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2 题,其中:
单选题 40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2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40 题
  1. 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C. 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 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地说封建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和后世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在于

    A. 拥有世袭统治权

    B. 所属土地可以买卖

    C. 尊重上级的权威

    D. 属下人民归其管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有句对白:“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这反映了古代希腊的

    A. 共和政体

    B. 商品经济

    C. 民主精神

    D. 等级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提到:“(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②西周的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亲情,保留贵族色彩

    ③“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秦以后的独制是指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史载明代内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④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大国崛起》中写道:“接下来在确立新国王的时候,议会经过讨论……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材料中的“变化”是指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B. 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

    C. 国家权力中心开始转移至议会

    D. 王权从此开始受到限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 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 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 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 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42年10月,美英两国政府公开声明,将与中国政府谈判,放弃在华治外法权,订立平等条约。1943年5月,中国与美、英正式交换批准文本,新约开始生效。其主要内容有美、英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废除《辛丑条约》等。中国外交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南京国民政府外交努力的结果

    B. 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提高

    C. 日本侵略使美英特权形同虚设

    D. 美英通过外交行为打击汪伪政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吴晗在《历史的镜子》一文中指出:“过去的两千年的政体,以君主为领袖,用现代话说是君主政体,固然不错,说全是君主专制却不尽然。”下列说法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秦朝三公九卿制度

    B. 汉代察举制度

    C. 唐门下省封驳制度

    D. 明代内阁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凡被国民党政府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以及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新中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一律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普通侨民对待。”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该论述基调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71年,基辛格在一份给总统的备忘录中写道:“三角战略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使中苏竞相与我们搞好关系”,“美国对双方都有大量选择的余地,而它们彼此之间的回旋余地则比较小。”基于这一外交战略,美国

    A. 改善了中美两国关系

    B. 确立了美苏争霸优势

    C. 离间了中苏同盟关系

    D. 构建了三足鼎立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注重程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新中国的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中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B. 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

    C. 20世纪80年代不再限定区域范围旨在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

    D. 2005年因私护照数量大量增加,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拥弃

    B.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C.罗马法追求完美境界

    D.罗马法主张消除压迫,使社会公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畲《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礼乐丧葬制 C. 婚娶联姻制 D. 功臣分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

    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 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B. 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C. 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D. 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原则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

    A. 汉朝

    B. 魏晋南北朝

    C. 唐朝

    D. 宋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

    C.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D.清朝设军机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

    A. 执掌奏章,下达诏令 B. 统领百官,处理政事

    C. 监察官员,审理大案 D. 草拟诏书,审议执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表明

    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甲午战后,国际资本潮水般涌进中国,列强希望“整片开发”,减少成本,提升利润,与中国政府协商集中投资。为此列强

    A.开始在中国投资设厂 B.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强迫中国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解读地图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形势图,下列有关这次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C.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

    D.是相持阶段对全局胜败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进了统一战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或无党派‘民主人士’”。其记述在客观上体现出

    A.新中国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B.新中国各政党共同执政

    C.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D.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

    A.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B.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C.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参加某次国际会议时形象地说:“尽管我们过去在国内谈判有经验,跟美国吵架也有过经验,但是那是野台子戏;这次是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了,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又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要本着学习的精神去做。”这次会议中国政府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倡导建立不结盟组织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致力解决朝鲜、印度支那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表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他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雅典是城邦小国 B.雅典人高涨的参政热情

    C.国家发放参政津贴 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A.法庭判决仅凭情感而非依据证据

    B.民主法庭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C.职业律师开始出现于法庭中

    D.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历史图片包含了多种信息。对以下两幅图所提供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古代雅典民主制优于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

    B.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最充分的民主政治制度

    C.古代希腊社会的文明程度远高于古代中国

    D.两种政治制度都促进了本地区文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罗马法规定,对于所继承的财产,可以由子女等分。但在某份遗嘱中,其财产分配却明显偏向于生活较为困难的子女,而法院最终也依法认定了此遗嘱的有效性,上述材料说明罗马法

    A.注重保护弱者利益

    B.致力于调节社会矛盾

    C.具有弹性执法不严

    D.遵循遗嘱自由的原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下图漫画所蕴含的法理起源于古代罗马法。这一法理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获取证据的合法性

    B.否定了大量的习惯旧俗

    C.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

    D.否定了贵族的阶级压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有学者评论:“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能长期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

    A.分权制衡

    B.议会权力至上

    C.国王“统而不治”

    D.两党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它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战争,不具有革命性质,麦考莱的《英国史》称它是理想的、合法的、典范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是

    A.封建政权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斗争

    C.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D.封建国王与克伦威尔争夺政权的斗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

    ①代表国家出访他国  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组阁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希腊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A.罗马和希腊相似的国情使二者文化相似

    B.罗马法的发展体现了古希腊的理性精神

    C.罗马文化风格与希腊文化风格完全契合

    D.罗马共和国选择与希腊相似的政治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采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关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杜《历史必修1》

    材料三  1990年—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外交与近代外交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并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外交关系改善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并说明围绕这一外交目标我国展开的主要外交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制在法的规范中也体现礼教价值观“依法断案”也是“合礼裁判”,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违法而合礼救或不违法而违背礼教的行为,即“法外之情”和“法外之非”“八议”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八议”,是指亲(皇亲国威),故(皇帝的故旧、功(功劳卓的人)等

    八种人的犯罪,司法机关不自行处理,要先交大臣“议罪”,再奏请皇帝最终裁决,古代的诉讼虽然也收集使用物证人证,但更重视口供,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根据。在通常情况下,没有认罪的口供是不能定案的,这就导致刑讯逼供。在中央,秦汉的廷尉、唐宋明清的刑部,一般都要受制于丞相内阁等中央行政中枢在地方,秦以后由郡守,县令等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掌握司法判。

    -----摘编自王继尧《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材料二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变动并分析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西方司法制度的共同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