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9 题
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9 题
  1. (2018洛阳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①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却依旧散发光泽、触动人心?

    ②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最能打动人的无疑是那份最纯粹的情感。就拿写信来说,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而字迹又往往能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古人甚至有“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说法,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字如其人,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完整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正是这种纯粹和真诚,更令人神往。我们会被画家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感动,恐怕就是因为“心在树上,你摘就是”的直白。而歌手蔡琴写下的“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让人直叹“看哭了”,也正在于其真挚的感情。

    ③如果说,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那么,声音就是撩动琴弦的拨片。正如《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当普通夫妇对念起朱生豪的情书,“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说不感动于斯;当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说到动情处,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时,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它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这样的评价,也足以道出这几档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在于怀旧,而在于真情实感。

    ④饱含书卷气,是这几档综艺节目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一个得到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的: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有人的精神生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拓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而这,恐怕正是“综艺清流”走红的另一个原因。

    ⑤很难说,这几档节目受到热捧,就意味着综艺节目的格局就此改变。但这至少证明,诗和远方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只不过,传承文脉也需要大众传播的载体。“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的总结,大概也是人们内心的呼唤吧。

    (作者:陈凌。有删改)

    1.纵观全文,请简要概括“综艺清流”的共同特征。

    2.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②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9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记诵

    ①在近日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中,古诗词相关的图书、分享会、谈话活动等都备受读者青睐,这也是近年来古诗词热的一个缩影。而包括《中国诗词大会》在内的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正展现了人们对古诗词文化的热情。但若要避免古诗词文化成为“快餐文化”,使其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读者的心灵,把握古诗词文化普及的方向并作有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②古诗词文化的普及,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所谓“普及”究竟指向何处?目前来看,社会上对古诗词的弘扬,着力点主要在于记诵。古诗词文化的普及固然应包括记诵乃至创作,但仅停留在这些“技”的层面实则并非真正的普及。我们的社会既不需要“有脚书柜”,也不期望人人都成为诗人。古诗词及其传承有其自身的特性。作为“有意味的形式”,诗词所承载的是人的情感。而一首诗词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流传至今并成为经典,这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选择的结果,这些诗词中的“意味”也因此而包含了历史合理性。

    ③其次,我们也应认识到,诗词中的这些“意味”并不是僵化的,而是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理解与体认中被不断丰富,从而不断生成利于社会发展的、深契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意味”。古诗词中的每一个意象与典故,所承载的都是人们的情感积淀与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吟诵古诗词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这些“意味”产生情感认同和审美体认的过程,将最终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诸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这些经典的诗词,它们各自虽有其不同的风格与历史文化语境,却往往蕴含着相似的主题: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对本真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情感的珍视。而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也正是因为这些作品中所传达的对于人生的思考与选择具有跨越古今的普遍性意义。因此,长期的吟诵与体会便会使这些诗词中的意蕴积淀到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对人的价值建构与心灵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古诗词文化普及所指向的,应是每位读者道德和情感的自觉能力的提升,而每一个个体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将为我们民族走向未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记诵是我们体认古诗词的途径,以记诵为评判标准的文娱节目对于古诗词文化传播也确有其借鉴意义,但仅从记诵层面“普及”古诗词文化,其局限性是不言自明的。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学者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来体认、解读古诗词的文化意蕴,为读者与古诗词之间架起有效的桥梁。

    (作者:宋春光。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12日)

    1.作者针对“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记诵”提出了哪些方面的见解?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边是边关功业,一边是亲情、友情和爱情,两难选择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诗的艺术魅力由此氤氲开来,人们沉浸其中,对自我不断进行着发现、认识和确认,心灵也在不断成长。

    材料二 江西某知府欲砍掉一棵数百年的古树。有位路过行人得知,觉得甚是可惜,于是在树上题诗一首:“遥知此去作栋材,无复清阴覆绿苔。只恐月明秋夜冷,误他千岁鹤归来。”知府读了后,为古树感伤可惜,于是撤消了砍树的命令。

    (拓展提升)

    5.第①段从“刚结束的上海书展”和“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说起,有什么作用?

    6.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它们各自虽有其不同的风格与历史文化语境,却往往蕴含着相似的主题: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对本真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情感的珍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9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守护汉字之美

    ①提笔忘字,这是许多人都有的经历。在生活和工作中,年龄大了,或是写字的时候少了,就容易这样。但在键盘敲击的时代,“失写症”正在逐步蔓延,许多青年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书写能力差,与硬笔的出现有关,虽然硬笔也有书法,但与软笔相比,其书写艺术要大打折扣;更与键盘的敲击密不可分,在信息化时代许多人已经不习惯动笔了。这正应了网上的一句话:钢笔的出现,毁了毛笔;一手好字,愣让键盘给毁了。针对这一现象,很多专家呼吁:作为炎黄子孙,中国人有责任守护汉字之美。

    ②要守护汉字之美,首先要了解汉字之美。汉字,作为世界上产生较早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支撑。时下的汉字教学,着眼于让孩子们早认字、多认字,虽然高效,但往往牺牲了汉字特有的魅力。每一个汉字的构成,不仅有规律,更有丰富内涵。比如,“日”字的演变、儿女双全为“好”、三人为“众”等汉字,都蕴含了诸多传统文化因素。要挖掘这些因素,教学则须富有文化担当,如此才能让孩子们充分认识汉字的美丽,培养孩子对母语的认同感与亲和力。

    ③要守护汉字之美,应该大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汉字书写不仅有承载文化的作用,更可以展现中国传统美,因此显得尤为重要。追求书法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书法大家如群星闪耀,为世人所敬仰,“一字难求”“墨宝”成为书法艺术珍贵的代名词。汉字书写如果得不到重视,长此以往,不仅会引发部分国人对文化的淡漠,文化自信也将大打折扣,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更无从谈起。

    ④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需积极开设书法课。正确校正孩子的握笔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让每个孩子从一撇一捺的笔画中领会到汉字的精髓要义,从方方正正的汉字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⑤然而,现在书法教育实施情况并不乐观。中小学校书法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书法教师相对短缺、开课率严重不足等因素,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在传统应试考试的压力下,书法课并不受到重视,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上书法课是在浪费时间,越是课业紧,书法课就越容易成为摆设。有的人甚至上了高中、大学,都不知道正确的握笔姿势,这颇值得警醒。

    ⑥要守护汉字之美,还需要向全民普及汉字文化。宣传部门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大众传媒打造“振兴文字文化”类精品节目,吸引观众同步参与,在社会文艺中领略汉字之美,学习汉字知识。同时也要认识到,守护汉字之美并不能与时代的趋势相背离,要更好地守护我们的汉字之美,还得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借助新科技、新理念弘扬汉字之美。

    ⑦守护汉字之美,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传统文化负责。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从书写汉字中体悟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之情,真正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4.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拓展提升)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要守护汉字之美。

    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做到守护汉字之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9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创新到何处去——也谈当下的隶书创作

    ①隶书自秦篆被秦汉的官隶(吏)们简写、快写“隶变”产生以来,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生命历程。2000余年来,隶书衍生了章草、行书和楷书,而隶书本身的品质“蚕头燕尾”“一波三磔(zhé)”“形体方扁”,则一直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光彩。

    ②近年来,一些当代隶书书写者,不甘寂寞,总是想方设法,要在隶书的书写创作上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意识自然是好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何进行“创新”?“创新”之后要把隶书引向何处去?这些问题则值得我们深思。

    ③对于隶书的“创新”,前人是有过探索的。隶书自汉代鼎盛之后,除了衍生出草、行、楷等书体之外,其本身的特征,在唐、宋、元、明等朝代,1000多年基本上都处在稳定的状态。只是到了晚清,一批书法、绘画大腕,对隶书的书写,进行了一些深入探索和创新实验,从而形成了隶书发展的一个新的鼎盛高峰,出现了很多隶书“巨擘”。这些隶书大家,在隶书的书写创新当中,给隶书注入了一些崭新的元素,将原本笔画均衡、结构平正的隶书,写得独具特色。比如金农,他的隶书用笔方扁,结体楷隶参合,风格浑朴高古。而邓石如则用篆法写隶,圆起圆收,笔画均匀圆浑,柔中寓刚,主笔波磔分明,蚕头燕尾精明,结体也蕴寄着柳公权的楷书间架。赵之谦、何绍基的隶书也从汉碑出发,或融篆法入隶,或融楷法入隶,各具特色。他们都算得上是晚清隶书书写的“创新”者,而且,都“创”出了自己的独特面貌。从他们的隶书作品看,都保持了隶书的基本特质,即主笔的“蚕头燕尾”“一波三磔”,结体的方正浑厚。也就是说,隶书要创新,要写出书家自己的隶书特色来,隶书的基本特质是务必保留而不能废弃的。

    ④我们今天的隶书“创新”到底该怎么“创”?我认为,大前提是务必保持隶书的基本品质不变。如果隶书的基本品质改变了,就会变成另外一种书体——“新隶”或是“新楷”。而目前有些人倾心“创新”隶书时,一头钻进新近出土的秦汉竹简,把竹简上那些夸张的隶书笔画,搬移到隶书创作上来,表面上看来,似乎写出了隶书的“新意”,在“创新”隶书,实际上则是在“效颦”初生儿的微笑,在“复古”最初始的隶书形态。这算不得隶书的真正“创新”。也有一些人在“创新”隶书的道路上,笔锋落纸,行笔迅疾,把隶书主画的“蚕头”和“燕尾”都减损不要,把波磔的运笔规律也飘然平直带过,隶书特征消失殆尽,这就让人感到困惑了,不免疑问:这样的“隶书”还是隶书吗?——算是“新隶”吧,又怕时人和书坛不会答应;算是“简隶”——即简写的隶书吧,又怕书写者自己不认。

    ⑤那么,隶书的“创新”到底该往何处行走呢?这个问题似乎不易回答。因为要让隶书的书写既适应当代人的快节奏生活需要,又要让隶书保有自己的本质特征,这仍需很多人在书写过程中不懈地探索和钻研。当然,晚清隶书大家的探索经验应该可以为我们今天的隶书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今后的隶书新样本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翘首以待。

    (作者:黄建林。选自《中国文化报》2018年8月21日)

    (注)磔(zhé):汉字的笔画,即“捺”。

    1.作者对晚清隶书大家和目前一些人对隶书的书写创新各持什么态度?请分析原因。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材料)伊秉绶①生前善书,兼喜绘画、篆刻,亦工诗文。伊氏的隶书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从汉碑取法,突出方整厚重的隶书特征,结体上也融入颜真卿楷书的间架,写出一种笔画平直凝重、布白宽容博大、形体严谨整饬、装饰趣味独特的隶书特征。

    (注)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书法家。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zhuó,提拔)员外郎。

    (拓展提升)

    4.第③段中加点的“务必”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5.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作者对隶书书写创新的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的习惯

    钱歌川

    ①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

    ②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苏东坡说:“读破万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

    ③可是现在很少有人手上拿着书本。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作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很少拿到手中来读。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④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又有的是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酬应,男子忙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其实,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而只是不去读书罢了。要读书谁都可以读,决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

    ⑤我认为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那么,事也做了,书也读了,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

    ⑥利用余暇去读书是轻而易举的,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英国人在电车上读书的风气很盛,每天都要出外工作,起码有一个钟头在电车上,预备一本书专门在车上读,不过几天也就读完了,日积月累,一年读四五十本书,也不算稀奇。我们对于这种废时不去利用,实在未免可惜。

    ⑦英国人利用废时读书,不仅在有规律的电车上,即使在饭馆菜馆中也是一样。至于在休假日,夫妇约好同出游玩,丈夫至多取一根手杖就可以出门,太太则不免要去戴顶帽子。可是每当那丈夫在楼下等着太太去戴帽子的时候,他照例翻开一本书来读,等他太太把帽子戴好姗姗地走下楼来,他手中的书,也就起码读完两章了。中国的丈夫却不晓得这样做,所以在楼下不仅独自等得心焦,而他太太一再地被他催促,也就老不耐烦,常常把一个快乐的计划,弄成不欢的结果。

    ⑧枕边有一本书,可以免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苦,厕上有一本书,可以辟除恶臭,袋中有一本书,可以消解旅途的无聊。如果大家都有了这种读书的习惯,不仅国民的知识可以逐年增加,而且闲事也就不会有人爱管了。

    (选自季羡林主编《百年美文》有删改)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

    2.文中那些不读书的人,他们为自己寻找的理由:

    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4.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织入”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拓展提升)

    5.(原创)分析文章第①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6.(原创)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7.(原创)请为本文补写一则道理论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9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别拿“浅阅读”不当阅读

    ①书可以深读,当然也可以浅读,不能拿浅阅读不当阅读。浅阅读的盛行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我们在看待这一现象时,不妨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②“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和其他书面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这是王余光和徐雁在《中国读书大辞典》里对阅读作出的定义。基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每个人对阅读的理解和实践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面对不同的文本时,也会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于是,这就有了深阅读与浅阅读的区别。

    ③一般而言,深阅读即强调阅读过程的认真仔细,不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通过阅读来思考和建构意义。这样的阅读是被一些人推崇的。相对而言,所谓的浅阅读,我理解为只是一种快速获取资讯、浏览信息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主体一般无需入脑入心,一般停留在了解或者知道其大概的层面。很多人批评浅阅读过于碎片化和娱乐化,停留在浅显表层,严肃阅读缺失,很难触及深度。

    ④浅阅读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也是阅读和获取所需信息的有效形式。首先,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在生活压力大、业余时间愈加金贵的当下,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跳跃式阅读等浅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高效而精准地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为了高效率地学习、工作,浅阅读不可丢,不能丢。只要不将时间白白浪费了,将破碎的时间利用起来,用在读书上面了,总是有收获的。

    ⑤其次,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士往往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专业领域内的书进行认真阅读、研究。你不能强求一个中文教授去对一本有机化学类书籍进行深阅读;同样的,也不能强求每一个读者都如金圣叹一样点评《水浒传》。一般人粗读《水浒传》,知道武松打虎、杨志卖刀等事迹,不出类似“关公战秦琼”之类的笑话足矣。至于知晓行文妙处、作文之法,读出水浒世界里“权就是理,情胜于法”的潜规则,则更多是文学家和批评家的事了。

    ⑥需要强调的是,网络阅读不一定是浅阅读,传统阅读也不一定是深阅读。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随着现代科技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笔者认为,简单地以阅读借助的媒介不同来区分深阅读和浅阅读是武断的,也是对网络阅读的一种偏见。网络只是知识信息的传播媒介而已,在这个载体之下,有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广义阅读材料,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娱乐而在网络上阅读轻松的漫画、内容粗糙的网络小说,那么,我们可以说,他的阅读是浅阅读;如果他是抱着学习研究的态度在电脑上读“大部头”,并搜索与之相关的图片和论文,那么他还是在浅阅读吗?同样的逻辑,阅读纸质文献,也不意味着他是在进行深阅读。

    ⑦别拿“浅阅读”不当阅读。深阅读和浅阅读有效结合,两种方式随心切换,我们将会拥有更丰盛的人生。

    1.文章从哪些方面论述了浅阅读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2.第⑥段中的两个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说明理由。

    3.文章第⑥段有一个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4.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拓展提升)

    5.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8深圳)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文/宋威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04版)

    1.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2.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

    (拓展提升)

    5.本文第⑤⑥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6.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 一年夏天,许衡与许多人一起逃难,天气炎热,大家都口渴难耐。有人发现道路附近有棵梨树,众人纷纷爬上树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其原因,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不能乱摘。众人说这是无主之树,许衡说:“梨无主,难道我的心也无主吗?”

    材料二 南非总统曼德拉,因领导黑人运动、争取民族权利而被逮捕,关押在监狱长达27年。当他的女儿前往监狱探望他的时候,曼德拉还风趣地指着那些狱警淡定地说:“看看,这些保镖总是对我寸步不离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9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绝对的劣势

    ①著名作家刘墉说:“被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如果善加分析把握,反倒可能成为一种先天优越的条件。”人生不可能完美,缺点人人都有,缺点无处不在,有缺点的人是真实的,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每个人的优势与缺点都并存着,我们不必为自己的缺点而悲哀,优势与缺点是相对的,就像每一个珍珠上存在着黑点一样,没有了黑点也就没有了珍珠,没有了瑕疵与缺憾也就没有了美好的人与事。一切事物都处于转化之中,关键要学会充分利用劣势,把缺点变成有利条件。

    ②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麟派艺术的创始人周信芳,其唱功苍劲挺拔,浑厚有力,豪迈谐趣,深受观众喜爱。然而,在其表演艺术渐趋成熟、日臻完美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嗓子哑了。 

    ③对一个以唱为主的须生演员来说,“倒仓”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为此,有的人不得不改行,有的人则或靠耍花腔来遮丑。许多人都以为周信芳从此会一蹶不振,演唱生涯或此结束。然而,众人都想错了。周信芳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一不气馁,二不取巧,决心闯出一条新路来。他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嗓音条件,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决定在唱腔上讲究气势,学“黄钟大吕之音”。为此,他首先坚持不懈地下大力气练气,做到发声气足洪亮,咬文喷口有力。又特别在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方面努力学习,确切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气质。经过长期的钻研和探索,周信芳不仅没有受到“倒仓”的限制,反而形成了苍劲强烈、韵味纯厚的特色,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麟派艺术,让众人赞叹不已。

    ④当一件事情大家都觉得不好的时候,往往是机会到来的时候。嗓子哑了,成了周信芳的一个劣势,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他的优势:他可以尝试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可以不陷入思维定式中,闯出属于自己的辉煌。许多时候,一个人的优势往往是他的劣势,而劣势往往是他的优势。前提是,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人们最大的失败,就是在没有行动之前,就自己给自己下了一个定论。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你现在处于劣势而烦恼,只要你努力,你一样可以将劣势转化为优势,让弱点成为闪光点。

    ⑤优点和缺点总是同时存在的,可它们的呈现需要参照物。聪明的人不但能清醒地认识它们,往往还能把缺点变成优点,巧妙地展现出来。某种情况下的缺点,换一个场景中可能就是优点了。比如一个说话大嗓门的人,在嘈杂的地方、或是需要找人的时候,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⑥学会审视自己,打破思维常规,就能像美丽的凤凰那样,总是昂首挺胸地展示着绚烂的羽毛,让所有的人忘记,它还有一双丑陋的脚。

    ⑦一个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时,才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才能找准属于自己的人生跑道。因为选择的失误或可怕的错位会让一个人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幸福人生的秘诀,就是一个人既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又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或者是重新确定自己的定位。

    (作者:张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③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

    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处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在强手如林的2022年世界杯的主办权竞选国家当中,卡塔尔与竞争对手美、韩等国家相比,根本就没有优势可言。但是,卡塔尔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说,炎热会催生他们改变的决心,他们将给所有的球场安装太阳能冷却系统,让球场变得恒温;国土狭小,参赛的球队就不用转场了;人口不多,能把更多球票留给国外球迷。对此,国际足联大为赞赏。就这样,卡塔尔成功赢得世界杯的主办权。

    (拓展提升)

    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如何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9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跳出心灵的“井口”

    ①人生需要参照系。没有参照就没有比较,缺乏比较就容易迷失自我。《庄子》里讲了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位河伯,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欣然自喜;等到看见茫茫大海后,才发现自己的可笑。类似故事还有“井底之蛙”,由于坐井观天,目力所及怎么也超不过井口。这启示我们,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才能跳出“井口”。

    ②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标尺,既衡量着自己,也丈量着他人。这把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格局、发展后劲。格局在井中,心灵便容易被点滴成绩或些微挫折填满,要么骄傲自大,要么畏葸不前。从井底跳出来,努力拓展格局,成长的半径才会不断延伸,一切也就皆有可能。

    ③现实中,自我设限的“井口”时常可见。有的人吃不得苦,经历一些艰辛挫折就难以承受,殊不知美好生活总是来之不易;有的人经不住夸,稍微取得一些成绩、得到一点赞赏,就开始飘飘然;有的人沉不住气,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坚韧……凡此种种,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山外有山,也不懂得止于至善。类似“井口”心态一旦固化,就会在无形中为成长进步设置了天花板。

    ④跳出心灵的“井口”,应该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科学家牛顿曾自喻为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却对不远处的“真理大海”一无所知;国画大家李可染晚年自称“白发学童”,仍然保持一种孩童般的“空杯”心态。他们深知,世界无比广阔,有无垠的疆域等待自己去开拓,因而保持着谦逊、进取的姿态。目光高远,向着地平线不断迈进,一个人就不会在意眼前的波涛。

    ⑤跳出“井口”,并不意味着跳到另一口“更大的井”里。因而,还应明确奋斗的方向,校准人生的参照系。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说,比所处位置更重要的,往往是正确的方向。一旦参照错了对象,规划错了路径,无异于缘木求鱼,达不到超越自我的目标。譬如,为官者与商人比财富,求学者与富人比安逸,就是南辕北辙,越用力反倒陷得越深。

    ⑥智者总是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找寻各种可能性,庸者只会安于现状、消极懈怠。人生的“井口”,某种意义上也会营造出一个“舒适地带”,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逐步令人失去进取心,阻塞向上跃升的通道。诚然,每个人都有资格对业已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切不可因此而自满,更不能困于功劳簿的“井口”之下。砥砺实干家的姿态、睿智者的心态,胸怀天下、登高望远,我们才能不断书写人生的新篇章。

    ⑦有人说,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从即刻出发,让自己动起来,勇敢跳出心灵的“井口”,你会发现,世界正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作者:刘元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 81岁的“学霸奶奶”薛敏修在天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8年首场毕业典礼上说:“我觉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己,完善自己……”

    材料二 在谢亮老人的带动下,附近的很多退休老人纷纷加入义务指路的行列,义务指路成为京城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拓展提升)

    5.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