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9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选择题 3 题,诗歌鉴赏 3 题,其他题 30 题,情景默写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2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某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同学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下面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是(  )

    ①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将他摁倒,人赃俱获。

    ②95岁老红军栗元海溘然仙逝,一生没有婚娶的老人别无长物,独独留下一张当年解放军西南军区核发的《革命军人证明书》,被家人视为珍物。

    ③与作风问题一样,会风问题也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克服不良会风不可能倚马可待,整改会风没有休止符。

    ④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⑤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⑥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王主任在招商会上恳切地说:“欢迎各位投资山区建设,我们将鼎力相助,提供咨询服务。”

    B. 校庆前夕,联络办王老师收到一则校友发来的短信:“王老师您好,本人因身体欠安,不能及时赶回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C. 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D. 小张接到几个朋友来访的消息,高兴地回答:“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部:古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学校及科举考试等事。“试礼部”,即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乡试。

    B.六经:儒家经典著作《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由孔子整理而成。

    C.岭南:指中国五岭之南的地区,古为百越之地,宋以后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D.科目:隋唐时分科选拔官吏的名目,如秀才、明经、明算、进士等;后沿用为科举的通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

    (注)谢玄晖:即谢脁,南朝齐著名诗人,为李白所敬慕;谢脁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前两句中的“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点出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稀”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七、八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脁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诗人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在这首诗中,诗人时而写自己的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之感。

    (2)从炼字角度来说,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寒食雨二首(其二)[注]

    苏轼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滚滚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注)元丰三年,苏轼到达贬所黄州,本诗作于元丰五年寒食节。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雨势凶猛,江水暴涨,仿佛要冲入诗人居所,营造出一种风雨飘摇水困居所的紧张氛围。

    B.“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对仗工整,描写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表现出诗人在黄州迫于饥寒的窘境。

    C.“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诗人直抒胸臆,既表达出远离君王无法为国尽忠效力的愁苦,也表达了亲人坟墓远隔万里欲祭不可的悲愁。

    D.末两句用典,诗人以阮籍穷途亡哭的典故表达身处困境无路可走的迷惘以及对春雨绵密的抱怨之情。

    (2)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也作于元丰五年,与此诗同期,但在思想感情上却与本诗有很大差异,试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三)

    杜牧

    雨晴九陌①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

    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②云暖下霓旄③。

    少年羁络④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江碧柳深人尽醉,一瓢颜巷⑤日空高。

    (注)①九陌:汉长安城中的九条大道。②夹城:长安由兴庆宫至南苑(芙蓉苑)一段双层城墙,唐玄宗与宫中后妃经此游玩曲江。③霓旄:装饰得非常漂亮的车子。④羁络:马络头。⑤颜巷:颜回所居的陋巷,后指简陋的居处。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看到的长安城非常盛大繁华,雨后天晴的景色格外优美壮丽,令人赏心悦目。

    B.作者用一“嫩”字写出了“晴岚”笼罩长安城的景象,间接突出了山的高大雄伟。

    C.天子过着奢靡的生活,耽于歌舞游乐,百姓则竞相炫富夸饰,国家一派升平气象。

    D.作者所写的是晚唐社会的真实生活,对这种生活的描绘充满了赞美和喜悦的情感。

    E.作者善于绘景,语言生动传神,“江碧柳深”四字就写出了长安城春意正浓的景象。

    2.分析尾联的表达技巧及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30 题
  1. 分析“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在诗歌开头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本段中哪些诗句写出了杨贵妃的美丽,有何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何理解“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这段诗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本段诗歌有一个转折句,请找出来,并加以赏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请赏析“六军不发无奈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这三句用了什么手法写杨贵妃的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中,“蜀江水碧蜀山青”一句如何抒情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请赏析“圣主朝朝暮暮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中,“天旋地转回龙驭”一句,有人说是以乐景写哀情,如何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本段诗歌中“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中“芙蓉如面柳如眉”这一句有什么妙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这两句诗是如何写时间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结合诗歌前文,理解“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的含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中后两句有何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与上文是如何呼应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请赏析“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中动词的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两句,对仗工整,试谈谈自己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何理解“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这一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本段与诗的主旨有何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诗的结尾“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历来被称道,试谈谈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解释下列重点词

    (汉皇重色思倾国)

    (“杨家有女”四句)

    (六宫粉黛无颜色)

    (华清池)

    (不重生男重生女)

    (渔阳鼙(pí)鼓动地来)

    (《霓裳羽衣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解释下列重点词

    (九重城阙)

    (千乘(shèng)万骑(jì)西南行)

    (“翠华”四句)

    (“花钿(diàn)”二句)

    (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

    (夜雨闻铃肠断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解释下列重点词句:

    (天旋日转回龙驭)

    (太液芙蓉未央柳)

    (西宫南苑多秋草)

    (梨园弟子)

    (椒房阿监青娥老)

    (孤灯挑尽未成眠)

    (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

    (上穷碧落下黄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解释下列重点词句:

    (转教小玉报成双)

    (昭阳殿)

    (蓬莱宫)

    (七月七日长生殿)

    (比翼鸟)

    (连理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恨什么?为什么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长恨歌》中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对于《长恨歌》主旨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的认识。或说讽刺荒淫,或说歌颂爱情,或说双重主题。为什么对于《长恨歌》主旨的理解会有这样的分歧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指出下列加点字词性并释义

    君臣相顾尽沾衣(_____)

    顾野有麦场(____)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

    六军不发无奈何(____)

    梨园弟子白发新(____)

    野芳发而幽香(____)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

    上穷碧落下黄泉(____)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指出加点字古今异义

    六宫粉黛无颜色(____)

    可怜光彩生门户(____)

    云鬓半偏新睡觉(____)

    临别殷勤重寄词(____)

    雪肤花貌参差是(____)

    惟将旧物表深情(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

    千乘万骑西南行(____)

    西出都门百余里(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解释下列词语

    七夕

    称庙号

    称年号

    称尊号、徽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沉痛地写出了女子没有什么过错,而男子行为前后不一致的情形。

    (2)屈原在《离骚》中抒发自己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多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东坡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曹操《短歌行》中作者借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决心礼贤下士,建立统一大业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两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句,集中描写自己做官时的心情,强化了自己向往田园的情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