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语言应用 3 题,选择题 5 题,情景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示例,选择屈原、李白两人,仿写两句话,使之与示例构成排比。

    示例:个性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不顾生死的英勇与豪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②____________________,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③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在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中,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某市图书馆办理新式读者证的流程图。请把该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洁,不超过13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难求 信:相信

    B.迷花倚石忽已暝:迷茫

    C.虎鼓瑟兮鸾车 回:回旋,运转

    D.行即骑访名山 须:必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中加点词,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谢公宿处今尚在 C.青冥浩荡不见底 D.失向来之烟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虎瑟兮鸾回车

    B.深林兮惊层巅

    C.云青青兮欲

    D.对此欲倒东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的一项是()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B.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C.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虽然《机动车登记规定》在前几年又作了一次修订,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其中那些为广大司机所诟病的不合法条款,并没有删除。

    B.奥斯卡金像奖反映了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水平,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自设立以来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

    C.4月22日夜,在朝鲜黄海北道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该事故已导致36名中国游客、朝方工作人员遇难。

    D.地名是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是国家和名族的历史的见证、情感的寄托,切忌不要因长官意志或眼前经济利益而“任性”修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油天姥吟留别》里写出姥山天黑后,熊龙的吼叫使山林震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梦油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来被诗评家认为是《梦油天姥吟留别》一诗的“诗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牡丹

    [唐]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去年与牡丹的相聚落笔,把人世间的深情浓缩在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

    B.颔联中“武陵期”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意外发现桃花源仙境的故事,用典新颖别致。

    C.颈联以“馨香”“不语”刻画牡丹形象,又以“传情”“彼此知”关照前文。

    D.尾联写诗人想于栏边安放枕席,如对故人一般抵足而卧,互诉衷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曲江(注)春望怀江南故人

    赵嘏

    杜若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

    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

    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稀。

    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

    (注)曲江:唐代长安著名游览胜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中“杜若洲”“烟暖”“原草”等意象紧扣诗题中的“春望”一词,描绘出春到曲江的无限风情。

    B.诗歌首联,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曲江岸边、水上的景象想到“人未还”“柴扉”,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

    C.诗歌颈联写作者思随目转,思念之情随离离原草而更显渺远,也苦于曲江浪涛汹涌而无法接到从故乡寄来的书信。

    D.诗歌尾联运用了设问手法,其中下句“万里春柳绕钓矶”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来写景,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颔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注)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应比明洁。

    (注)本诗写于宋神宗西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后,司马光处于政治上不得志时期。尧夫,范仲淹次子。黎叟,范仲淹第三子纯礼。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园林偏僻,连绵春雨方停,觉得身上衣裳难抵这料峭春寒,反衬出与朋友欢聚的喜悦。

    B.“中宵”句表明诗人在与好友相聚痛饮时酩酊大醉,直到夜半方才清醒过来。

    C.“卧对”句是说诗人睁眼一看,只见满窗皓月正与他的卧处相对,十分晃眼。

    D.“旁观”两句写深夜所感,此时游目旁观,侧耳远听,万象寂然,群动俱歇。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