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0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填空题 6 题,实验题 2 题,综合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3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0 题
  1. 与一只铅笔的直径最接近的值是(  )

    A.0.5mm   B.0.5dm   C.0.5m   D.0.5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C.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D.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汽车、地面   B.地面、汽车   C.汽车、汽车   D.地面、地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m/s   B.4m/s   C.3m/s   D.2.5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已知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秒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  )

    A.3.81×108m   B.7.62×108m   C.2.6×108m   D.8×108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甲、乙物体点同时、同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乙始终比甲运动得快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始终静止在10m的位置

    D.甲乙某一时刻速度相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B.相同温度下,在空气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A.道路两旁植树

    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声呐探测海深

    B.蝙蝠回声定位

    C.超声波治疗结石

    D.超声波检查胎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D.

    改变敲鼓的力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80dB的噪声能够使人(  )

    A.无法忍受   B.感到疼痛   C.感觉比较吵   D.感觉比较安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关于声音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B.人能听到超声波,但听不到次声波,而大象可以发出并能感知次声波

    C.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也就越大,从而可以区分男中音和男高音的歌唱

    D.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而声波的波形图是一样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由此可知(  )

    A.玻璃难熔化   B.玻璃太大了

    C.玻璃是晶体   D.玻璃是非晶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关于沸腾和蒸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沸腾和蒸发都不需要吸收热量

    B.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汽化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C.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液体温度升高

    D.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而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升华   C.汽化   D.凝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D.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衣柜里放樟脑片,利用了汽化

    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

    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B.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C.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D.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如图所示“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C.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一个人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然后又远离路灯,在此过程中,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

    A.先长后短,再由短变长

    B.先短后长,再由长变短

    C.一直在变长

    D.一直在变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漫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     D.水面不发生反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

    A.入射角是3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反射角是6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设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m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6m

    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

    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甲乙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将耳朵紧贴管口听到两次声音,后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     传来的;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     声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夜间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而形成的;雪后天晴,由于雪     吸热而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这是太阳光通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     形成的     像.发生“日食”的时候,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三者中在中间的是     ,这是因为光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

    (2)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1

    94

    96

    98

    98

    98

    98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腾点是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熄灭酒精灯后,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玻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1)平安镇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工程师在位置A处安装平面镜,使广场中心B处被照亮.若太阳位于图中所在位置,请在A处添加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图2甲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乙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

    (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80”的含义是     ;乙“南京市60km”的含义是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至少还需要多少小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