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两宋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土地使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剧了土地用养的矛盾。对养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租佃制的逐渐盛行。南宋时期农民逐渐拥有了土地的永佃权,且可将租佃权在土地市场上交换转让。土地租佃制的发展

    A. 减少了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

    B. 消除了土地用养的矛盾

    C. 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D. 加剧了地主和农民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形象,《庄子》将孔子描绘成道家的代育人,《韩非子》将孔子法家化,《孟子》《荀子》则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夸说得愈加伟大,使他由君子变成儒家圣人。这一现象表明

    A. 孔子不只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B. 孔子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C. 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相对立

    D. 儒道法三家思想已完全合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于那些能够以皇帝之名说话的人来说,控制皇帝本人就意味着主宰朝政,因此,拥有一位意志柔弱的皇帝更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在汉王朝后期,几乎没有已成年的继承人能够当上皇帝。这从本质上说明,汉代

    A. 外成和宦官专权现象严重

    B. 皇帝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

    C. 皇权不断强化,

    D. 君权渐趋衰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明代的一些大城市,商业与行政管理已密不可分;在小一些的城市,商业超过行政管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通常情况下行政职责从城市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据此,可知明代

    A. 小城市不再具有政治功能

    B. 工商业市镇发展繁荣

    C. 商业发展决定城市的发展

    D. 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97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发表后,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还有些人干脆以“竞存”“适之”等词汇给自己或家中子弟取名。据统计,在短短的十年中,《天演论》就发行过30多种不同的版本。这主要是因为

    A. 进化论改变了中国人的世界观

    B. 戊戌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 进化论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D. 知识分子力图挽救民族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为1865-1894年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部分),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商办企业

    A. 彻底改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B. 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

    C. 严重依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规模由产生途径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40年8月,八路军救下两名在战火中失去父母的日本女孩,并写信给当地的日军司令部“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材料表明,八路军

    A. 领导敌后军民争取国际援助

    B. 试图扩大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 利用宣传激发敌军反战情绪

    D. 力图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78年11月,安徽省某县生产队的农民决定各自苦干一年。结果,该生产队1979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的总和,人均收人是1978年的20倍,“乞丐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留了公积金。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 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

    B. 农村基层行政机构的调整

    C.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试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人如果不履行的话将成为债权人的人质;也可能被监禁,甚至被要求以劳务履行,或者强制劳动并以劳动所得抵扣其所欠债务之后才能获得自由。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 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

    B. 因强制債务人执行具有野蛮性

    C. 可以让贵族随意解释法律

    D. 保护了债权人的正当权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初等教育的状况不够理想,导生制学校是初等教育学校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导生的帮助下教数百名学生,被誉为“廉价的教育制度”,解决了教师缺乏和经费不足的困难。英国初等教育的状况表明了

    A. 自由主义制约了政府对教育投资

    B. 技术革新的经费影响到政府开支

    C. 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不高

    D. 教育普及满足了机械化生产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是1953-1983年苏联的实际GDP平均增长率柱状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年),纵坐标表示实际GDP平均增长率。根据柱状图,下列选项关于苏联实际GDP平均增长率的解读正确的是

    A. 五十年代增长得益于中央下放经济管理权

    B. 七十年代最大得益于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

    C. 出现两次负增长源于世界性石油经济危机

    D. 总体上的波动变化源于苏联经济模式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两极格局瓦解后,叙利亚民族、宗教问题不断发展,引发叙利亚危机。2015年美国总统宣称不向叙利亚派兵。下图为当时的政治讽刺漫画。由此可知

    A. 中国经济发展制约美国不出兵

    B. 中国协助美国维护中东和平

    C. 美国对外交往凸显霸权主义

    D. 美国的冷战思维影响到中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最早进入工业社会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职业技术教育是在大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53年,英国政府成立了负责中等教育和技术教育的专门机构科学和艺术局,对实施科学和艺术教育的学校提供资助。1856年,皇家艺术学会成立,开始组织科学及贸易课程的考试。从1860年开始,科学和艺术局实施了科学教育考试计划,制定了教学大纲。这是英国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开端。1881年成立了皇家技术教育委员会考察西欧各国职业教育,1887年成立全国技术教育促进会。1889年和1890年先后通过《技术教育法案》和《地方税收法》,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相应保障。此后,英国职业技术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

    ——摘编自张斌贤《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自同治五年设立福建船政学堂以来,洋务派相继创办了一批具有实业教育性质的洋务学堂。这些学堂以培养近代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学科主要为军事技术、工矿电报以及外国语类。甲午战败,洋务学堂为实业学堂所替代。此时农、工、商、矿学堂设立较多,特别是在官方主办的学堂之外,民间资本也创办了一批实业学堂。学堂科目的设置也多为与国计民生、民族资本主义相关的工矿技术、农业、纺织、林业、兽医、商业等。清末实业学堂上承洋务学堂,下启民国初期的职业教育,可视为近代职业教育学肇端的代表。但是,由于传统和现实的多种原国,清末实业学堂困难重重。

    ——摘编自葛孝亿《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兴起的背景,并说明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3)结合中英近代职业教育的不同发展命运,谈谈给你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统治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清朝在中央设有专门负责边疆民族事务管理的机构理藩院。前代的类似机构通常为礼部下属,而清朝的理藩院直接受皇帝领导。出于统治边疆民族地区的需要,清廷大力推行民族立法工作。早在入关之前,已经颁布《蒙古律例》,入关之后,对这部法律不断増补修订,嘉庆年间,修成《理藩院则例》713条,这是一部适用于各个边疆民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法规。此外,清廷也针对不同边疆地区领布了一些区域性立法。对新疆维吾尔地区,乾隆时颁行了《回疆则例》;对西藏,乾隆一朝先后颁行《西藏善后章程》《钦定西藏章程》等多部法规。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部回归清朝,受到乾隆皇帝的隆重接见和宴请。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处理民族关系措施的积极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由于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存在着政治制度的差别、参战目的的不同,所以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的矛盾和分歧也愈来愈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反法西斯同盟内美、苏这两个政治制度绝然不同的大国要依据各自在战争中实力的新变化,安排好有利自己的战后世界新秩序。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等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相互要协的产物,它承认了美苏各自的实际军事控制线。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新,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其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

    (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雅尔塔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唐延框,中国一位近代企业家,1873-1876年,主持轮船招商,上任后,全面改组招商局,“以西法经营之”,大减冗员,利用社会关系,集资100万两白银。1876年以222万两白银收购旗昌轮船,后又与英国太古、怡和轮船公司签訂“齐价合同”,并在曼谷设立分局,向海外拓展业务。1876年,唐廷枢受李鸿章派遣,招商集股,订购机器,聘请外籍技师,筹办开平煤矿。1881年开平煤矿全面投产,日产量300吨。保障了北平水师、轮船招商局等煤炭供应,改变了煤炭受外国人挟制的局面。1892年唐廷枢逝世,《捷报》赞称:他的一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摘编自《从买办起家的中国第一位近代企业家——唐廷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廷枢兴办近代企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廷枢兴办近代企业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国际秩序的本质是将建立在西方这一“地方性”的政治经验和价值判断等推广至全球,构筑由单一霸主国家主导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全球治理模式和格局、然而,随着西方在全球权力结构中的影响力日益下降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西方数百年来形成的政治经济旧逻辑越来越无法与新格局相适应,国际秩序的转型成为历史必然。与此同时,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提出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中国方案”也就具有了时代必要性。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不是要输出中国模式或让中国取代西方,而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事原则,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为目标。它强调全球治理在认可价值多元和价值平等的基础上,坚持“多元共生、包容共进,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摘编自蔡亮《试析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中国全球治理观的树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全球治理模式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