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单选题 7 题,填空题 8 题,简答题 1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7 题
  1. 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弹奏吉他时,琴弦振动发出美妙的乐音,用手掌按住琴弦就听不到琴音了,这是因为

    A. 琴弦发出的声音全被手吸收了

    B. 琴弦发出的声音被手掌挡住无法听到

    C. 琴弦被按住之后停止振动不再发出声音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A. 铁管、水、空气

    B. 水、空气、铁管

    C. 空气、水、铁管

    D. 水、铁管、空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3分)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是最合理的?(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 在教室周围植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文娱委员引领大家唱歌时,发音太高了唱不下去,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A. 速度

    B. 响度

    C. 音色

    D. 音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A. 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 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 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 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C. 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快

    D. 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8 题
  1. 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的声音不一定沿直线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弯到温度低,密度大的上方.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________、密度________的路径;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向________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3)赤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楚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________拐弯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吹气球的时候一不小心会把气球吹破,这时会听到很响的“啪”的一声,对于产生很响的“啪”声的原因,小华有以下的猜想:

    猜想A:这是由于气球被吹破时引起空气急剧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猜想B:这是由于橡胶这种材料破裂时发出的声音.

    (1)你支持________ (猜想A/猜想B).

    (2)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音乐晚会上,吉他选手用力拨琴弦时,琴弦的振幅较大,发出的声音 ______ 较大;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 ______ 响度大, ______  的音调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________20Hz(选填“低于”、“高于”).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在”512汶川地震”时,相隔很远的不少市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与这种声波有关,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________声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响鼓需要重锤敲”这说明声源的________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物理课上,我们用图所示的方法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做 ______ ,如果我们想证明用手指甲轻敲的桌面也在振动,最好的做法是 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如图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介质

    v(m/s)

    介质

    v(m/s)

    水(5℃)

    1450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音乐会上各种乐器奏出了美妙的音乐.结束后,小超和小菲都知道了乐器改变发出声音音调的方法,可是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发生了改变?

    (1)请你根据上图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做一个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超的做法是:首先拿一把吉他,观察吉他上的各琴弦有什么不同.他发现各琴弦的粗细不同,当他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后,发现声音的音调不同.然后,他又转动吉他上的旋钮以拧紧或放松琴弦,结果,他发现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最后,小超又用手指按在同一根琴弦上的不同位置,以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短,结果,他发现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调又改变了.

    分析与论证: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有关.

    (3)小菲的做法是:找音乐老师借了一支笛子,经过反复实验后,她发现笛子是靠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当用手指按住笛子上不同位置的孔,就能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请你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然后回答:

    ①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______,音调越高;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______,音调越高;在弦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弦越______,音调越高.

    ②在吹响笛子时,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越长,它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选填“高”或“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华是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文艺演出时小华发现坐在前排听的声音比后排响.体育运动会时远处的同学为他加油,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喊话听得声音比平时响.小华针对以上两个情景进行了思考,听到声音的响度大小和 A: 距离声源远近; B: 声音集中传播有关.

    (1)医院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清晰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是以上两个因素中 _____(填“A”或“B”)的应用.

    (2)为了具体验证这两个因素,小华准备通过实验来完成,在音叉、闹钟两者中应选_______作为声源

    (3)小华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组合完成实验.

    A.使闹钟铃声响起,手不做喇叭状,在3米处听铃声大小

    B. 使闹钟铃声响起,手做喇叭状,在6米处听铃声大小

    C. 使闹钟铃声响起,手不做喇叭状,在6米处听铃声大小

    若小华验证声音响度大小和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选择操作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若小华验证声音响度大小和声音集中传播有关,选择操作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校组织春游,他们来到了一个山谷里,一个物理老师站在山谷叫中间的位置叫了一声2s后,他听到了第一次回声,5s后他听到了第二次回声,求他离山谷两边的距离.(v声=340m/s)(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第一次测定铸铁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这是怎么回事?若管长931 m,两次响声间隔2.5 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求铸铁中的声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kHz到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