王的批准按照下面所定的方式行使之。”该材料反映出(   )

    ①分权原则 ②主权在民 ③代议制原则 ④君主制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材料中的“三种势力”不包括(   )

    A.外国资本主义    B.洋务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   D.自然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人将五四运动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捍卫国家主权而不排外的群众运动。”这一评价表明(   )

    A.五四运动是对义和团运动的继承     B.科学理性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内除国贼”成为最为迫切的呼声   D.是一场组织严密的民众爱国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对于近代化与社会转型,日本福泽谕吉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学,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政治革命—新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自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该段文告颁布于(   )

    A.五四运动期间    B.国民大革命期间

    C.北伐战争结束后  D.全面抗战爆发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40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其目的是(   )

    A.强化中日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物资交流   B.有步骤的在占领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C.以日本的本土经济带动东亚经济发展   D.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 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中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 20 批,其中有 119 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 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50年12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卸前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并针对中国,特别把香港、澳门也列入禁令适用地区。1954年12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出台,规定美国“维持并发展”台湾的武装力量。面对这一形势,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包括(   )

    ①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②中苏双方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贯彻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④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    )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 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 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 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 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等认为中国宋代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有(   )

    ①街市制度取代坊市制度  ②政府取消夜市禁令  ③海外贸易兴起  ④纸币的流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新航路的开辟带动了物种的交流,传入中国、非洲等地的美洲独有物种中除甘薯、土豆、辣椒、花生等之外,还有(   )

    A.棉花      B.玉米      C.小麦       D.橄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6到19世纪的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于西欧国家而言是(   )

    ①传统的农耕经济走向最后辉煌 ②国际贸易快速发展世界市场形成

    ③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 ④人类生存基础由农业向工业转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图是乾隆十五年清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请判断它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国人的海外活动    B.鼓励国人出海贸易

    C.限制国人的海外活动    D.打击倭寇,保护海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位同学在某经济类的书籍中发现如下表格。表格中的数据应是四个地区的(   )

    A.茶叶生产总值  B.白银的贮存总量  C.罂粟的产量统计  D.煤炭生产总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   )

    16世纪的手工工场         19世纪的机器工厂          20世纪的跨国公司

    ①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②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③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④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6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6分)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4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17分)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10分)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7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世纪以来,世界各地联系越来越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稍后,大西洋西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

    材料二 在19世纪50至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材料三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l9%,美国l2%,德国l3%,法国9%。从1870年至l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材料四 世界贸易指数和世界贸易总额

    年份

    世界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

    (单位:10亿法郎)

    1880

    36

    68.8

    1890

    49

    94.2

    1900

    68

    118.2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1)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