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对好友的回忆。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冬不谢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张九龄的个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张九龄的《感遇》可以说全诗都是用象征性语言暗示更深远的意境或情意。又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写的是实情实景,然而这些富有象征性和暗喻性的语言却指向个没有说出的物我两忘的境界,让读者能心领神会,恍若身历其境。

    中国古典诗中有不少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好诗,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更加崇尚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的诗,崇尚有神韵的诗,而不是崇尚单纯形似的诗。王维的《终南别业》诗中有画,而又在画的背后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上是一首描写田园山水的单纯写景的诗,但仅仅这样来看待这首诗,则显然未能真正领略其诗意。这几句诗在描写“人境”的现实田园景物时,却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正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摘编自张世英《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评判一首古典诗歌艺术水平的高下,不仅要看诗歌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看是否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来的内容。

    B.在日常口语表达和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时可以长篇大论,而诗家语讲究“言约旨远”,用词越少,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

    C.《春日忆李白》借暮云春树表达对好友的思念,《感遇》以丹橘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它们都是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

    D.中国传统美学认为那些画意与深远境界相结合、富有神韵的作品应受到推崇,而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作品则算不上佳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总体采用总分结构,第一段提出本文的观点,即“诗的语言可以表达无穷之意”。

    B.文章从言简意丰、使用象征、创设意境三个维度,逐层对观点展开论述,脉络清晰。

    C.第三段列举《感遇》《终南别业》两诗为例,旨在论证中国古典诗中象征有两种类型。

    D.文章使用了大量的引用论证,如古今名家的观点等,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语言和非诗的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具有传统诗论所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而非诗的语言则不具备表意性。

    B.诗的艺术性离不开诗歌语言的特殊性,诗歌中的实情实景,借助语言的诗性指向一个没有说出的而读者能心领神会的境界。

    C.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由此可见,诗的语言具有显与隐的双重美学特征。

    D.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第一个“象”“景”指诗歌表面所写的景象,而后两个则指语言文字未说出的情趣和意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为了“治病”,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015年,联合国又确立了一个“世界日标”: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境内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那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先后颁布了《防沙治沙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推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对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严格保护和集中治理。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开展大规模治理,实现了荒漠化扩展态势整体遏制、荒漠化面积持续缩减、荒漠生态功能增强。

    为根治荒漠化这一“地球癌症”,我们开出了“中国药方”;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个“世界日标”,全世界需要继续努力。

    (摘编自赵清建《根治地球癌症,中国成就几何》)

    材料二:

    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中国的内蒙古高原,历经30年的探索和努力。终于取得“人进沙退”的胜利,并形成了库布其模式,这一战胜“地球癌症”的良方为全球涉及10多亿人口的荒漠化地区和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日前,“库布其30年治沙成果总结暨服务‘一带一路’绿色经济推进会”在京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领域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对亿利库布其治沙30年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认定,就库布其治沙对区城环境特别是京津沙尘天气影响进行分析评估。

    到今天,库布其模式已走向浑善达克、乌兰布和、腾格里、塔克拉玛干、青藏高原等中国西部荒漠化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并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更广袤的荒漠化地区带去绿色希望,也带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

    (摘编自《亿利库布其治沙30年,为治愈“地球癌症”献良方》)

    材料三:

    曾经,沙尘暴是北京主要的天气灾害,是北京人心中的痛。但如今强度和频次都在快速下降,最近的一次对沙尘暴的记忆还停留在两年前。这个已有1600年历史的农耕时代的产物在慢慢消逝,有哪些人在帮助我们忘记这段“天昏地昏”的记忆?

    为了探寻这个秘密,周刊君加入到现代汽车集团“内蒙古正蓝旗宝绍岱诺尔盐碱干湖盆治理”项目的媒体志愿者团队中,与来自京津高校的120名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和现代汽车集团共同完成2017年的治沙之族。历经8个小时车程,自北京一路向北来到了内蒙古正蓝旗宝绍岱诺尔。

    这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既能看到芳草鲜美、牛羊成群,也能看到赤地千里、满目疮痍。

    这是北京现代汽车集团开展内蒙古治沙工作的第10个年头,再有1年,“内蒙古正蓝旗宝绍岱诺尔盐碱干湖盆治理”项目将圆满完成,与一期查干诺尔项目合计完成约9000万m2的植被种植。

    十年历程,呈现了“荒漠变绿地”的努力和奇迹;任重道远,荒漠化治理之路仍需更多投入与坚持,现代汽车在这条路上踯躅前行,用实际行动兑现“绿色承诺”,还原“环保初心”。

    现代汽车用实践证明,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的荒漠化,是能够治理的。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的支持下,现代汽车为盐碱干湖盆治理总结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

    (摘编自《他们用实践证明地球的“癌症”可以治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对此,联合国通过了相应的公约,并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B.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所以,我国十分重视治理“地球癌症”的问题,并且积极采取--系列行动。

    C.库布其模式是战胜“地球癌症”的良方,内蒙古高原“人进沙退”的胜利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为人类战胜沙漠带来了希望。

    D.北京人“天昏地昏”的记忆由来已久,根源是内蒙古沙尘暴,北京现代汽车集团对沙尘暴的治理,使北京这种现象明显改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根治荒漠化这一“地球癌症”,我们国家、地方、民间共同参与,同心协力,开出了“中国药方”。

    B.库布其模式是中国对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一模式已在我国推广并开始走向世界。

    C.北京现代汽车治理沙漠的实践,证明了我国在治理“地球癌症"方面非政府力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D.中国已经取得了根治“地球癌症”的决定性胜利,这也就为更广袤的荒漠化地区带去了绿色的希望。

    3.面对“地球癌症”,中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父亲的东篱

    李汉荣

    说起来,我也算是个诗人,性情质朴、诚恳、淡远。古国诗史三千年,我最喜欢陶渊明。南山啊,东篱啊,菊花啊,田园啊,归去来啊,桑树颠啊,这些滴着露水粘着云絮的词儿,在我心里和笔下,都是关键词和常用意象。

    可是,翻检我自己,自从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我没有种过一苗菜,没有抚摸过一窝庄稼,没有刨过一颗土豆,连一根葱都没有亲手养过。几十年了,没有一只鸟认识我,没有一片白云与我交换过名片,没有一只青蛙与我交流过对水田和稻花香的感受,没有一只蝈蝈向我传授民谣的唱法。那些民谣都失传了,只在更深的深山里,有几只蛐蛐,丢三落四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

    其实,不说别的,就说我的鞋子吧,我的鞋子,它见过什么呢?见过水泥、轮胎、塑料、污水、玻璃、铁钉、痰迹、垃圾,见过无数的、大同小异的鞋子吧。

    从这阅历贫乏的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多么贫乏,就可以看出我们离土地、离故乡、离田园,离得有多么远,我们离得太远太远了。

    我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寻找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绿化、净化和湿化一下我龟裂的心魂;有时就一头扎进唐朝的山水里,吸氧,顺便闻闻纯正的酒香,在李白们的月夜走上几个通宵,揣上满袖子清凉月光,从唐朝带回家里,在沉闷办公室里,也放上一点清凉和皎洁,用以清火消毒,解闷提神,修身养性。

    这些年,也许年龄渐长的原因,“拜访”陶渊明就成了我经常要做的事,动不动就转身出走,去渊明兄那儿,在东篱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树颠,有时就在他的南山,靠着一块石头坐下,久久坐着,一直到白云漫过来漫过来,把我很深地藏起来,藏在时光之外。

    我以为这就不错了,觉得也在以自己的微薄心智和诚恳情思,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

    直到2001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这些孤芳自赏、不无优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恋,带着几分小资情调和审美移情的自恋,这自恋被一厢情愿地放大了,放大成了关乎诗史、文脉、乡愁的延续了。

    为什么是在那天,我才突然明白这些呢?

    那天下午,我回到老家李家营,立夏刚过,天朗气清,小风拂衣,温润暖和,我沿麦田里的阡陌,横横竖竖走了一阵,其实,若是直走,一会儿就到家,我想多走一会儿田埂,所以,横的、竖的阡陌我都走了个遍,横一下,竖一下,就在田野里写了好几个“正”字。因为我的父亲名叫正德。然后,我就到了家。

    走进老屋院子,看见父亲正在维修菜园篱笆。他用竹条、青冈木条、杨柳树枝,对往年的篱笆进行仔细修补。菜园里种着莴笋、白菜、茄子、包包菜、芹菜,一行行的葱和蒜苗,荠荠菜算是乡土野菜,零星地长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指甲花、车前草、薄荷、麦冬、菊、扫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喇叭花藤儿已经开始在篱笆上比画着选择合适位置,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就等一场雨后,天一放晴,它们就开始吹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忽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但是,此刻,在这里,在人境,结庐的,不是别的哪位诗人,是我父亲,是我种庄稼的父亲,是我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但是,实实在在,我的不读诗的父亲,在这人境里,在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此时正值初夏,还不是采菊的时候,菊,连同别的花草和庄稼,都刚刚从春困中醒来不久,都刚刚被我父亲粗糙而温和的手,抚摸过和问候过,父亲还在它们的脚下轻轻松了土,培了土,以便它们随时踮起脚,在农历的雨水里呼喊和奔跑。而当到了删繁就简的秋天,夏季闷热的雾散去,头顶的大雁捎来凉意,我的父亲也会在篱笆边,坐在他自己亲手做的竹凳上,面对村子边漾河岸上的柳林,向南望去,他会看见一列列穿戴整齐的青山,正朝他走来,那是巴山,我们世世代代隔河而望的南山。

    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

    而我呢?我读着山水之诗,其实是在缓解远离山水的郁闷,同时用山水之诗掩护我越来越远地远离山水。我写着故园之词,其实是在填补失去故园的空虚,同时让故园之词陪着我越来越远地告别故园。我吟着东篱之句,其实是在装饰没有东篱的残缺,同时让东篱之思伴着我越来越远地永失东篱。

    于是,在那天下午,我无比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了我的父亲。是的,是的,我那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他不知道诗为何物,他不知道陶渊明是谁,但是,正是我的父亲,和像我的父亲一样的无数种庄稼的父亲们,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形散神聚,联想丰富,能够紧紧围绕着“父亲的东篱”穿越时间和空间选材——从眼前场景到古代的《诗经》、李白、陶渊明等。

    B.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感情凝重,富含哲理,同时也不乏风趣幽默,如“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等。

    C.文中“我无比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了我的父亲”,是因为父亲养育了“我”,而且作为一个地道的淳朴农民,他还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

    D.“我”和父亲经营的“东篱”是截然不同的,文章使用对比手法,通过“我”的感悟,阐释真正的乡愁和诗史的根基是劳动这一深刻哲理。

    2.文章两次引用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文章标题是“父亲的东篱”,为何用了大量篇幅写“我"?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正夫,字德初,衢州西安人。未冠入太学,有声,与范致虚、吴材、江屿号“四俊”。元丰八年,尚书省奏名在优选,而犯高鲁王讳,凡五人皆当黜,宣仁后曰:“外家私讳颁未久,不可以妨寒士。”命置末级,久之,为太学录、太常博士。母服阕,御史中丞石豫荐之,召赴阙,道除左司谏。时方究蔡邸狱,正夫入对,徽宗语及之,徐引淮南“尺布、斗粟”之谣以对。帝感动,解散其狱,待蔡王如初。他日,谓正夫曰:“兄弟之间,人所难言,卿独能及此,后必为公辅。”又言:“元柘、绍圣所修《神宗史》,互有得失,当折中其说,传信万世。”遂诏刊定,而以起居舍人为编修官。不阅月,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礼部侍郎。蔡京据相位,正夫欲附翼之,奏言:“近命官纂录先政,愿得陈力其间。”诏俾阅详焉。京罢,正夫又与郑居中阴援京。京憾刘逵次骨,而逵善正夫,京虽赖其助,亦恶之。因章延铸钱狱辞及正夫,时使辽还,京讽有司追逮之。帝知其情,第贬两秩。京又出之成都,入辞,留为翰林学士。京愈不能平,谋中以事。作春宴乐语,有“紫宸朝罢衮衣闲”之句,京党张康国密白帝曰:“衮衣岂可闲?”竟改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召为工部尚书,拜右丞,进中书侍郎。太学诸生习乐成,京欲官之。正夫曰:“朝廷长育人材,规为时用,而使与伶官齿,策名以是,得无为士子羞乎?”东封仪物已具,正夫请问,力陈不可,帝皆为之止,益喜其不与京同。政和六年,擢拜特进、少宰。才半岁,属疾,三上章告老,除安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致仕。病少愈,丐东归,诏肩舆至内殿,长子皂民掖入坐。从容及燕云事,曰:“臣起书生,军旅之事未之学,然两朝信誓之久,四海生灵之众,愿深留圣思。”明日,徙节安静军,起充中太一宫使,封康国公。将行,赐之诗及砚笔、图画、药饵、香茶之属甚厚。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遂卒,年五十六。赠太保,谥文宪,再赠太傅。正夫由博士入都,驯致宰相,能迎时上下,持禄养权。性吝啬,惟恐不足于财。晚年,筑第杭州万松岭,以建阁奉御书为名,悉取其旁军营民舍,议者讥之。帝眷念不衰,以阜民为兵部侍郎,少子阜民,徽猷阁待制。

    (节选自《宋史·刘正夫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

    B.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

    C.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

    D.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冠,尚未加冠。古礼男子多在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满十八即“未冠”。

    B.服阕,守丧期满除服。古代官员若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穿丧服守制数月。;

    C.东封,帝王东至泰山行封禅之事,其中,“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D.兵部,古代官署名称,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正夫少年成才,名声远播。尚未成年就入太学,成为“四俊”之一;被列为优秀人选,却因犯讳最终被黜免。

    B.刘正夫善于讽谏,以情感人。朝廷查究蔡邸案,他入宫应对时引用民谣,感动皇帝撤销此案,使兄弟和好如初。

    C.刘正夫攀附权贵,反遭报复。刘正夫依附并暗中支持蔡京,可蔡京因刘逵之事迁怒于他,并屡屡加以暗算迫害。

    D.刘正夫生性吝啬,非法敛财。晚年,他在杭州修建住宅,借口接受御书,从周围的军营民居大肆搜取建筑材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章延铸钱狱辞及正夫,时使辽还,京讽有司追逮之。

    (2)病少愈,丐东归,诏肩舆至内殿,长子皂民掖入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偶题

    杜牧

    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

    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

    绿眉甘弃坠,红脸恨飘流。

    叹息是游子,少年还白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标题,“不胜秋”是不能承受秋寒,荷花衰败,柳叶飘零,营造出秋季萧瑟凄凉的氛围。

    B.颔联中“玉露”即白露,“金风”即秋风,露滴如泣,风吹似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C.“绿眉”指柳叶,叶形如眉,“红脸”指荷花,粉红如脸。“甘”是不甘、岂甘,柳叶不甘坠落。

    D.整首诗由物及人,结尾两句点明题旨,升华了全诗的意境,为诗歌笼上一层凄婉色彩,余韵悠长。

    2.这首诗借助哪些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一词通过自然永恒和人事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李白不愿趋炎附势、违背心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知人论世”是一种论文的方法。“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     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诗歌鉴赏方法,基本的原则是:评价和理解诗歌,必须紧紧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之间紧密联系起来。

    例如,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     , 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    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张籍自是_   的他,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巧妙地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张籍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 (   )。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诗人作诗的本意。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考察  惟妙惟肖  试探  心领神会

    B.考查  栩栩如生  试探  心有灵犀

    C.考察  栩栩如生  试问  心有灵犀

    D.考查  惟妙惟肖  试问  心领神会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评价和理解诗歌,必须紧紧将诗歌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联系起来。

    B.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之间紧密联系起来。

    C.评价和理解诗歌,必须紧紧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之间联系起来。

    D.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紧密联系起来。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张籍在后两句中对其所提问题做出肯定回答,同时流露出来了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

    B.张籍在后两句中对其所提问题做出肯定回答,同时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也流露出来了

    C.在后两句中张籍对其所提问题做出肯定回答,同时流露出来了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

    D.在后两句中张籍对其所提问题做出肯定回答,同时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也流露出来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在传统中国,我们信仰体系的载体和传播手段,是经学而不是神学,是学堂而不是教堂;我们尊奉的是圣贤,①_______,这是我们文化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特色和文化实现路径。如果说,西方的国民教育有学堂与教堂这样的“两堂”,在传统中国,我们没有教堂,②________;乡村有学堂(包括文庙)、宗族有祠堂,家庭有中堂。③______,祠堂里有祖宗,中堂悬挂五个大字:天地君亲师。这三堂撑起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信仰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泰兴号”沉船为清代道光年间沉没于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国商船,船货以清中晚期民窑瓷器为主,兼有少量紫砂陶器、石器、金属器等。20世纪90年代,该沉船被国外商业团队打捞,出水文物在国际市场拍卖出售。2018年,泮庐集团从海外购回10万余件该沉船出水瓷器。近日,经由德化县人民政府推介,将其中40余类、共190余件瓷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瓷器多为19世纪初期福建省闽南地区所产,以青花瓷为主,兼有少量白釉瓷、褐釉瓷、红绿彩瓷等。

    此次收藏的“泰兴号”沉船文物为清代中晚期具有明确纪年及沉没地点的历史遗物,出自目前发现同时期较为罕见的大型贸易商船,对研究19世纪中国对外海洋贸易情况、外销产品结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闽南瓷窑业技术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学者周国平说:“一个不能融入现代潮流的人,是一个落伍者;一个无所坚守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

    时代洪流中,人如此,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请你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