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C.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果说工业3.0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与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那么,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则很可能会打破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甚至会让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逐步消除。

    在工业4.0阶段,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是“互联网+”,而不再是“+互联网”。一个“+”位置的变化耐人寻味。过去,无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是二者深度融合,都是“+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

    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被动。再好的工具,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工具化是工业3.0阶段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在3.0阶段,互联网作为具有革命性的工具,的确可以扩大和提升信息交流的空间与速度,从而让传统产业不仅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而且消费效率获得极大提升。特别是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让消费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如果说以蒸汽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1.0和2.0所运用的是力学原理,解放的是体力,解决的是产能,那么以信息化为代表的3.0运用的则是数字手段,延伸的是人类的视觉和听觉,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仍然是工具,因此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因互联网的加入而改变。

    在工业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的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信息。互联网自身的演进导致了它角色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讲,今后的互联网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上升为矛盾主体,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传统产业则可能变为被“+”的对象。

    互联网的去工具化在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时已初现端倪。而互联网给传统制造业带来的颠覆在发达国家也已经出现。

    美国的某款新能源汽车,由于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已经取消了传统的4S店商业模式,不仅销售不需要,甚至保养、维修也不再需要4S店。因为发达的物联网络已经让生产者能掌握售出汽车的各种数据,甚至轮胎该更换或者哪个零件可能出了问题,厂家比用户还清楚,可以随时随地上门服务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的德国走得更远。如今在德国一些城市的街头,停着不少有特殊标识的汽车,只要你是会员,就可以用一张卡片把任意一辆车开走,办完事停在路边走人即可,而你驾驶车辆的所有数据会及时传回车厂,相关费用会从你的账户扣除。这一模式未来很可能颠覆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很多人今后不必再买车;而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也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据悉,格力集团为应对小米手机的挑战,也开始生产手机。但是,如果格力还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就可能还会停留在3.0甚至2.0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业3.0时代,传统产业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消费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而互联网只是被动使用的工具。

    B.工业4.0时代,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很可能会被打破,同时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鸿沟会随之消除。

    C.工业1.0时代和2.0时代运用的是力学原理,通过体力的,解放和产能的解决,来促使产业的生产效率提高。

    D.分别以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各工业阶段,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没有变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4.0时代的互联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而是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物质、能量信息。

    B.某种意义上,互联网今后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从设计到售后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上升为矛盾主体。

    C.互联网颠覆传统制造业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已出现;国内互联网巨头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去工具化已初现端倪。

    D.美国某款新能源汽车生产者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取消了4S店的商业模式,自己销售产品并提供保养、维修等各项服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别“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主要依据,是互联网在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中,究竟处于主体地位还是被动地位。

    B.在“互联网+”阶段,厂家可通过物联网掌握售出产品的各种数据,根据需要随时随地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上门服务。

    C.在工业4.0时代,传统产业可能变为被“+”的对象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D.反思应对小米手机挑战的过程,格力集团只有停止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才能真正步入工业40时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文字体系。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也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凝结着中国智慧的汉字,是迄今为止唯一存于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将我们源远流长、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成一个整体。它所具有的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美,使民族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包容能力。单字信息含量大,又提升了文字的扩展能力和稳定性,使现代的我们仍然可以阅读古代的文章,临摹古人的书法。

    (摘编自孟杨《汉字,筑起心中的长城》)

    材料二:

    近年来,原创文化电视节目颇受欢迎,从《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灯谜大会》《中国成语大会》,都聚集了不错的人气和口碑。在张一清看来,这不仅是做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那么简单,而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5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必须要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渐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更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张一清说自己的第一本职工作是关注语文教学,第二是关注汉字本身。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而理解力的提高则能够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在张一清看来,汉字里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接触中华文化的基本单元。而通过参与语文教师培训,参加语文教学教研活动,张一清对学生的语文教育问题有了独到的见解。为了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孩子领略文字的魅力,张一清在北京阅读季“书香校园”活动期间,前往中小学、国家图书馆等地开设讲座,交流汉字文化。

    (摘编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

    材料三:

    中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跨界艺术家宋旦汉字艺术展在纽约开幕。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宋旦用极其独特的创意手法让汉字散发出书画同源的本色之美、形意之美和禅境之美。宋旦此次创意水墨汉字展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将姓氏汉字融入茶壶图案,远看是茶壶,近看是汉字。宋旦表示,他的创作指导思想就是努力将汉字形象化、符号化,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进步了解汉字深奧的内涵,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宋旦坚信,他的创意水墨汉字艺术,将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加深交流了解,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式,必将进一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中华姓氏文化也将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进步强化民族凝聚力的独特文化符号。

    (摘编自《创意汉字,美在意志—宋旦汉字艺术展在纽约开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凝结着中国智慧,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它所具有的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美使民族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包容能力。

    B.所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受关注度越来越高,都逐渐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这从正面反映出我国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C.宋旦用独特的创意手法书写汉字的内容,他想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喜欢汉字、了解汉字,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

    D.宋旦汉字艺术展中的一些作品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把汉字形象化、符号化,有利于宣扬中华姓氏文化,强化民族凝聚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单字信息含量大,能使今人读懂古人的作品,继承传统文化。汉字把我国源远流长、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在一起,传承着中华文明。

    B.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做得好,学生参与不单是为了名次,还有他们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明和民族历史。

    C.张一清认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础,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理解汉字能力的提高能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

    D.宋旦汉字艺术展在纽约开幕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不仅展示了汉字文化,介绍了绘画来源于汉字的本质特点,也体现出文化自信。

    3.以上三则材料,各自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狩猎

    阿来

    军分区的侦察参谋,银巴;农牧局的小车司机,秦克明;我呢,专业给文工团歌手填写歌词。我们是偶然凑在一起的狩猎伙伴,因为大家的身份脾气极不相同,更何况因为野生动物保护法,几乎我们渴望到手的飞禽走兽都受到法律保护了。

    我们沿着小径向深山里进发。四周一片静谧,在树林变得稀疏的地方,出现了黑色圆润的新鲜獐子粪便。再后来,就看到了那个棚寮,那个以前许多猎手相继过夜,相继修缮过的棚寮。

    我们坐下来歇气,突然,一只獐子从棚子里飞蹿而出,连银巴也来不及举枪就蹿下山坡了。它站在对面一座孤立的小山冈上向我们瞭望,距离太远了,超过了枪的射程。

    天很快就黑了。还有只獐子在周围逡巡不去,一直弄出许多声响。银巴说:“要出来你就出来吧。”不久,那獐子果然就从一团灌木后探出了脑袋,双眼十分明亮。我端起小口径运动步枪,瞄准致命的额头的中央。勾动枪机,一声枪响,獐子纵身跃,黑暗中传来一串树枝摇动的声音。

    “是只母獐。”秦克明很有把握地说。

    “算了,睡吧。”我躺上了吊床,秦克明裹件大衣半倚在底下藏过獐子的松枝上,银巴钻进了睡袋。

    睡着一阵,醒来。天上的星光消失了,下雨了,只听到树叶在雨声中沙沙作响。恍惚中,我还看到了雾气从谷底慢慢升向我们过夜的这个地方。

    轰然一声枪响,把我从似梦似醒的状态中彻底震醒了。“麝香!”银巴端起枪大叫,显出一副极不平静的样子:“我都看到它的獠牙了!”

    “公獐子都有獠牙,它们的肚脐眼就是价比黄金的麝香。”我觉得他大惊小怪。

    而经常为一点小事神经过敏的秦克明这时倒过分平静了。

    他们两人重新拨燃火,默无声响地喝起酒来了。

    我的吊床在轻轻地左右摇晃。他们好像有心事。而我能深入他们的内心吗?我们只是在狩猎时建立起的一种短暂的伙伴关系……

    终于,那些松鸡嘎嘎地叫开了,天就要亮了。雨仍然下着,雨水渐渐被天色照亮,被雨水淋湿的树叶也被渐渐照亮了,那是一种柔和、纯粹、圣洁的光亮,竟然令人产生置身于仙境的感觉。

    我们附近的潮湿的泥地里,一夜之间长出了蘑菇!银巴说:“我打个赌,你吃不完这些蘑菇。”说完,他就提枪钻进了树林。果然,周围地上,那些被松针覆盖的土正被一点点拱起,开裂,最多半个来小时,一群蘑菇又破土而出了。

    我们背后突然传来羊子似的哀叫声。

    一声,两声,焦灼、悲哀、凄凉。那羊子似的叫声渐渐近了。终于一只母獐子从雨水中走了出来,它被雨水完全淋湿了,丰满的乳房里奶水自己渗漏出来。看来,它很久没有给幼獐喂奶了。

    棚寮深处的干枯松枝底下传出了一个幼獐的声音,它和我们悄然过了一夜而我们竟然毫无知觉。我们两人同时跃起扑向那堆松枝,底下传来一声惨叫。我们抱出那只哆嗦不已的幼獐,它的一只腿在我们的扑击下折断了。那只母獐仍然在前后左右奔窜跳跃,用越来越凄凉的叫声搅得我们心烦意乱。秦克明端起了他的猎枪,子弹射到獐子的脚下,掀翻了一大片泥土,獐子也被翻了个肚子朝天,滚下了山坡。

    我们两个一人削好一个桦木片,再把这木片当成夹板固定到幼獐的断腿上,用不久就会腐烂的棉布条扎好。棉布条用去了我内衣上的两个袖口。

    也就是这个时候,雨水渐渐停了。一抹阳光终于钻破了云层,照亮了我们,照亮了周围的景物。

    银巴回来了。他遇见一只狼吃掉了昨晚那头麝香,他又打死了那头狼。他把那只麝香捣出来,放在我们面前,他想我们会吃惊的。后来倒是他吃惊地看到我们把饼干泡软一点点喂那只小獐,呆立一阵,从我手中接过茶缸细心地喂了起来。

    小獐子像小羊一样叫了一声,真像是小小羊羔的声音。我禁不住也学叫了两声。“不要叫了,”秦克明说,“母獐子就要来了。”我和银巴大笑起来。说话间,母獐真就来了,我们听见它穿过树林时一路碰掉露水的声音,很快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一伸手摸枪,它就跳开了。

    秦克明说:“叫它来吧,没听说过哪个真正的猎手要杀喂奶的东西。”我和银巴又笑,听从他的吩咐放下了枪。

    我们躲到低处的一个山洼里,并肩在温煦的阳光中坐了下来,等那只母獐来领走它的孩子。突然,秦克明说:“看哪!”我们抬头仰望,先看到山包上棚寮的剪影,继而看到那头母獐正在给受伤的小獐子哺乳。此情此景确实有些令人胸口发紧发热。

    银巴对獐子挥挥手,说:“回你家里去吧。我们也要走了。”

    一路上,我们不断回头,望到的都只是夕阳下熠熠生辉的绿树的不可思议的光芒。

    (选自《阿来作品集》,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伏笔、照应。如开头交代“我们是偶然凑在一起的狩猎伙伴”,后文写发现公獐时三人分别“极不平静”“觉得他大惊小怪”“过分平静”,具有逻辑合理性。

    B.小说略写公獐,详写母獐;写母獐,略述天黑时在棚子周围逡巡不去的情形,详写天亮后在雨中哀叫着接近幼獐的样貌。这样处理,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C.银巴是军分区的侦察参谋,打死了吃掉公獐的狼;“我”是文艺工作者,秦克明是小车司机,枪法都不够好,不能命中,所以母獐两次逃生。这样写,切合人物的身份。

    D.小说语言自然而不求绚丽,简约、朴素而充满艺术魅力。如写蘑菇雨后生长,“那些被松针覆盖的土正被一点点拱起,开裂”,描写得细微、贴切,富有动态美。

    2.小说多次写到森林的景物环境、天气状况等,有哪些作用?请简要说明。

    3.小说围绕“狩猎”设置三人狩猎的经过和獐子命运变化两条线索,使作品主题意蕴丰厚。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元行冲,河南人。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之。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曰:“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特著论以明之。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又充关内道按察使。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注]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俄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时嗣彭王志暕庶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奏原之。四迁大理卿。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行冲以杰历政清贞,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条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修检,岁余书成,奏上之。上又特令行冲撰御所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许之。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

    (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

    (注)搏击:督察举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B.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蹊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蹊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D.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蹊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B.“庶”,非正妻所生之子,家族的旁支,与“嫡”相对,如“庶子”“庶弟”等。

    C.“大理”,古代掌刑法的官。隋置大理寺卿、少卿,北齐置大理寺,历代相沿。

    D.“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休致”等表示官员退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行冲博学多识,性格耿直。他知识广博,尤其通晓音律和诂训之书;他做人从不阿谀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对狄仁杰进言劝诫,很受器重。

    B.元行冲不从旧说,另立新论。魏收认为“牛继马后”指的是晋元帝改姓司马以应瑞石上的图纹;而元行冲通过考证推究,给出了“牛继马后”的新解。

    C.元行冲秉持正义,断案公正。当时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诬告谋反,在审讯中被逼迫认罪,受牵连获罪的有十多人,元行冲审查出案件冤枉失实的地方,一并上奏宽恕了这些人。

    D.元行冲著述丰富,成就显著。他所著《魏典》事详文简,受到学者称赞;通撰的《群书四录》经学士毋煚等审核后,献给皇上;为御注《孝经》撰写的疏义被列入学校课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2)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条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吴中书事

    杨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③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唐朝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登进士第,官至殿中侍御史。②香径,采香径,故址在今苏州香山旁,相传吴王夫差曾遣美人于此釆香。③响廊,即响屐廊,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屐,廊虚而响,故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国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B.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C.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蕴相同,表现了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D.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颔、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落木之声,江涌之状,也借景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之意。

    (3)韩愈《师说》中,从职责上把教师界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把那些童子之师界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一位初学书法者给书画协会主席的一封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学生初学书法,曾去信向您垂询。您虽事务繁忙,仍拨冗赐教,令我感动不已。您对书法创作有一得之见,使我受教良多。我已将您的来信惠存,并时时过目。近期自感书法技术已有些许进步,特寄拙作一幅,敬请斧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方便日常出行,我们会选择共享单车,下图是初次使用哈罗单车(Hellobike)的方法及规则。请把框架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