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其他题 2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弱(léi)  悲(chuàng)   下断语(wǎng) 

    B.吞(shí)  痍(chuāng)   面面相(qù)

    C.遒(jìng)  悍(biāo)     浑身数(xiè)

    D.脑(suǐ) 然(wǎng)      而不舍(qi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的成语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B.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换多姿的旋舞。

    C.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它的头部比例整齐,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树立自信、沉着冷静是佛山初三学子中考取胜的关键。

    B.国际博物馆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创立并发起,并定每年的“5·18”为活动纪念日。

    C.香港“保普选,反暴力”大联盟在香港各地区掀起了支持依法普选的签名。

    D.突然刹车或随意变道的不良行为难免不成为交通事故频发的罪魁祸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结合语境,在横线处排列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听说一只名叫“河河”的鸟儿会说话,邻居们好奇,纷纷来我家观看。        

    ①可其中一人说:“这只鸟说得这么清楚,拿到鸟市上,至少也能卖四五千块钱。”

    ②那天家里来了七八个人,围着河河,向它说“你好”,它很有礼貌地回应着,赢得一片掌声和笑声。

    ③我正不知怎样回答,河河抛出一句“讨厌”,惹得对方脸红。

    ④河河也很高兴,在笼子里跳来跳去。

    A.④②③①  B.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2 题
  1.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横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

    他们已经疲惫不,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

    B.昼夜不断地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

    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

    C.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仰之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我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用另一个词替代而不改变原义,恰当的一项是(    )

    报社编辑对这篇文章比较满意,只修改了其中两个地方。

    A.改造     B.改善

    C.改进     D.改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

    (1)未至,         。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

    (2)天倾西北,         ;地不满东南,         。(《共工怒触不周山》)

    (3)描写木兰得胜归来后,恢复女儿装的诗句是:                

                     。(《木兰诗》)

    (4)《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外祖母本人像铜铸的一般,一点儿没变!

    这段文字出自《童年》,《童年》是苏联作家         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人公是         ,其他两部分别是《         》《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请认真阅读文章《为爱挺直》,完成下题。

    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1.阅读选文后,你会为其精美的文题所折服,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

    2.因为母亲的驼背,对他心理影响甚大。请认真阅读全文,结合文中相关词句和理解,梳理他心理变化的过程,然后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因为母亲驼背他感到       ;→冬天里,母亲用力踏车,挺直了脊背,他           ,继而又失望;→母亲想过来看看孙女,他           ;→他骑车送女儿上学,突然明白,心中         

    3.选文第④段中说“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他的“希望”是什么?

    4.“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结合选文,请你说说他“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5.选文第⑦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

    6.文章结尾说“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例,你的母亲对你也是无微不至的关爱,为你的学习生活遮风挡雨,请你叙述出来给大家分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猫>(节选),完成下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随着情节的变化,人对猫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阅读选文,填写下表。

    情节

    态度

    不大喜欢

    以为猫吃了鸟

    发现冤枉了猫

    2.文中多处巧妙暗示,为下文埋下伏笔。例如:两次描写           ,为下文猫被冤枉埋下伏笔;写猫态度安详、叫声悲楚,则为下文           埋下伏笔。

    这样前后照应,使读者理解作者的用意所在。

    3.作者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宾客大宴(       )

    力拉崩倒之声(      )

    妇抚儿(       )

    人有百手(       )

    2.翻译下列句子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大到小,从屋里到屋外。

    B.本文描写的特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C.第四段文字极力渲染了火场和大厅里的嘈杂,表现了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

    D.第四段文字出现了很多“百”“千”这些数字,不能把它看成是实数,而是虚数。

    4.选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口技人高超的技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5.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比赛开始,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桨起桨落,动作刚劲。龙船如飞,争先恐后,紧张激烈。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同学们,进入初中阶段已经一年了,你是否感觉到自己在不断长大呢?所谓“长大”,其实不仅是生理上日趋成熟,更是心灵的充实,人格的健全……长大,就是磨砺自己,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美丽。请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