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9 题
  1. 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A. 3.5m/s                     B. 4m/s            C. 4.2m/s                    D. 4.5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

    A.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 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 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 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

    A. 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   B. 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

    C. 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   D. 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是代表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三个标志性物体及它们运动的有关数据,比较它们速度大小可知

    A. “和谐号”高速列车每小时行驶350km,速度最大

    B. 正在南海执行任务的军舰每分钟航行780m,速度最大

    C. 奔月的“嫦娥二号”每秒钟飞行11.2km,速度最大

    D. 它们的速度一样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物理学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A. 比较时间的长短   B. 比较路程的大小   C. 相同时间比路程   D. 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对初三学生小刚活动中的物理量估测最贴近实际的是

    A. 小刚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约为60km/h      B. 小刚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250mm

    C. 小刚上一层楼所做的功约为1500J      D. 小刚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5×103P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5年田径世锦赛在北京举行,如图所示是男子100米决赛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   )

    A. 可知博尔特跑得最快   B. 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

    C. 不能求出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   D. 可知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如图所示,

    (1)两运动员中,_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通过的________较大.  

    (2)若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则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百米赛跑的某个时刻,甲、乙两名运动员的位置如图,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他通过的_____大。若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会_____(填“提高”或“降低”)跑步成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10秒内通过150米路程,它在中间半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  ________ 米.它在最后5秒内的速度是  ________ 米/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___ 同学,时间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在用斜面和木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将带刻度的木板一端垫高做成斜面,小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的木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

    分析照片可知AF的长度为________cm,木块从A运动到F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木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相邻两段时间内的路程差为________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  

    (3)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________dm;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________m/s;  

    (4)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实验,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为了便于测量,应使小车在斜面运动的时间长些,因此应使斜面保持较____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  

    (4)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5)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6)实验中测得路程AB上的平均速度为v1  , 路程BC上的平均速度为v2  , 路程AC上的平均速度为v3 . 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7)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东海大桥始于上海,总长达33k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约为0.5h,则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如果汽车的速度为50km/h,则通过大桥的时间要用多少小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李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 800 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 600 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 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 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 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李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