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都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方案。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道德救世和制度救世。下列主张能够体现制度救世的是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C.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史料来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划线部分

    A.记录了秦朝焚书事件 B.批判了秦朝焚书的暴行

    C.为秦朝焚书进行辩护 D.分析了秦朝焚书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说:中国古代君主基于权力集中和提高行政效率,不断调整中央辅政制度。下列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①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宋太祖建立二府三司制

    ③元世祖设立行省制度  ④雍正帝在宫内设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清时期,那些在小说中同情、肯定商贾的文人往往有着科场失意、沉沦下层的特殊经历,多数居庙堂之高的士大夫、处江湖之远的真隐士仍在诗文中表现出轻商贱商的固有观念。这反映当时

    A.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社会 B.社会等级秩序在不断强化

    C.小说因其适应没落文人需求而盛行 D.传统文人阶层的观念分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95年4月,清朝某位大臣宣称:“中国苟能发愤自强,除吏政、礼政、刑政暂不更动外,户政、兵政、工政必须变法……夫殷忧启圣,国家转弱为强,中兴在此。”由此判断此人最有可能属于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谭嗣同率先在湖南建立算学会,随后又出现了上海医学善会、广州农学会、浙江化学公会等,自然科学方面基本上是“有一学即一会”。学会的具体措施,包括广开人才、译印图书、科学实验、设立学堂等。上述活动

    A.推动了西方技术开始传入中国

    B.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C.有利于传播近代科学和启发民智

    D.充分激发了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以下是《1895—1913年华资企业数及其创办资本表》,该表反映了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状况。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企业数

    创办资本(1000中国元)

    内地华资企业

    229

    33158

    通商口岸华资企业

    239

    65057

    A.内地是全国经济发展重心 B.通商口岸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更深

    C.民族企业发展受一战影响 D.内地民族企业更易受外资企业的排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19年9月5日的《益世报》刊登了中国芢丹(夏季防暑的中药)的广告词:“环球各国皆以商战为强国富民之本,我国积弱已到极点,推原其故,皆有国货之不振,舆至使利权之外溢,药业一门尤为特甚,方今洋药通行我国,皆有望我同胞须知我国药材天然地道为全球所未有。”该广告可以用于研究

    ①国货与洋货的市场竞争  ②“实业救国”的社会思潮

    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④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变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57年,朱德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八一起义虽然没有达到挽救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目的……但是这次起义仍然具有伟大的意义,因为它明确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政治方向。”该讲话中的“政治方向”是指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新型革命道路

    C.团结各阶层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D.坚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外来人口猛增,由于特区建设没有纳入国家计划,无法获得国家计划内的物资供应,生活用品十分紧缺,物价不断上涨。于是深圳政府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实行几十年的各种票证,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商品市场。这说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B.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C.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D.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雅典有一批人对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这些人以教授年轻人各种辩论技巧谋生,费用高低不一。雄辩家常常为了追求辩论的胜利而不惜以诡论歪曲事实。雄辩家的出现

    A.说明了雅典教育体系的发达 B.适应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需求

    C.导致了雅典商业活动的繁荣 D.推动了雅典社会道德的进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701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签署了议会制定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在王室担任官职和领取薪俸的人,不得担任下议院议员;法官为终身制,只有议会有权解除其职务;国家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国王批准均属无效。该法案

    A.开创了议会对王权的限制 B.基本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明确了内阁对议会的负责 D.进一步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是19世纪70年代法国人维莱特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从前至后依次为巴谢尔(当时法国一位患有精神病的杀人犯)俾斯麦、阿提拉(古代部族领袖,被欧洲人视为野蛮和嗜杀的象征)拿破仑。该图反映出作者的意图是

    A.反对穷兵黩武和军事扩张 B.赞赏拿破仑杰出军事才能

    C.揭露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 D.渴望法国重夺欧洲的霸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下列选项体现出这一思想的是

    A.1921年,俄共(布)十大宣布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B.1930年,美国政府提高多种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关税

    C.1946年,法国政府成立电力集团负责全国电力业务

    D.1989年,英国政府向私人出售十家国有自来水公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同学进行知识梳理时,列出了反映世界某一发展趋势的重大历史事件(见下表),如果再增加一个事件可以是

    A.十月革命爆发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C.古巴导弹危机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谱学或称谱牒学,是专门研究家谱、族谱的一门学问。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盛极一时。“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贾氏、王氏谱学出焉”。到了唐代后期,士、庶界限逐渐淡漠,谱学衰落了。

    ——摘编自仓修良《试论谱学的发展及其文献价值》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谱学在魏晋盛极一时而唐代后期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  1917年的《邗江王氏五修族谱》罗列了所有邗江王氏后裔,在此基础上,《邗江王氏六修族谱》于1995年修成,但只刊印了王夫之一脉的繁衍、发展情况。《六修族谱》共分为两部分:一是附录,包括家规家训、人物传记等内容,主要是对王夫之的轶事记载和传诵,以体现族谱特殊的份量和价值。二是世系表,其中包括王夫之祖下各房齿录的子嗣繁衍、配偶、生卒等情况,时间跨度达375年。

    ——摘编自刘嫱等《<邗江王氏六修族谱>研究》

    材料三  中国的族谱有一个大毛病,就是“源远流长”的迷信……没有一个姓张的不是黄帝第五子之后,没有一个姓李的不是伯阳(指老子)之后,家家都是古代帝王和古代名人之后,不知古代那些小百姓的后代都到哪里去了?

    ——胡适《绩溪旺川曹氏族谱序》

    (2)依据材料二、三,简析族谱的史料价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概念的变迁。

    探究一:“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出自《诗经》,后人对此有不同的解释。

    材料一  天子也者,势(权势)至重……尊无上矣。《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荀子·君子》

    材料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凡土所生之物,何者而非天子之物乎。

    ——(明)丘濬《大学衍义补》

    (1)指出两则材料是如何解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分别举例说明古代哪些制度体现了这两种解释。

    探究二:“西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含混而不确定的概念,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汉书·西域传》提及西域,包括西域都护府管辖下的今新疆地区,以及大月氏(中亚古国)安息(西亚古国)等广大地区。《后汉书·西域传》提及的范围扩展至大秦

    宋代开始出现“西洋”一词。元代《中庵集》曾提到“西洋”,后人考证是指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元代《冀越集记》称:“广州舶船出虎头门始入大洋……西洋差远,两岁一回”

    清初,张潮的《昭代丛书》中收入了来华传教士南怀仁编写的《西方要纪》一书,称:“西洋总名为欧罗巴,在中国最西,故谓之大西”

    1918年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中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应该尊重民权,法治,平等的精神……相信科学是发明真理的指南针”

    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会谈时说:“国际上都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铁板一块,西方国家也是铁板一块。现在我们知道了,情况并非如此”

    (2)阅读上述材料,对中国人“西方”概念的变迁进行解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19世纪末,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是“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最初表达。1906年,孙中山在制定《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时解释说:“一、驱逐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三、建立民国……四、平均地权。”

    ——摘编自郑大华、张弛《近代“中华民族复兴”之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

    (1)分析孙中山倡导“民族复兴”的背景,他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九一八之后,“民族复兴”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思潮。文史学家吴其昌强调:我们“这个庞大的民族能不能复兴”,关键是要看“我们的自信力了”。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开篇即明言:“凡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蒋介石对庐山军官训练团发表了《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等讲话。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

    ——摘编自黄兴涛、王峰《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复兴”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关注中华民族复兴问题。毛泽东多次从不同角度谈及了民族复兴。他在1948年岁末发表的《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称建立新中国将“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1949年3月,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快的,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9月,他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又提出“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同月,他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俞祖华《“中华民族复兴观念”源流考》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观”。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做了哪些正确探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主要大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经济开始联为一个整体。

    材料一  《16、17世纪各大洲之间商品与物资流向示意图》

    ——改编自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1)依据上图并结合所学,说明16、17世纪贵金属的流动情况及其对欧洲、亚洲的影响。

    材料二  到19世纪初时,由英国、印度、中国构成的三角贸易体系已经成形。英国需要来自中国的茶叶,但遗憾的是,中国希望英国提供的东西,除了白银以外几乎没有了。为了防止英国的白银供应大量流失,英国需要某种能够卖给中国、换取购买中国商品所需现金的东西,答案就是印度的鸦片。集中于印度的英国商人可以将鸦片卖给中国,用得来的银条购买中国的茶叶,再将它在英国销售,得到批量生产的纺织品,拿到印度市场上出售,而印度棉花也被大量运至英国。

    ——摘编自(美)戴尔·科普兰《经济相互依赖与战争》等

    (2)依据材料二,绘制“英——印——中”贸易中商品及流向示意图,并分别简述这种贸易对中国、印度的经济危害

    材料三  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随后苏联立刻提出“莫洛托夫计划”与之针锋相对,东欧国家与西方之间固有的经济联系被切断,此后。苏联及其盟国便走向了一条全面封闭型的发展道路,将自身经济发展道路与西方经济发展道路进行意识形态的对立,认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私人企业与公有企业是绝对对立的概念。

    1950年,美国主导建立“巴统”,协调西方各国禁止或限制向苏联、东欧国家出口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后来对中国采取了更严格的出口管制。

    ——摘编自姚昱《美国的经济冷战政策及其效果》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两极对峙在经济领域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认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16世纪初,教皇邀请拉斐尔在教皇宫签字厅(教皇法庭开庭之地)制作壁画。如图是其南墙的一组壁画。

    图中①处是查士丁尼将法典交予身着15、16世纪服饰的顾问们。

    图中②处是教皇格里高利九世颁布教会法的《教令集》。

    注:12—16世纪,随着西欧新兴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需要新的法律来规范新的社会关系,因此罗马法复兴运动出现。1234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颁布的《教令集》,采用了罗马法中关于合同、继承和婚姻等法规。

    图中③处中三个女神分别代表“勇德”“智德”“节德”的寓意,取自柏拉图《理想国》。

    图中④处裸体画表现的是上帝把亚当、夏娃逐出伊甸园。

    阅读上述材料,你会得出哪些结论?并加以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