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5 题,其中:
语言应用 1 题,选择题 2 题,情景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只有动真格,从严要求,突出“实”字,让能者上、庸者下,才能激发干部的积极性,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蔚然成风。

    ②川剧和秦腔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京剧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③元好问认为,写诗就要抒发真性情,表达个人感受,如果随人俯仰,陈陈相因,就太可怜了。

    ④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华美的“北京8分钟”让世界领略了中国的大国风采,今天,其设计与创作团队坐而论道,分享了整个创作过程。

    ⑤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安土重迁,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⑥世人说“北有季羡林,南有饶宗颐”。没有“明心见性”的澄明理性,不具备“知人论世”的能力,自然不会有如二位通儒大师这样光风霁月的胸怀。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⑤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以为高中毕业的学生在教师节给自己的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虽已毕业一年,但学生仍感念师恩。感谢您传授我知识,也感谢您斧正我的错误。是您用自己的光亮,照亮了我的前程。今天是教师节,遥寄鲜花一束,区区此心,请您收下!并恭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A.感念 B.斧正 C.区区此心 D.恭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语句中空缺的部分。

    (1)《新城道中(其一)》中描写风雨有情有义、知道诗人要出行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城道中(其一)》中使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充满快乐和生机的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城道中(其一)》中描写山里人煮芹烧笋闹春耕的生动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①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②?夜阑风静縠纹③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营营:纷扰貌。指为世俗名利奔忙。③縠纹:水中细小的波纹。

    1.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一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㝢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仿佛”也从侧面刻画出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

    C.上片后三句写家童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入眠,只好转而听讲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

    D.下片前两句,奇峰突起的喟叹,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渴望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

    2.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首词中也有“情景”实不可离的词句,请择其一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