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 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人们坐在家中看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六国的欧洲无疑是不完整的。西部还有重要的空白。向东则遇到“铁幕”这一障碍,它后面实际上正在形成另一个共同市场,即C.0.M.E.C.0.N.。据此,可以推断出C.0.M.E.C.O.N.是指(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后汉书·郑玄传》称:“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中国古代这种兴办私学的形式,开始于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经济的繁荣 B.文学艺术的兴盛

    C.政治的清明 D.社会风气的开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材料中措施起到的作用是

    A.巩固了边疆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然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这段材料反映的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张骞出使西域

    C.文景之治 D.开通海上丝绸之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还记载了很多农谚如“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求”。这反映了农业生产

    A.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B.要重视选育良种

    C.要因时因地制宜 D.要改进生产技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反映出当时汴京的繁华。出现这种繁华的原因是

    A.造船业发达 B.制瓷业发达

    C.民族政权并立 D.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收录于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台湾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去年今日割台湾” 的这一条约

    A.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刺激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19年5月,益都城里开展了抵制日货运动,各商号纷纷响应;6月,安丘县学、商界成立“抗日救国会”“抵制日货检查团”等组织,查毁日货。这说明五四运动

    A.商人是运动的领导者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D.目的是要抵制经济侵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

    A.湖北新军和武昌起义 B.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C.国民革命军和北伐战争 D.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64年,董必武同志来到南方某地,赋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同志重游的地方是

    A.浙江嘉兴 B.江西瑞金 C.贵州遵义 D.湖北武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大众日报》于1939年11月3日发表了题为《庆祝临朐大胜利》的社论,誉称五井战役“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是“山东抗日两年来的最模范的胜利战斗”。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是

    A.许世友 B.马保三 C.王尽美 D.彭德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聂荣臻在答《抗敌报》记者问时指出,这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聂荣臻评价的这一战役的“辉煌战果”是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电视剧《大转折》中,刘伯承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说:“我们要渡过黄泛区,目标大别山!”邓小平感慨道:“这是大转折啊,革命就要胜利了!”邓小平所说的“大转折”

    A.粉碎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D.结束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解放”一词在不同时期含义不同,如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后一种解放侧重于

    A.民主政治的建设 B.人民思想的解放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71年10月,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激动心情难以抑制仰天大笑。被记者拍下。纽约某报对乔冠华这一笑也倍加赞赏,称他为“大国家的人物”,题目就叫《乔的笑》。令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A.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B.尼克松总统访华

    C.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D.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査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 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 ……”。材料表明该法典( )

    A.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B.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C.对债务关系有明确规定 D.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这三份文献

    A.开启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中的重要成员霍普金斯说:“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调整农业政策 D.实行“以工代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美国政府宣布,从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6月1日起对从美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进行反制。中美之间的贸易额出现下降。这表明

    A.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关税普遍降低 B.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全球化进程 D.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中国的政治制度历经变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侯国的内政几乎完全自主。而王室开国初年的武威过去以后,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也成了具文,尽不尽听凭诸侯的喜欢罢了。

    ——摘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与秦朝的郡县相比,诸侯国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诸侯应对周王室尽哪些义务?

    材料二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物权》

    (2)据材料二,韩非子在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上有哪些观点?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为了进一步削弱封国势力,主父偃向武帝建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武帝采纳他的建议。王国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削夺一百零六个列侯的爵位。其余列侯因各种原因失爵的还有不少。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3)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四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他采取上述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进行了不懈奋斗。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1)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方式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史学家认为这一事件的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你是怎样理解的?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浑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

    (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 材料二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是什么?

    材料三  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从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人民解放军发动的战略决战的巨大影响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四 1978年,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1978年我省的某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底以后,该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4)材料四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我省的某村”开始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具体措施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美国是一个年轻而又强大的国家,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后,美利坚合众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民族国家出现在舞台上。战后成立的邦联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各州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等,在中央政府的权力受到严重限制的前提下,各州实质上就是独立国家。邦联在处理战后经济恢复、国家政权建设等方面软弱无力,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

    (1)材料一中使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民族国家出现在舞台上”的战争是什么? 据材料概括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原因。

    材料二  南北战争首先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了统一……第二,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不同的政治文化,所以宣布废除奴隶制以后,经济联邦制获得了统一。……第三,内战使联邦政府产生了很大的力量,开始建立出一个以国家、以联邦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形态。

    ——摘编自《大国崛起》

    (2)材料二中“废除奴隶制”的法律文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据材料指出,南北战争对美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和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3)材料三中“不应消灭”和“改进和补充”分别指什么?(摘抄材料原文不给分)

    (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美国崛起的成功经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