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一王国一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C.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         B.中国古代的宗法观念

    C.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         D.中国古代的仁爱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增强了民族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创举”是(   )

    A.实行政党政治       B.实行联邦制

    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创立内阁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郡县制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C.都属于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D.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实施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监察制度的存在,使中央权力不断得到加强。下列官职或机构不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

    A.御史大夫       B.通判

    C.按察司        D.军机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

    A.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

    B.自由平等、分权制衡、联邦制原则

    C.民主、分权制衡原则

    D.联邦制、民主集中制、自由平等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国人尊重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在国家政治地位举足轻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府落入议会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是(   )

    A.主权在民       B.三权分立

    C.“君权神授”     D.社会契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确的选择应为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D.①②③均正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

    A.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袁世凯曾经把当年促使清帝逊位的历史性一幕非常形象地称为“拔大树”。“拔大树”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

    A.标志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已完成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为政治民主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

    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

    A.汉代内外朝制度  B.唐代三省六部制

    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秦朝设置的御史和西汉设置的刺史,其相同的职能是(     )

    A.执掌军政大权    B.负责审核政令

    C.负责草拟政令     D.负责监察事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民法大全》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一规定表明(     )

    A.罗马法已经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罗马法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C.罗马妇女与奴隶的地位完全一样

    D.主人处死自己奴隶只会受到较轻的处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28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和美国作为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二、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些朝代开始实行的何种制度?(6分)图示二中的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各自的职责是什么?(3分)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示二这一制度进行简单评价。(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2分)图中体现了美国政体的什么特点?(2分)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3分)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4分)

    (4)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都体现了对权力的分割,结合所学谈谈它们实质上的不同。(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2006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三周年纪念日。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布莱尔的思路很明白,在“日不落”帝国已成历史之后,跟胜者走是英国唯一的选择。2003年春天,虽然与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反战派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但他毅然站在了大西洋的另外一边。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撤兵?为什么?

    (3)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