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非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2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中国的重大外交举措与世界局势的变化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注:指新中国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概述该原则提出与完善的过程?

    材料二中俄关系成熟而稳定,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20年前,中俄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5年前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是发展中俄关系的重要内涵。……中俄关系打破了西方对大国关系的传统认识,是让西方人开眼的21世纪大国关系。

    ——摘自2016年6月28日人民网文章《普京“旋风式”访华观察:中俄联合声明18次提“支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俄关系的特点并作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5 题
  1. 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认为,要使行政部门强而有力,必须将行政权集于一人,“一人行事,在决断、灵活、保密、及时等方面,无不较之多人行事优越得多;而人数越多,这种好处就越少”。由此可见汉密尔顿

    A. 强调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

    B. 主张加强总统的行政权力

    C. 反对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D. 认为民主政治会提高效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

    A. 摆脱殖民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民族独立国家

    B. 两党竞选,确立了现代典型的两党制

    C. 实现主权在民,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D. 实践启蒙思想,建立了总统共和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  )

    A. 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B. 落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提出“四月提纲”   D. 实行《土地法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雅典民主制是一次性的瞬时决策机制,决策往往未经深思熟虑便付诸表决。就此,伯利克里说:“坏的事情莫过干在结果尚未适当讨论之前就匆匆付诸行动。”这说明雅典民主制

    A. 忽略了公民要求参政的积扱性

    B. 缺少对少数人专政的防范机制

    C. 增加了决策的失误与风险指数

    D. 缓和了费族与平民的矛盾冲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本身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如王权与神权结合、用传统的国家制度建立政权、小农意识鲜明等等,它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却不能笼统称之为“反封建”。对这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该学者认为“反对清政府的统治”不等于“反封建”

    B. “传统的国家制度”主要是指君主专制制度

    C. “小农意识鲜明”可以从《天朝田亩制度》中找到证据

    D. 这里“封建”指的是分封制下的“封邦建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理想与现实的徘徊》一文中评论近代某种经济思想:“预期了一个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绝对平均主义社会,……这在中国自然经济面临崩溃的前夜,只能是逆历史的潮流的空想”。这种经济思想出自于

    A. 《海国图志》

    B. 《资政新编》

    C. 《天朝田亩制度》

    D. 《共产党宣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公元前416年,在雅典的一次公民大会上,尼西阿斯反对出兵西西里岛,并苦口婆心地向公众陈说利害、然而,公民大会在亚西比德的煽动下最终通过出兵决议.并任命尼西阿斯为远征军指挥官之一。尼西阿斯虽不赞成远征,但仍不折不扣地执行大会决议,最后成为这场荒谬战争的牺牲品。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B.梭伦改革的弊端

    C.雅典民主制容易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

    D.雅典民主制体现公民的意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明朝时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

    B.若是阁臣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

    C.内阁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借助皇权,权力在六部之上

    D.叶向高在内阁六年,对君权、部权都很尊重,反映了当时皇权专制的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学者认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是指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人类所创造的政治文明形体的一种。”,这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指

    A.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要冲位置

    B.城邦政治及小国寡民的特点

    C.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物

    D.古希腊发达的农业商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

    A.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 削弱了地方的权力

    C. 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D. 强化了君主的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反映出

    A.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

    B.法国不适合采用共和政体

    C.总统行政权受到议会干涉

    D.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较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7年2月9日,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作出裁决,暂停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禁止全球难民入境的行政令。特朗普表示将上诉到最高法院,因此,入境限制令能否推行可能最终取决于最高法院的裁决。由此可见,美国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

    C.总统对最高法院负责

    D.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中国早期的昭穆之制

    A.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

    B.是在分封诸侯之后逐渐形成的

    C.有利于形成礼制化的封建新秩序

    D.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邵龙宝的《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对待外来民族)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与雅典的民主相比,该材料反映罗马法的最大特点是

    A.外来民族享有一定的公民权 B.罗马法对待外来民族十分苛刻

    C.是建立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基础之上的 D.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所谓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对代议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

    B.代议制是没有阶级性的

    C.代议制都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代议制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该谈话( )

    A.是“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的标志

    B.已经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C.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D.体现了回避历史但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比较下列两幅图,对两个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A.均犯了“左”倾错误

    B.前者导致北伐任务失败

    C.都遭到外国势力干涉

    D.后者促使中共战略转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4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了特大粗黑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将其称之为“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的爱国热情

    B.度规定国名、首都、国旗、国歌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确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情况一览表

    以上代表情况,反映这次会议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筹备会议 B.制宪与立法会议

    C.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D.代行中央政府职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立法权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与之前相比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国际体系发生的三个根本性变化———冷战的结束、货币权力的分散化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货币权力实施创造了极大的机会。因此,欧元的最高意义就在于,欧洲可望通过创立一个强势货币和一个强大的区域货币体系安排,来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以谋求欧洲的利益,这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材料内容反映了欧元的重要作用是( )

    A.有助于抑制美国金融霸权

    B.有助于重建国际货币体系

    C.有助于重建世界经济新秩序

    D.有助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面的历史照片记录了1947年初发生在德国西部的一场抗议活动。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

    (注:抗议牌上的文字为“我们要煤炭,我们要面包”)

    A.马歇尔计划具有现实基础

    B.国家分裂加剧了德国困境

    C.法德和解存在着较大障碍

    D.德国成为“冷战”的前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45年,美国国务院呈交总统专用秘密情报说:“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差不多在对我国对外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苏联政府都采取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这实质上说明

    A.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结束

    B.苏联实力比美国强大

    C.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D.美苏冷战已经开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欧洲史》中写道:“二战后……仿佛只有欧洲建设速度加快尚可保证本大陆的稳定……欧洲观念就是领导阶层精英人物的观念,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其中“欧洲观念”带来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彻底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D.使欧洲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4年李登辉接见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时称:“中国现处于分裂状态,在台湾海峡西边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海峡东边有一个中华民国。”1995年5月28日,李登辉在台南一次演讲中称:“中华民国在台湾已存在84年,有自己的主权,与中国大陆已分裂分治,中共才40多年,说我们(台湾)是他们(中共)的一部分。别开玩笑了。”

    材料二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所有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三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

    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

    ——胡锦涛与连战(国民党)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四  2005年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成功地访问了大陆,访问期间,他一再强调“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材料五  新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于2005年7月8日上午在南京拜谒了中山陵,并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哀悼遇难同胞。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勿忘国耻,两岸中国人必须团结、奋斗,“统一尚未成功,同胞仍须努力。”7月12日下午新党在北京饭店举行记者会,总结大陆之行。新党表示,接受“一中原则,九二共识”,进而提出“一中两制”的思维,追求两岸和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李登辉的基本观点,分析其实质。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析《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

    (3)据材料三、四、五分析台湾的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与中国共产党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有何相似之处。三党主席接连访问大陆说明了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列强侵华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阅读以下有关19世纪中期列强侵华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境略为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道光二十一二年(1841~1842年),夷船入长江,而全局始震。咸丰十年(1860年),夷兵犯津通,而根本遂危。彼族实能觇我要害,制我命脉;而我所以失事者,由于散漫设防,东援西调,未将全力聚于紧要数处。”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说,条约“总是制定者从外国立场出发强迫签订的,因此,极端重视的首先是要求外部(国)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发挥(中国)内部的潜在能力”。

    ——摘编自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列强侵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主要指哪三次战争?材料中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阅读材料三,结合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明清政府是如何被迫满足外国贸易发展要求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