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8 题
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8 题
  1. (2015河北18~21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

    “一毛钱。”

    “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价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说定了。我走近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你知道到那里去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跟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儿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了。跟我同行的两个友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

    3.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阅读后的感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4河北18~22题)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面小题。

    五猖会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选文有删节)

    1.选文出自《朝花夕拾》,请你再写出出自这本散文集的三篇文章的篇名。

    2.选文题目的作用是什么?

    3.说说你对选文结尾处加横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4.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5.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请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3河北19~23题)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面小题。

    雪一化就有路了

    每年下第一场雪时,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一些闲言碎语所困扰。当我听说有人搬弄是非,对我说三道四时,我异常激愤,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

    我决心要去当面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外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辞严地声讨她,然后拂袖而去。

    那天,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风变得湿暖,闷得人透不过气来。火车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空中已飘起了雪花。

    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着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在漫漫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

    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街边有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拖着疲倦的身躯敲响了那家的房门。

    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老大娘。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眯着眼将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迈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说道。

    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拍打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亲戚?朋友?……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如何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那个人似乎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她之所以要伤害我,也许是随波逐流,也许是由于无知,也许是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斥责的“病人”呢!

    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老大娘一把将我扶住。

    “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着。

    “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

    “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天太阳出来,雪一化,就有路了!”

    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纷扬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肩头,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

    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吧。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有阳光就会常有误解和诽谤,但是充满阳光的心灵却能够宽恕和融化它。

    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愤激的心情。我在那个破旧的大杂院门口平静地站了一会儿,轻轻地将那张已被揉皱的纸条撕碎,心也随之释然了,然后慢慢地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1.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激愤恼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加着重号的“病人”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根据选文内容,补写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

    5.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两张纸条

    那天,我妈骑三轮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她遇着好人了。

    坐在沙发上,还自顾自絮叨起来。

    当我听见“那人把我的三轮碰歪了”,我这才把头转向母亲,发现她衣服上粘满尘土。我妈却仿佛捡了大便宜似的,仍滔滔不绝。

    “马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他却刹住车子,跑过来扶我,问我摔坏了没有。我踢蹬踢蹬腿,再甩甩胳膊,说,没事儿。他仍然不走,非让我走几步。确定我真的没事后,又把我搀到车上,说,骑上去试试,看车摔坏了没有。

    你说一个大男人家怎么婆婆妈妈的,于是,我推开他说,快走吧,我也该回家做饭了。我蹬起三轮就走了。哪曾想,他又追了上来,塞给我一张纸条,说是他的手机号……

    这时,我忙不迭地问我妈,纸条呢?我妈说扔了。说完,站起身来就往厨房走。我妈突然哎哟-声。我问怎么了,她朝我摆摆手说,没事儿。可是,第二天,我妈就起不来床了。

    我把我妈送进医院。当我把做B超、CT等检查单拿给医生时,医生说得马上做手术。我在办理住院手续时不停地抱怨母亲,狠狠地想,一定把那个“好人”找出来。面对一笔不菲的费用,我用命令的语气对妈说, 你再好好想想那条。我妈迟迟疑疑地说,想不起来了,一边不停地在各个衣兜里摸来摸去。我妈突然颤抖着声音喊,找着了。真是老天有眼。

    我用发颤的手指按下那个号码。关机,一连几天,都是这两个字。这就是您老人家遇见的好人?

    我妈却仍然辩护说,兴许人家手机没电了呢。但明显没了底气。

    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媚,我心里就有多阴晦。但我不敢再埋怨我妈。这件事情以后,她在我面前像个债务人似的,一天到晚大气都不敢喘,让人心疼。

    出院后一天,我家门铃响了,我开门一看,一位头发花白,脊背略为佝偻的大叔,手里拎着一口袋水果,拘谨地站在我家门前。未等我开口,母亲急慌着把他让进屋里。

    他吞吞吐吐地说,家里出了点事,一直脱不开身……

    我明白了,打断他说,您啥也别说了,十万元的住院费。

    我妈连忙打圆场;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他说,那天您走后,我不放心,悄悄跟着,您进了家门才离开。他忽而把头转向我说,您请假照顾大娘,单位要扣钱的吧,一并算到我头上。

    我妈接过去说,这可使不得,要不这样吧,十万,咱们一人摊一半。再说,那天要不是我急着回家做饭,也不会……

    他说,这钱怎么能让您拿呢?稍作犹豫,他不好意思地接着说,我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我先给您打个欠条行不行?您放心,我一定尽快还清。

    我没好气地说,又来一张没用的纸条?

    他的脸腾地红了,说,对不起,那天我手机丢了,换了新号。

    说完,他一瘸一拐地走向书桌,准备给我打欠条。他注意到,我有意无意看着他不太自然的走姿,于是,提起裤脚,坦然地说,两条假腿,车祸中没的,撞他的人跑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节)

    1.文章中,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心理发生了五次变化,请根据示例进行概括。

    (1)冷淡 (2)_________(3)______(4)________ (5)纠结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

    (1)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媚,我心里就有多阴晦。

    (2)一位头发花白,脊背略为佝偻的大叔,手里拎着一口袋水果,拘谨地站在我家门前

    3.从全文看,以“两张纸条”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省略号结尾,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如果将情节补充完整,你认为“我”还会要求“大叔”还钱吗?请做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孤独成就逆袭

    ①我高中时,班里有个同学叫张松。当年,他的中考成绩离我们这所省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只差1分,他爸花了8000块钱让他进了学校。高一年级,1400名学生,他是第1400名。后来,他爸又通过关系把他塞进重点班。

    ②进入高中后,张松爱玩的天性并没有改变,上课不听讲,经常逃课去网吧上网。

    ③一个月后,学校举行的第一次月考他考了班级倒数第一,年级1300多名。他高兴地请全班同学吃雪糕,理由是他竟然不是年级倒数第一了。全班40个同学,接受他雪糕的只有10个,其他同学都以学习忙没空拒绝了他的热情,他也不恼。

    ④其实张松除了成绩不好,人挺好的,大方,幽默。但是班上的同学并不太喜欢他,觉得他是走关系才来重点班的。

    ⑤别人讨论数学题时,他在看小说;别人奋笔疾书时,他在睡觉。他想融入他们却没法融入,曾有朋友提醒过他,让他别这么懒散,他点头答应,却改变不了。

    ⑥他不讨喜,朋友还是有几个。班上男生去打球,偶尔还会叫上他。如果没有和同桌的那次矛盾,我想就不会有后来的张松了。

    ⑦矛盾的产生也是因为打篮球。班上的男生五五分队,张松刚好和同桌是对手。打球打得正激烈时,不知是张松同桌犯规了还是他撞到了同桌,最后他们打了起来。其他8个男生都站在他同桌那边。

    ⑧一比九,张松脸上挂了彩。班主任来了,把他们拉开。不等班主任说什么,张松就跑了,门卫都没能拦住他。那时,我们才16岁,正值青春年少、自尊心强的年纪。

    ⑨之后,张松缺了一个星期的课,打人的男生每人写了一份3000字的检讨。张松回学校后,把座位搬到最后一排,一个人坐,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全班同学都当那件事没有发生过,他们没有再次挑衅张松,比挑衅更伤人的是把张松当成了透明人。

    ⑩有句话说得很好,总有一些事情会伤害到你,而那些事往往会让你迅速成长。

    ⑪张松的改变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当他在数学老师下课后,拿着练习册跑去请教问题时,一些同学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们可能不相信,原本只会吃喝玩乐的他会主动学习。从此,“透明人”张松,用着最傻却最有用的方法,刷了一道又一道题。

    ⑫随之而来的是月考,成绩出来那天,张松在座位上坐了很久很久,才鼓起勇气去看成绩——班级倒数第一,但是年级第1200多名,进步了100多个名次。

    ⑬从小到大,每个班里都有那么一两个被孤立的同学,也许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成绩不好,长得不漂亮,都可能被孤立。

    ⑭在张松被孤立的那一刻,他就迅速长大了。他反省了自己,从为人到说话方式。的确,他出身好,不用努力就可以上重点高中的重点班,说话的语气里带着天生的优越感,行为又过于懒散随意,班上的男生就看不惯他这个样子。

    ⑮他意识到这些之后,觉得唯有用学习来证明自己,同时也用学习来分散注意力,让自己不那么孤单。

    ⑯他就这样一点点地进步着,等他考入年级前1000名时,我们要分文理科了。我选了文科,他选了理科。这一次,他说服他爸,不要再找关系让他进理科重点班。

    ⑰进入高三后,我偶然遇见理科班的同学,她用不可置信的语气说:“上次月考,张松考了年级第九。”

    ⑱一个人只要肯努力,多多少少会有收获。张松就像一匹黑马,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杀出重围,重新进入了重点班。现在的他不再独来独往了,他有了能够称兄道弟的朋友。

    ⑲后来,张松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刊上曾有一篇文章,是关于学渣如何逆袭的,张松是这篇文章的男主角,他成了无数学弟学妹的偶像。

    ⑳读大学后的张松,大方、开朗、积极向上,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成为学生会部长,有很多漂亮姑娘喜欢他。没有人看得出,他曾被孤立过。他常说:“做人嘛,知耻而后勇,心态要好。”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些孤独的日子,那么,不妨努力一点儿。在你不知道如何前进时,就把糟糕的事情变为动力吧,成就你的,可能恰恰就是那些孤独的日子。

    (选自《读者·校园版》,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请说说张松在成长过程中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2.本文采用了第几人称叙事?有何作用?

    3.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张松就像一匹黑马,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杀出重围,重新进入了重点班。

    4.读完全文,请说说张松是一个怎样的人。

    5.通读全文内容,说说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8杭州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①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②“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

    ③“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⑤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他40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了。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⑥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⑦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⑧“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⑨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⑩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⑪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⑫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家。桑果嘀咕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⑬“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又不缺钱花。”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⑭“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

    ⑮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然作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⑯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白了很多。那只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十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1.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

    (1)“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2)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2.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

    3.(原创)请赏析文章第⑤段中加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5.(原创)第⑧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8云南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刷子李

    冯骥才

    ①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待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各行各业,皆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久了,名字反倒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②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个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③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不信;行内的生气,也愣说不信。

    ④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了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父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⑤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父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父派头十足。照师父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⑥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好似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似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的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⑦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烟袋,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父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⑧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父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下。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防不住还要扫一眼。

    ⑨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父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了。奇了!曹小三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⑪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________________”

    ⑫曹小三做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能明白呢。

    (选自《俗世奇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品味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2)但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防不住还要扫一眼。

    3.文章的主人公是刷子李,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来写曹小三?

    4.刷子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原创)请补写全文章第⑪段中刷子李说的话。

    6.“曹小三做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能明白呢。”读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请简要谈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家书

    舒怀玉

    ①父亲十九岁入伍,便阔别故土,倥偬天涯,多地辗转。一家人也跟着他,忽而南至深圳,忽而北迁京城,不断大腾挪。每次搬家,都要苦着母亲对家用进行取舍。哪双鞋子可丢,哪把凳子应留,哪套盘碟送人,决定权都在母亲手里。只有一样东西是例外。那是父亲保存的一麻袋家书,无论走到哪里,父亲都带着它。它带给父亲的慰藉与日俱增。

    ②父亲的数百封家书,安静地,温暖地,躺在家中某一个角落。它们褶皱,斑驳,浸渍,堆放,娓娓诉说血肉深情与家族基因密码。

    ③这些文物般的家书,是父亲写给祖父母和祖父、祖母分别写给父亲的信。当父亲打起背包去军营时,祖父特地买了十本信纸,在站台上塞进父亲的挎包——那是一个在邮局打程控电话都要排队的年代。自此,多少年军旅岁月,祖父母从未去部队探望过他们的儿子,家庭经济基础决定了两代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方式。写信成为祖父母那一段人生旅途的重大寄托。父亲每一个星期给家里写一封信,这个频率一直保持到手机出现。十本信纸,写尽父亲青少年时代的悲欢。

    ④如今,父亲的人生开始踏入念旧怀旧的里程,他是那么喜欢读那些略显稚嫩的文字,翻来覆去,不厌其烦。而且似乎他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心得与我交流,或勾起新的曾经以为忘记或放下的往事与我分享。

    ⑤不久前,一档读信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在一片叫好声中大量圈粉。这些家书,讲述的就是中国故事,抒发的就是中国情感。我读祖母写给父亲的信,就时常会静静地泪流满面。这种跨代解读,因为血脉相通而没有任何困难。

    ⑥祖父母用的“信纸”,是如此特别——这些纸,有不规则的糊窗户纸,有香烟盒包装纸,有会计用的账本纸,有小孩田字格作业纸,还有那个年代南杂店包食品用的黄草纸……它们被祖父母写上文字,寄予他们长年漂泊在外的儿子后,享受着传家宝式的珍藏。手捻这些恍若隔世的信纸,读着祖父的文字,不禁使我正襟危坐。也许是,祖父的字,横折竖钩,点提撇捺,一丝不苟。也许是,信中有太多的教和训的词调。虽然时隔二十多年,但透过纸背,至今能嗅觉到严厉的语气,眼前会浮现戴着高度近视镜的祖父训话的样子,言笑不苟,不容置疑。袁凯在《京师得家书》中写道:“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祖父却在信中反复告诫父亲,不要念家,不要回家,不要太早成家,在部队扎下根来,改变命运,建功军营。

    ⑦有一封信,祖母用的是香烟包装盒纸,香烟品牌是“大前门”。纸中有一大片污渍,她的笔就躲着这片污渍绕着写。如今,时间让这片污渍不断浸染扩大,已经吞噬大部分文字。隐约中,只见到四个字:我儿勿念。我推断,这文绉绉的四个字,是祖母从祖父那里现学现用的。因为祖母的一生,识字不过百十来个。但祖母敢于提笔,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在支撑她。我合计过,祖母给父亲写每一封信,大约都只有七八十个朴素的字。朴素到封封都要告诫父亲“要听党的话”,要“相信组织”“干工作不要怕脏怕累”。所以,我有时候必须哭着读!“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七八十个朴素的字,字字牵肠挂肚,句句有泪不弹,时时催人奋斗。

    ⑧有几封信,祖母写在黄草纸上。当年,这类黄草纸是南杂店用来包红糖的。现在,这些纸已经极度脆弱,它们安静地蛰在信封里,我都不敢打开它,害怕有一个地方再次决堤。当时,乡下人家里不会常有糨糊,更没有现在用的固体胶棒。有时候,祖母写完信,干脆用饭粒粘住封口。这些饭粒,因为祖母,因为岁月,因为与字和纸的缠绵,在我的视线里变得如此圣洁,甚至有些神秘。

    ⑨“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最懂信的人,莫如游子。而之于我,感谢岁月,让我最终得以理解父亲的行为方式,并通过他的思维频率与情感路径读懂世间很多东西。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6月04日,有删改)

    1.文章最后一段讲“我”最终得以理解父亲的行为方式,其中“父亲的行为方式”具体指什么?

    2.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它们褶皱,斑驳,浸渍,堆放,娓娓诉说血肉深情与家族基因密码。

    3.结合文章,说说你对题目“家书”的理解。

    4.文章多次提到了信纸,特别是祖父母的信纸,有什么作用?

    5.这些家书,讲述的是中国故事,抒发的是中国情感。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中国故事”和“中国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