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填空题 1 题,实验题 2 题,推断题 2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某些保健品中含有的锗元素(Ge)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IVA族。有关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锗的原子序数为24   B. 锗的金属活动性应比硅强

    C. Ge可以生成化学式为Na2GeO3的盐   D. 单质锗是半导体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某些离子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或HCO3-

    B.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氧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存在NH4+

    D.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2O2可作漂白剂和供氧剂,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工业上用次氯酸制漂白粉,保存漂白粉的塑料袋要密封

    C.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是因为生成的次氯酸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D.溴化银用于人工降雨,单质碘加入食盐中用于制加碘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铝既可用于食品包装,也可用于建筑材料

    B.氧化铝既可以用来冶炼铝,也可用作耐火材料

    C.氢氧化铝既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也可用来制备一些铝盐

    D.明矾既能用来净水,也可用作消毒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比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Mg失火不能用CO2灭火;Na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

    B.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C.Cu与Cl2直接化合生成CuCl2;Cu与S直接化合也能得到CuS

    D.CO2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不能生成沉淀;SO2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也不能生成沉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已知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NO3)2=2CuO+4NO2↑+O2↑,某人将少量的Cu(NO3)2固休放入试管中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2能支持燃烧

    B.NO2不能支持燃烧

    C.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的缘故

    D.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的CuO催化作用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铁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中的铁粉用绕成团的细铁丝代替

    B.将试管底部的湿棉花移到试管口部

    C.将铁粉附着在石棉绒上,以增大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

    D.点燃肥皂泡验证氢气的生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2份质量分数不同的NaHCO3和NaOH的混合物,将它们分别用酒情灯隔绝空气加热至恒重并排出气体后恢复到常温,测得的数据如下: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二份得到的是纯净物

    B.第l份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更大

    C.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第1份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D.第2份混合物中NaOH的物质的量小于NaHCO3的物质的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可能包括多步反应,其总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ClO(aq)中通入过量SO2:ClO-+SO2+H2O=HClO+HSO3-

    B.FeC12在空气中被氧化:4Fe2++O2+2H2O=4Fe3++4OH-

    C.AlCl3(aq)中投入少量Na:Al3++4Na+2H2O=AlO2-+4Na++2H2↑

    D.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颇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新制氛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②Cl2通入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③SO2通入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④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⑤ 氨气通人酚酞溶液中→红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海藻中含丰富的、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下图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步骤①、③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分液

    B.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②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C.步骤③中加人的有机溶剂是乙醇

    D.步骡④的操作是过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说法均摘自某科普杂志,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① 铅笔芯的原料是重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用嘴吮咬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

    ② 一氧化碳有毒,生有煤炉的居室,可放置数盆水,这样可有效地吸收一氧化碳,以防煤气中毒

    ③ “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道理,其中二氧化碳的缓释,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④ 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将3.48g四氧化三铁完全溶解在100mL 1mol/L的硫酸中,然后加入K2Cr2O7溶液25 mL,恰好使溶液中的Fe2+全部转化为Fe3+,Cr2O72-全部转化为Cr3+,则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05mol/L      B.0.1 mol/L      C.0.2 mol/L     D.0.3 mol/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

    D.1L0.1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将15.6g Na2O2和5.4g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人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反应过程中得到7.84L的气体

    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C.最终得到7.8g的沉淀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1.5mol/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是浓盐酸,⑧是高锰酸钾,②至⑦是滤纸条,依次滴有品红溶液、石蕊试液、淀粉-KI试液、Na2S溶液、KBr溶液、含KSCN的FeCl2几种溶液,实验时挤几滴浓盐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生氯气的离子方程式:16H++ 10Cl-+2MnO4-=2Mn2++5Cl2↑+8H2O

    B.⑦处变血红色,是因为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C.②褪色,③处先变红后褪色,⑤处出现淡黄色固体

    D.④处变蓝,⑥处变橙红,能说明氧化性:Cl2>Br2>I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

    C.改变温度,产物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范围: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HCl,直到不再生成CO2气体为止,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HCO3-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溶液体积变化均忽略不计)

    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Ba(OH)2固体,CO32-的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溶液体积变化均忽略不计)

    C.有含0.2molNa2CO3和含0.3molHCl的两种溶液:①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入HCl溶液中;②将HCl溶液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①②两种操作生成的CO2体积之比为3:2

    D.将等质量的Na2O和Na2O2样品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b%,则a、b的关系是a=b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如图所示,室温下,A、B两个容积相等的烧瓶中分别集满了两种气体(同温、同压),打开K夹,使两烧瓶内气体充分接触后,容器内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Cl-、SO42-、HCO3-、MnO4-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Al3+、Mg2+、NH4+、Cl-       B.肯定有Al3+、Mg2+、HCO3-

    C.肯定有K+、HCO3-、MnO4-         D.肯定有Al3+、Mg2+、SO4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为了实验探究金属单质M与盐溶液的反应,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验现象判断,该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向滤液中滴加盐酸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B.滤渣可能是两种金属单质的混合物

    C.滤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能完全溶解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镁或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A~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2FeFe2O3+2Al

    B.检验D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反应:Fe3++3SCN-=Fe(SCN)3↓

    C.单质X和单质Y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D.由于化合物B和C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两者均是两性化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现有Al、C12、Al2O3、HCl(aq)、Al(OH)3、NaOH(aq)六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N一定是HCl(aq)           B.X可能为Al或Cl2

    C.Y一定为NaOH(aq)           D.Q、Z中的一种必定为Al2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已知: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向含2 mol NaOH、1 molBa(OH)2、2mol NaAlO2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CO2,则通入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向21.6gFe粉和Cu粉的混合物中加入1L1mol/L HNO3充分反应,放出NO气体且金属有剩余。则反应后溶液中c(NO3-)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

    A.0.45mol/L     B.0.6 mol/L      C.0.75 mol/L   D.0.9 mol/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若用X代表F、C1、Br、I四种卤族元素,下列能够表达它们的共性反应的是(   )

    A. X2+H2=2HX   B. X2+H2O=HX+HXO

    C. 2Fe+3X2=2FeX3   D. X2+2NaOH=NaX+NaXO+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橡皮寒把液溴密封于玻璃瓶中

    B. 用磨口玻璃塞把氢氟酸密封于棕色试剂瓶中

    C. 把氯气加压液化后密封于钢瓶中

    D. 氯水通常保存于无色试剂瓶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在下列变化① 大气固氮、② 硝酸银分解、③ 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其中氮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①2O2(g)+N2(g)= N2O4(l)   △H1

    ②N2(g)+2H2(g)= N2H4(g)   △H2

    ③O2(g)+ 2H2(g)=2H2O(g)   △H3

    ④2 N2H4(g)+ N2O4(l)=3N2(g)+4H2O(g)  △H4=-1048.9kJ/mol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_________,联氮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

    (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__(已知:N2H4+H+=== N2H5+ 的K=8.7×107;K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人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________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必修加选修》中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I.(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答: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列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II.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家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最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B与A的差值为________mol。B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C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使用过量会使人中毒,国际上对食品中亚硝酸钠的用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某学习小组针对亚硝酸钠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I】制备NaNO2

    该小组查阅资料知:2N0+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

    设计制备装置如下(夹持装置略去)。

    (1)装置D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如果没有B装置,C中发生的副反应有____________。

    (3)甲同学检查完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发现制得的NaNO2中混有较多的NaNO3杂质。于是在A 与B 装且间增加了___________装置,改进后提高了NaNO2的纯度。

    【实脸II】 测定制取的样品中NaNO2的含量

    步骤:

    A.在5个有编号的带刻度试管(比色管)中分别加人不同址的NaNO2溶液,各加入1 ml的M溶液(M遇NaNO2呈紫红色,NaNO2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10 mL并振荡,制成标准色阶:

    b.称量0.10g制得的样品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取5mL待测液,加入1mlM溶液,后加蒸馏水至10mL振荡,与标准色阶比较。

    (4)步脚b中比较结果:待测液颜色与③号色阶相同。则甲同学制得的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5)用目视比色法证明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2 题
  1. 某强酸性溶液X,可能含有Al3+、Ba2+、NH4+、Fe2+、Fe3+、CO32-、SiO32-、NO3-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其现象及转化如图。反应过程中有一种气体是红棕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强酸性条件即可到断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

    (2)溶液X中,关于NO3-的判断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一定有     b.一定没有    c.可能有

    (3)产生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转化⑥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5)转化④中产生H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若转化③中,D、H2O、O2三种物质恰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E,则反应中D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7)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以另取X溶液,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根据现象即可判断,该试剂最好是______________。

    ①NaOH溶液   ②KSCN溶液   ③石蕊试剂  ④pH试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C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实验室中常用E溶液吸收多余的C(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与B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将ag粉未A加入bmol/L的B的浓溶液cL中加热完全溶解,反应中转移电子d个,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A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3)将B的浓溶液与H的浓溶液混合,立即产生大最气体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E溶液吸收C,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向吸收液中持续通入SO2气体。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开始时,溶液上方出现白雾,试纸a变红。甲同学认为是HCl使a变红,乙同学不同意甲的观点,乙同学认为使a变红的是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②片刻后,溶液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试纸b变蓝。用离子方程式解释b变蓝的原因:_____________

    ③最终试纸b褪色。同学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I2有还原性,黄绿色气体等物质将其氧化成IO3-,从而使蓝色消失;二是_______________。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