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面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聊(顺应)化以归尽              彩彻区(天空)明

    B.遥(胸怀)甫畅                 彼(助词无义)于世,未数数然也

    C.猥以微贱,(应当,应该)侍东宫      气(超过)彭泽之樽

    D.帝乡不可(至,及)              皇天后土实所共(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层峦耸翠,上出重宵;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B.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微浅,朝不虑夕

    D.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六月息者也          情在骏奔,自免

    B.臣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时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C.都督阎公雅望          内无应门五尺

    D.惆怅而独悲           以知其然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三餐而反,腹犹果       ②虽,犹有未数也

    二虫又何知           ④脱然有怀,求靡途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茕茕孑(孤单的样子)立     绝(直上穿过)云气,负青天

    B.众人(普通人)匹之        知来者之可追(补救)

    C.闾阎扑(满)地           东隅(日出的地方)已逝,桑榆非晚

    D.责臣逋(怠慢)慢         举臣秀才(优秀的人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句子中加线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三江而带五湖         琴书以消忧

    B.眄庭柯以颜           贾谊于长沙

    C.彼于福者,未数数然也    陈蕃之榻

    D.雄州列,俊采星驰       但以刘薄西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句子都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①复驾言兮焉求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乐夫天命复奚疑  

    ④而莫之夭阏者  

    ⑤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⑥彼且恶乎待哉  

    ⑦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⑧既自以心为形役

    A.① ② ⑤ ⑦    

    B.③ ⑤ ⑦ ⑧  

    C.② ③ ⑦ ⑧  

    D.② ⑤ ⑦ 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李云龙独特的战术指挥下,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全军覆灭。接着李云龙会同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闯进日军重兵防守的县城,旅进旅退,沉重地打击了日军。

    B.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可谓化典入词的范例。

    C.寄生植物,望文生义,它是靠攫取寄生养料和水分来养活自己的一种植物。

    D.如今在长春,许多堂堂北方大汉也纷纷走进美容店,表明人们已经改变了“男人爱护皮肤就是矫揉造作”的偏见。男士美容蔚然成风,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③②⑥④①⑤ 

    B.④①⑤⑥②③ 

    C.④⑤②③①⑥ 

    D.③②④⑤⑥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B.这家老字号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素以选料上乘、工艺精湛、配方独特、疗效显著而驰名中外。

    C.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D.作为喊了多年精神文明建设的无锡人,如今却要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做起,确实有点难为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文言文阅读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媐 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授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桂败殁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卢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  ① 媐(xī):嬉戏。    ② 瘗(yì):埋葬   ③ 窭(jǜ):贫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人行                         濒:临近

    B.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C.遽京师                         薄:逼近

    D.又长于用车,不能办                 卒:步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童子亦欲学乎       臣进退,实为狼狈

    B.遂言甫朝         访风景崇阿

    C.金公御史为参军     臣险衅,夙遭闵凶

    D.听召募           皆出于此乎

    3.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

    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

    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④权贵人俱不习兵

    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⑥诸路援兵不至

    A.① ② ⑥     B.① ③ ⑤     C.② ④ ⑤     D.③ ④ 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兵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学佛不成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重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达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代诗歌阅读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诗的首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课内名句默写

    (1)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2)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滕王阁序》

    (4)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陈情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你必须做出选择

    奚同发

    ①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②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③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④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是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间滑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⑤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⑥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⑦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⑧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⑨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他”是一个内心压抑、痛苦的人,“他”对拉琴没有兴趣,是在父亲的逼迫、强制和严格监督下练琴的;而他又具有叛逆性格,长久的压抑,伴随着他长久的叛逆。

    B.在痛苦磨炼中“他”既掌握了熟练的演奏技巧,又能在演奏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而最后一次的演奏,“他”正是将技巧与情感完美结合才取得巨大成功。

    C.小说的标题醒人耳目,深化主题。第二人称“你”,就是指小说中的“他”,“必须”以肯定的语气对“选择”加以强调,又引发人们对“选择”的深刻思索。

    D.这篇小说行文腾挪跌宕,张弛有度,开篇由“他”在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引入回忆,运用了倒叙和插叙;故事在高潮处骤然转折,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E.小说含义深刻,引人深思。他的痛苦与反抗告诉我们:教育者可以把自己的理想加到孩子头上,但不能以自己的模式去打造孩子。

    2.这篇小说用了很多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有哪些方面?简要分析。

    3.不爱拉琴的“他”却成了当年艺术学院最优秀的毕业生。试探究:这样的结果蕴含着怎样的深刻意蕴?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韩国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请以“没有以后”为标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