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实验题 1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实验题 共 12 题
  1. 小阳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水测量鸡蛋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______处,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将鸡蛋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鸡蛋的质量m=________g。

    (3)小阳按照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将烧杯倾斜放置,先向烧杯中倒水,直至水面与杯口对齐,然后将鸡蛋轻轻放入水中,用小烧杯收集溢出的水。最后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小阳测出鸡蛋的体积为________cm3,则鸡蛋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4)回顾实验过程,小阳发现自己测得的鸡蛋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针对实验的不足,小阳去掉量筒并进行了如下操作,准确地测出了鸡蛋的密度.请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测出小烧杯的质量m1;

    ②向倾斜放置的大烧杯中加水至液面与杯口对齐,将鸡蛋轻轻放入水中,用小烧杯收集溢出的水;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鸡蛋体积V=______,鸡蛋的密度ρ=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6)小阳在使用天平测量鸡蛋质量时,当放入最小的砝码(标有“5 g”)时,指针向右偏,取下这个砝码时指针向左偏,则小阳接下来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组的小敏利用刻度尺、塑料碗、圆柱形玻璃筒和适量的水也测出了鸡蛋的密度.他的测量步骤如下:

    ①在圆柱形玻璃筒内放入适量的水,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塑料碗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1;

    ②将鸡蛋轻轻放入塑料碗中,塑料碗仍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圆柱形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2;

    ③将鸡蛋从碗中取出后轻轻放入圆柱形玻璃筒内,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圆柱形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3;

    ④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鸡蛋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表示)

    (8)同组的小丽提出可以利用密度计测鸡蛋的密度,她的做法是将鸡蛋放在盛水的杯子中,然后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直至鸡蛋________在食盐水中,用密度计测量得知此时食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鸡蛋的密度为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小车在水平表面受到的阻力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的,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

    (2)甲、乙、丙三次实验中小车均从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释放,主要是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表面的________相同.分析三次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当物体所受阻力越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该同学继续进行推理:若水平面光滑且足够长,小车将做________运动。

    (3)本实验中小车三次静止时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第二次实验中,当小车向右运动时,若所受重力突然消失,则其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杠杆处于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好后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初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钩码的数量和悬挂位置进行多次实验,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次实验如图丙所示,在A点挂上6个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g取10 N/kg,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

    (4)利用如图丁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

    A.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宇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一个空心金属圆柱体,当金属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浸没在溢水杯内的水中,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分别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1)圆柱体在图b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_N。

    (2)利用________三个图可以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图a、c、d可知:当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随着深度的变大,物体所受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宇同学在进行完图d的实验的基础上,想通过实验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找来适量的食盐,接下来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宇实验结束整理器材时,发现圆柱体吸水,于是认为(3)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需要重新进行实验.小宇的观点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同学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如图甲所示,利用此装置硏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实验中通过观察橡皮膜的________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

    (2)将塑料瓶压入水槽的水中,橡皮膜向瓶内凸,如图乙所示.将瓶再向下压,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图可以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该同学找来另一个水槽并装入适量盐水,接下来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实验现象。

    (4)该同学保持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不变,将塑料瓶向各个方向倾斜,观察到橡皮膜均向瓶内凸且凸起的程度相同,由此可知液体内同一深度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塑料瓶换成直径更小的塑料瓶,重新进行图乙的实验(保持橡皮膜所处的深度不变),则与原来图乙相比,橡皮膜凹陷的程度将________(选填“更大”“更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图甲是测量小灯泡(U额=2.5 V)电功率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 V。

    (1)请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____(要求滑片向左滑动时灯泡变亮,导线不允许交叉)

    (2)若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问题后,移动滑片,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2.5

    2.0

    1.5

    电流I/A

    0.22

    0.25

    (4)分析数据,发现各次实验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各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去掉电压表,利用一个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R和原有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电源电压不变,操作步骤如下,请将其补充完整。

    ①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②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S2,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L额=________。(用已知量和直接测出量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探究“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找来额定电压是2.5 V的小灯泡(额定电流小于0.6 A),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6 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__

    (2)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选填“A、B”或“C、D”)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次数

    电压/V

    电流/A

    功率/W

    灯泡亮度

    1

    1.6

    0.20

    0.32

    2

    2.5

    3

    2.8

    0.3

    0.84

    很亮

    (3)改正后继续进行实验,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2 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

    (4)小明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上表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A、B两个电路,定值电阻R的阻值已知,能够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小张在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两节新干电池,两个标有“2.5 V”的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R1“10 Ω 1 A”、R2“20 Ω 2 A”,开关、导线若干。

    (1)请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图连接完整________(导线不能交叉)。

    (2)小张同学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时,发现小灯泡立即发出明亮的光并很快熄灭,他在连接电路时的一个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并换用完好的小灯泡,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依次测得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表盘如图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为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请你指出小张实验数据表格中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数据可知,小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________(选填“R1”或“R2”)。

    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U/V

    0.5

    1.0

    1.5

    2.0

    2.5

    2.8

    电流I/A

    0.16

    0.22

    0.25

    0.28

    0.29

    电阻R/Ω

    3.1

    6.8

    8

    9.7

    平均电阻

    R平均/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________。

    (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置于最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正确连接好各元件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较大示数,移动滑片时两电表指针均不动,假如电表无故障、导线完好,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进行了三次测量,其中第3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___。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________Ω。

    次数

    1

    2

    3

    电压(V)

    1.0

    1.5

    2.0

    电流(A)

    0.2

    0.3

    (4)实验中电流表不慎损坏,该同学添加了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一个电压表,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也顺利地测出了定值电阻R的阻值.具体操作是: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电阻R的阻值R=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甲所示,小刘利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所用滑动变阻器为(40 Ω 1 A),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________。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电路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当电压表示数为1.8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___Ω.接下来小刘准备拆除实验仪器结束实验,你认为小刘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发现电压表损坏,小刘于是去掉电压表,利用余下的器材完成对Rx阻值的测量。请你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在方框内画出他设计的电路图并写出定值电阻的表达式________。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值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

    ④根据已知条件和测量结果,定值电阻的表达式Rx=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小轩同学探究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时,选用了如下器材:蓄电池(6 V),电流表(0~0.6 A,0~3 A)、电压表(0~3 V,0~15 V)、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滑动变阻器两个(规格分别为“20 Ω 0.6 A”和“50 Ω 1.0 A”)、开关和导线若干。

    (1)图乙中的实物图是小轩按电路图甲连接而成的,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连线处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只允许改动图中的一根导线)____。

    (2)电路改正,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小轩用一根完好的导线对电路进行检测,首先将导线接在定值电阻两端,发现两电表指针位置均不变;然后将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A、D两接线柱,发现两电表指针有偏转,由此可判断出现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1

    2

    3

    ……

    电压U/V

    0.8

    1.6

    2.4

    ……

    电流I/A

    0.16

    0.32

    ……

    (3)实验过程中得到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

    (4)在图丁中的坐标轴上标出适当的标度,把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连线__。分析图像或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表格数据,判断实验选取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他选用两节新干电池,多个小灯泡,一个电压表,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

    (1)请根据图甲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________。

    (2)实验中选取的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连接电路前,小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整好之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泡都不发光,电压表示数接近3 V,则电路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

    (4)小明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连接电压表导线的B端不动,A端松开并接到C接线柱上,以测量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5)改正后,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B与C、A与C两点间的电压UAB、UBC、UAC,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初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小明改变小灯泡的规格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AB/V

    UBC/V

    UAC/V

    0.8

    2.2

    3.0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