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8 题,填空题 4 题,计算题 2 题,实验题 3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8 题
  1. 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A. 3.5m/s                     B. 4m/s            C. 4.2m/s                    D. 4.5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东在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时,想估算一下运载飞船的火箭在发射后的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他上网查到“神舟十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长58米,然后从网上下载“神舟十号”发射的视频,分别截取火箭刚发射时和发射后第10s的图片,如图甲和乙所示,则火箭发射后的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应接近

    A. 4m/s               B. 9m/s                   C. 12m/s                    D. 15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0.1m/s   B. 1m/s   C. 10m/s   D. 10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沿光滑斜面由A点上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中取AE并分成相等的四段,v1、v2分别表示通过AB段、BC段的速度,v表示BE段的平均速度,则v1、v2与v的关系是

    A. v1<v2<v   B. v1=v2<v   C. v1=v2>v   D. v1<v<v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北京田径世锦赛100米半决赛上我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杀入世锦赛决赛,为中国在该运动项目上创造了新的历史.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约为

    A. 8 m/s                   B. 9.5 m/s          C. 10 m/s                  D. 12.5 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向右做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摩擦阻力

    C. 汽车的内燃机的效率能达到60%                            D. 汽车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25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B. 声音传播速度的大小仅与介质的种类无关

    C.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爷爷看书时佩戴的老花镜是凹透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中,从其中的T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火车从蚌埠到济南的时间为 ________ h,平均速度是________ km/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物体作直线运动,通过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  , 接着再通过另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 . 当通过这两段路程的时间都为t时,这物体在全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 ;若物体通过的两段路程相等,这个物体在全程上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辆汽车从万源到达州的平均速度为v,该车前半时的平均速度为v1  , 则该车后半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第3分钟至5分钟小华的运动状态为______ ,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下图是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列车夕发朝至,全程运行1288km。

    由表中数据可知:

    (1)K18次列车全程运行时间是多少____?

    (2)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___?

    (3)列车在途中车站停留的时间共为多少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周末小林一家驾车从韶关市区内到南雄珠矶巷游玩,汽车行驶0.5h到达40km远的仁化,再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目的地。求:  

    (1)韶关市区到仁化,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    

    (2)韶关市区到南雄珠矶巷,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是:________。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尽量__________(选填: 小或大)

    (3)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__________ 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红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他测得斜面长为S=1.2m,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S1的时间为1s,通过全程S所用的时间是1.5s.那么,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S1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小车通过后一半S2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小车做的是________运动.小车在全程中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