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能反映中国传统法律精神的,自然属于历朝的法典,如《唐律疏议》《大明律》《大清律例》等。这些法典前后具有很强的继承性,法典中的规则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块由旨在推行道德教化的条款组成,一块由旨在保障国家的秩序、安全与正常的行政管理条款组成。前者大体关乎孝道、婚姻、立嗣与两性关系等,而后者则关乎军事、狱讼以及有效的行政管理等。而有关谋反大逆、杀人、盗窃、侵害的条款兼涉两块内容。但即便主要作为“刑法典”的历代法典,其“刑”也不完全“一刑独大”,《唐律》十二篇中,真正关系到现代意义上的“刑”的实体法,乃《贼盗》《斗讼》《诈伪》《杂律》四篇,而《捕亡》《断狱》两篇类似于现代的程序法。从结构就可以看出立法者制律的中心意图并不在纯粹意义上的“刑”。《大明律》和《大清律例》都分七篇,分别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这是按照《周礼》所设置的治理模式来排序,与儒家所设想的道德理想一致,万物统一于“道”中,人间的秩序得以与道的规律相对应,法典篇目秩序的排列,也是按照这样的理念来定。

    广义的法律是用来推行教化的,其要达到的价值目标乃在于“正人心”“厚风俗”,诚如《史记•管晏列传》中司马迁借管子之言所称的那样:“治教化则人心正,人心正则天下无贼”。而《唐律疏议》的序言中则把教刑的关系说得更为明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故而唐代立法者将法律视为政教之用,其意在促使人们恪遵德礼,以臻“至善”之化境。虽然儒家大体上强调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端,故有“仁”“义”“礼”“智”的道德自觉,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悖理违礼之事,此时纯靠自觉难以匡正人心、厚风俗,故而必须借助法律的威慑之力。所以古代从来不将法律视为政教之末,而以“用”名之,“刑为盛世所不能废”(《四库全书提要》)即指此意。

    为了贯彻这一意图,传统法律设置了各种各样的规则,劝善惩恶。惩恶自不必问,但凡刑律所加,针对的对象必为于伦常纲教有违之人。不仅如此,传统法律往往还变现在看来纯粹是道德的义务为法律义务。譬如《唐律疏议》的《贼盗》一篇中就有这样的规定:“诸邻里被强盗及杀人,告而不救助者,杖一百;闻而不救助者,减一等。力势不能赴救者,速告随近官司,若不告者,亦以不救助论”;若“追捕罪人而力不能制,告道路行人,其行人力能助之而不助者,杖八十;势不得助者,勿论”。立法者考虑到了人的能力,通常情形下,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因此更应该有道德践履的勇气。唐律对见义不为的行为设置刑事责任,正在于提倡一种公序良俗。

    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法律中,很多条款似乎在现实生活中进入司法程序的概率不大,甚至在其设定之初,就没有打算被执行。比如历代法典中有“同姓不婚”条,但是似乎从未被实践过。另外,诸如亲属之间的许多行为,虽被规定为犯罪,但是实践中遵循“民不告,官不举”的做法,实际上立法者和司法者都明白,设置此类规则之真正意图,乃在于提出一种治国理想,希望民众向此努力,更多地带有一种“宣教”色彩。

    (摘编自宋玲《“正人心”与“厚风俗”——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取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明律》和《大清律例》七篇律法的顺序,是按照《周礼》中的治理模式来排序的,与儒家设想的道德理想也是一致的。

    B.传统法律设置了各种各样的规则,劝善惩恶。其中也有一些条款似乎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可能性不大。

    C.管仲称“治教化则人心正,人心正则天下无贼”,这说明他将法律视为政教之用,认为法律的最高境界是促使人们恪遵德礼。

    D.传统法律常常把今天看来属于道德的义务定为法律义务,如唐律对见义不为的行为就有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法典中关于杀人、盗窃、侵害等方面的条款,既在于推行道德教化,又有保障国家秩序、安全等作用。

    B.《唐律》十二篇中,《贼盗》《斗讼》《诈伪》《杂律》四篇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刑”的实体法,而《捕亡》《断狱》两篇类似于现代的程序法。

    C.尽管古代律法将见义勇为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与义务,但在立法时又充分考虑到了人的能力差异,不搞“一刀切”。

    D.历代法典中都有“同姓不婚”的条款,但因为在实践中遵循刑罚为政教之用的目的,所以违反这一条款的人也没有受到处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律规定对见危不作为者施以刑罚,是认定这些人未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而这些法律义务,在今人眼中很可能只是道德义务。

    B.中国历朝历代的立法者不追求“一刑独大”,其制律的中心意图并不在纯粹意义上的“刑”,而在于提出治国理想,鼓舞民众。

    C.《四库全书提要》认为:“刑为盛世所不能废。”因为刑罚为政教之用,其“正人心”“厚风俗”的功用不可小觑。

    D.传统法律中的很多条款在现实生活中进入司法程序的概率并不大,这与立法者在制定条款时的意图不无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卫星导航系统。这次发射的是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別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运行至今导航定位系统工作稳定,状态良好,产生了显著效益。这次发射的是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星。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主要用于我国经济建设,为我国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以及其他特殊行业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摘编自奚启新《我国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升空》,“新华网”)

    材料二:在包括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几大国际主流导航系统中,作为后起之秀,中国北斗的部分功能性指标已经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城处于领跑地位。2017年至2018年,中国完成了北斗三号系统10箭19星超高密度发射。目前,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共38颗,今年还将再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明年计划发射2至4颗卫星,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北斗卫星没有一个元器件从国外进口。其中,北斗最大的自主创新是星载原子钟。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心脏”,决定了导航系统的定位、测速和授时精度。北斗之所以能用10年时间完成美国GPS系统30年的发展路程,能够用上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这是我国老中青三代航天人共同努力得来的结果。近年来,中国北斗系统立足中国、放眼全球,不断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提高技术水平,让越来越多的国家体验到“中国智慧”。很多专家都十分看好北斗系统在精准交通与农业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可以说,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一张闪亮亮的“走出去”的“国家名片”。

    (摘编自冯雪珺等《从指南针到北斗:中国导航系统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人民日报》)

    材料三:卫星导航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导航技术。它充分利用卫星高度高、信号覆盖面广的特点,完成地面导航台无法实现的功能。目前世界上有几种卫星导航系统,性能最好、功能最完备的是美国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

    该系统主要分为“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用户设备”三个部分。该系统共有21颗主星和3颗备份星。这样就能保证在任一时刻,地球表面周围任一位置地平线上仰角7.5°的空间范围内,至少有四颗导航卫星。地面监控部分包括一个主控站,五个监控站和三个注入站,用于卫星监测、跟踪、指挥和控制,向卫星存储信息、导航等。监控站检测卫星及气象等数据,并经初步处理后送至主控站。主控站汇集所有数据后运算处理,计算出卫星运行轨道参数的变化等,编成导航电文送到注入站。注入站相隔距离很远,注入站每天一次向各卫星注入导航电文。监控站配有跟踪卫星的接收机、原子钟和计算机等设备,把接收到的信息组合并转发给主控站,然后由主控站对系统实施全面指挥控制。用户设备包括接收机和接收天线。接收机通过天线接收卫星信号,经运算处理,输出导航信息,显示在导航显示器上,或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内部导航参数。

    (摘编自钱正在等主编《军事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这项工程的部分项目仍在积极建设。

    B.卫星导航是一种利用卫星的优势,为多个领域提供定位、导向等信息的空间技术。

    C.一二则材料展现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性能和功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语言充满自信。

    D.我国导航系统建设之所以不断进步,这与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与奋斗密不可分。

    3.为什么说“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一张闪亮亮的‘走出去’的‘国家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简单

    三毛

    许多时候,我们早已不去回想,当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时,只是一个赤裸的婴儿,除了躯体和灵魂,上苍没有让人类带来什么身外之物。等到有一天,人去了,去的仍是来的样子,空空如也。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是婴儿,那份记忆也遥远得如同前生。回首看一看,我们普普通通的活了半生,周围已引出了多少牵绊,伸手所及,又有多少带不去的东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

    许多人说,身体形式都不重要,境由心造,一念之间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这是不错的,可是在我们那么复杂拥挤的环境里,你的心灵看见过花吗?只一朵,你看见过吗?我问你的,只是一朵简单的非洲菊,你看见过吗?我甚而不问你玫瑰。

    不了,我们不再谈沙和花朵,简单的东西是最不易看见的,那么我们只看看复杂的吧!

    唉,连这个,我也不想提笔写了。

    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崇拜神童,没有童年的儿童,才进得了那窄门。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的遥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你那么无事忙,当然看不见了。对于复杂的生活,人们怨天怨地,却不肯简化。

    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往往找到一个美丽的代名词,叫做“深刻”。简单的人,社会也有一个形容词,说他们是笨的。

    恰好我又远离了家国。到大西洋的海岛上来过一个笨人的日子,就如过去许多年的日子一样。在这儿,没有大鱼大肉,没有争名夺利,没有过分的情,没有载不动的愁,没有口舌是非,更没有解不开的结。

    也许有其他的笨人,比我笨得复杂的,会说:你是幸运的,不是每个人都有一片大西洋的岛屿。唉,你要来吗?你忘了自己窗台上的那朵花了。怎么老是看不见呢?你不带花来,这儿仍是什么也没有的。你又何必来?你的花不在这里,在你的窗,在你心里,不在大西洋啊!

    一个生命,不止是有了太阳、空气、水便能安然的生存,那只是最基本的。求生的欲望其实单纯,可是我们是人类,是一种贪得无厌的生物,在解决了饥饿之后,我们要求进步,有了物质的享受之后,又要求精神的提升,我们追求幸福、快乐、和谐、富有、健康,甚而永生。我们不肯节制,不懂收敛,泛滥情感,复杂生活起居。到头来,“成功”只是“拥有”的代名词。我们变得沉重,因为担负得太多,不敢放下。

    其实,快乐,只是国王的新衣,只有聪明的人才看得见。童话里,不是每个人都看见了那件新衣,只除了一个说真话的小孩子。我们不再怀念稻米单纯的丰美,也不认识蔬菜的清香。我们不知四肢是用来活动的,也不明白,穿衣服只是使我们免于受冻。灵魂,在这一切的拘束下,不再明净。感官,退化到只有五种。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感应到其他的人已经麻木的自然现象,其他的人不但不信,而且好笑。

    这里,对于一个简单的笨人,是合适的。对不简单的笨人,就不好了。我只是返璞归真,感到的,也只是早晨醒来时没有那么深的计算和迷茫。我不吃油腻的东西,我不过饱,这使我的身体清洁。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脚,这使我的步子更加悠闲安稳。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选自《三毛全集》,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第二段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活的久了,身边就会产生很多牵绊,这些东西虽带不走,但也不可或缺,因为缺了它日子便不完整。

    B. 人们崇拜神童,作者却认为进得了那窄门的都是没有童年的儿童,可见作者对待神童是心怀怜悯的,她不赞同现代人的评价方式。

    C. 文章末尾两段连用排比,这样写不仅使作者自己的简单生活具体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同时起到首尾照应的作用,深化了主题。

    D. 作者行文善用比喻说明道理,文中把快乐比作“国王的新衣”,是想告诉我们只有如童话里那个诚实的小孩,让心无尘埃,就再无迷茫。

    2.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3.文章的标题是“简单”,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描述“复杂”,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交当世。

    建宁三年,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詈曰:“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

    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B.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C.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D.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是指《诗经》《礼记》《尚书》《周易》《春秋》《乐经》六部儒家经典。《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也是指的这六部经书。

    B.太学是古代的高等学府。汉武帝元朔五年,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隋代开始设立国子监,唐代太学隶属于国子监,明以后只设国子监,不设太学。

    C.搢绅,“搢”为“插”意,“绅”是指古代仕宦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意即把上朝用的笏插到“绅”中,代指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也作“缙绅”。

    D.《后汉书》为班固所著纪传体断代史,全书主要记述上起东汉光武帝,下至汉献帝共近二百年的史实,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邕博学多才。他擅长天文、数术、辞章等,认为当时很多经典中文字有错误,俗儒易牵强附会,就与其他官员一起奏请校正六经文字,得皇帝准许。

    B.蔡邕不慕权贵。他被天子征召,赴任途中称病归家了;被董卓征召,也称病不就,惹怒了董卓。董卓以自己有杀人之权逼迫,蔡邕只得妥协。

    C.蔡邕擅长音律。他在陈留赴宴时,敏锐地从琴音辨识出杀意。当琴师说乐中有“杀意”是因看到螳螂捕蝉时,蔡邕笑着指出这只是借口。

    D.蔡邕无辜被害。王允将汉武帝不杀司马迁类比自己不杀蔡邕,意在强调如果留下蔡邕,自己将会像汉武帝受到司马迁毁谤一样受到蔡邕毁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

    (2)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中写道,经过两首不成功的《咏月诗》后,香菱终于写成了一首众人称赞为“新巧而有意趣”的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月光璀璨,光芒难掩。但月亮看上去外貌娟秀,它的内里却非常凄清。

    B.颔联写一泻千里的月光之下,处处传来捣衣之声;随着时光流逝,月挂中天,雄鸡高唱,夜色将阑。诗人将满怀愁绪,一腔心事,尽托于这默默无言的半轮残月之中。

    C.颈联写了穿绿蓑的江上人秋夜闻笛,闺中女子楼头望月两幅画面。

    D.尾联诗人向嫦娥发问:“为什么不让分离的亲人重新团聚在一起,永不再分离呢?”

    2.这首诗被众人赞为“新巧而有意趣”,其“新巧而有意趣”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兼用夸张、比喻及对比的修辞手法,批判了秦朝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为。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通过夸张手法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了塞外的严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文章评点(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   )。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我们一般以往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别集之中很多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视而不见,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

    1.文段中画波浪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文章评点(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

    B.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

    C.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D.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视而不见,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2.下列在括号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B.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C.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D.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3.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存在于主要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B.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C.以往我们一般认为主要评点存在于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D.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仪式感是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表达了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①_____,如春节舞狮舞龙、贴福字等,中秋节赏月、拜月、吃月饼等,这些仪式动作和日常生活的动作不一样,它们具有特定的规律和姿势,②_____。仪式动作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历史文化内涵使得仪式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人们在参与和观看仪式的过程中,也因此③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50个字。

    2月9日,日本舞鹤市医疗支援物资抵达大连机场,包装箱上印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句诗。在此之前,日本援助物资上写着的其他几句话,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等,也在中国民众间广为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听过许多关于逆境的名言,比如英国诗人拜伦说“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说“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先贤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时,会用困难坎坷来锻炼人。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渴望“一帆风顺”“万事顺遂”。

    为帮助同学开拓视野,复兴中学团委举办一次辩论赛,正方观点是“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反方观点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你是明华,是正方或反方(任选)的一辩,请你写一篇辩论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