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书写 1 题,其他题 3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书写 共 1 题
  1. “梅花香自苦寒来”。字如名片,而好字要靠刻苦坚持才能“炼”成。请你在答题时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3 题
  1. 给下面选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我们的校园,充满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美。行道树zhù( ▲ )立在春夏四季,

    níng( ▲ )望着莘莘学子出入校门,似在告jiè( ▲ )学子:孜孜求索,学无止境。蜂蝶从繁花嫩叶间飞来,qī( ▲ )息于琅琅书声里;云彩从晨曦皓月中游过,钦慕于骄人佳绩。我们无数次徜徉于花坛操场,几多回仰望星空,不禁轻喃:多美的校园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已用横线标出,请加以改正。(4分)

    “阅读名著,感受经典。”①我们的语文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阅读兴趣,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经常让我们阅读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并让我们体会到了冰心的诗句,是那样简朴,但是每一个字眼都蕴含着那样深的含义,许多诗句还透露着对母爱的深深赞誉。②我们不仅掌握了学科知识,也陶冶了阅读的兴趣

    (1)第①句,修改意见: (2分)

    (2)第②句,修改意见: (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语文综合性学习。(7分)

    (1)“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完成下面这张“新词卡片”。(3分)

    【给 力】

    【例】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各班啦啦队太给力了!

    【例】学校政教处实施垃圾不落地的举措很给力。

    【例】又一次月考开始了,同学们要给力啊!

    (2)【文明在学校】学校团委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为校阅览室和洗碗池各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每句字数不超过15个)。(4分)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①阅览室——

    ②洗碗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8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2)________ ,风正一帆悬。

    (3)________ ,志在千里。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

    (5)子曰:“岁寒,________

    (6)________ ,一山放过一山拦。

    (7)《钱塘湖春行》中以动物的活动表明早春季节的诗句是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手帕(13分)

    甘玲珑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3分)

    2..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谈谈母亲的性格。(3分)

    3..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4..你对"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氦—3——人类未来的新能源  (14分)

    ①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

    ②氦—3是氦的同位素,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有着许多特殊的性质。根据稀释制冷理论,当氦—3和氦—4以一定的比例相混合后,温度可以降低到无限接近绝对零度。在温度达到2.18k以下的时候,液体状态的氦—3还会出现“超流”现象,即没有粘滞性,它甚至可以从盛放的杯子中“爬”出去。然而,当前氦—3最被人重视的特性还是它作为能源的潜力。氦—3可以和氢的同位素氘发生核聚变反应,但是与一般的核聚变反应不同,氦—3在聚变过程中不产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既环保又安全。但是地球上氦—3的储量总共不超过几百公斤,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科学家发现,虽然地球上氦—3的储量非常少,但是在月球上,它的储量却是非常可观的。

    氦大部分集中在颗粒小于50微米的富含钛铁矿的月壤中,估计整个月球可提供71.5万吨氦—3。这些氦—3所能产生的电能,相当于1985年美国发电量的4万倍,考虑到月壤的开采、排气、同位素分离和运回地球的成本,氦—3的能源偿还比估计可达250。这个偿还比和铀235生产核燃料(偿还比约20)及地球上煤矿开采(偿还比约16)相比,是相当有利的。此外,从月壤中提取1吨氦—3,还可以得到约6300吨的氢、70吨的氦和1600吨碳。这些副产品对维持月球永久基地来说,也是必需的。俄罗斯科学家加利莫夫认为,每年人类只需发射只到3艘载重100吨的宇宙飞船,从月球上运回的氦—3即可供全人类作为替代能源使用1年,而它的运输费用只相当于目前核能发电的几十分之一。据加利莫夫介绍,如果人类目前就开始着手实从月球开采氦—3的计划,大约30年到40年后,人类将实现月球氦—3的实地开采并将其运回地面,该计划总的费用将在2500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之间。

    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包括中国、以色列、日本、印度等国家在内,人类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高潮,在这次探月高潮中,氦—3成为世人瞩目的目标。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的探月仪嚣于2004年4月开始初样研制,其中探测月球土壤厚度与元素含量是该探月仪器工作的重要内容。氦—3作为最有潜力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重要课题。

    (选自《新华文摘》,有改动)

    1..为什么说“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3分)

    2..本文作者在《神奇的氦—3》一文中曾说:“科学家通过分析从月球上带来来的月壤样品估算,在上亿年的时间里,太阳风为月球带去大约5亿吨氦—3。”这与本文第③段开头画线句所介绍的内容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3..文中大量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试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

    A.氦—3是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氦的同位素(元素),同时它也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物质)。

    B.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氦—3,在其聚变过程中不易产生中子并且放射性小,所以它将是一种环保型的新能源。

    C.从月壤中提取氦—3所得到的副产品可以满足月球永久基地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D.由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发射的探月仪器目前已进入对月球土壤厚度与元素含量的初步探测阶段。

    5..假若某年后由我国发射的宇宙飞船将氦—3成功运回地面,请你根据本文介绍,用上“月球”“氦—3”“科学家”三个词语(可不考虑先后顺序)写一段话,代表中学生向从事开发利用氦—3能源的科学家表示祝贺或感谢。(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江畔独步寻花  (5分)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茂?(2分)

    2.、诗的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山市》  (12分)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故又名“鬼市”云。

    1.、解释划线词语义。(4分)、

    ①、数年不一见 (        )    ②、层层数  (        )

    ③、城市依稀而已  (        )    ④、见山上人烟市(        )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按音节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然数年恒/不一见。

    B、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C、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D、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4.、这个故事选自《              》,作者是________朝的文学家________ 。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________。(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30分)

    渴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迫切的要求或追求”。迈进初中大门,面对着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伙伴,新的学业任务,你心中肯定有话想对某个人倾诉。现在给你一个机会,请以“我渴望 ________”为题,一吐你的心声。

    要求: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理解、自由、长大、成功、飞翔、友谊、尊重”等等,力求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