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4 题,诗歌鉴赏 1 题,语言应用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4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半壶水

    孔立文

    夕阳染红了整个大漠。

    一只狼,一只披着细碎残阳的瘦狼,跌跌撞撞地闯入了陆归林眼前这雄奇魂丽的画卷。

    他轻轻地解下了外腰带,这个两端有铁环、铁扣的军用腰带,可攻可防。

    狼伫立在远方,略仰着头,对着他示威。这绝对是一只历经苦难和沧桑的老狼,它啼血的嗥叫声中包含着悲伤、绝望和忧郁。

    “我要杀了它。”陆归林坚定地对自己说。

    他抡起军用腰带,冲向那狼。狼奔逃而去,速度极快。

    可是,没过多久,他发现,它又出现在他的身后。

    这狼和他打起了游击战。几个回合下来,陆归林已是精疲力竭^

    他走,它就走;他停,它也停。而且距离总是三四十米。

    夜色来临,他找了个斜坡,对着那只狼,枕着交织的双手,仰面半躺着。狼也停下 来,蜷在地上。

    漠野苍茫,四周静寂。中午的那场沙尘暴使陆归林脱离了勘探队的战友,在寻找队伍中误入了这茫茫沙漠。漫天的风沙和徒劳的奔跑,他的迷彩服硬得成了一块铁板。他太累了,累得全身像散了架,两腿如灌了铅。不知不觉中,他竟然在清冷的沙漠风中睡着了。一觉醒来,他吓了一跳,因为他看见了前方狼的眼睛。狼的眼晴正一闪一闪的,这让他睡意全无。

    新的一天来临,陆归林又开始了沙漠上的舞蹈。指北针留在了军车的驾驶室里,陆归林只能靠太阳判定方位,他的目标就是向西,向西,再向西。

    沙海滚动着热浪。狼,也已经被饥饿和干渴折磨得摇摇晃晃。

    陆归林轻轻地晃动了一下水壶,他要再听一下水的声音,水的声音就是生命的声音。昨天发现自己迷路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水壶里的水,那时壶里的水只剩下现在这半壶。他知道在沙漠里迷路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一直没敢动那水,实在渴得难受,他就轻轻晃动一下水壶,水晃动的声音总能让他充满希望。

    当太阳如蛇一样缠着他的时候,陆归林下了喝水的决心。他拧开水壶的盖子,手有些抖,干裂的嘴唇也抖动起来。当他把壶口放到唇边时,他看到了那狼。

    他一下子就有了主意。

    一个半埋在沙丘里残缺的动物骨架出现在他的视野。他把这个白花花的东西拽出来,扯下一块扇形的骨头,铺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水倒在这个骨头的凹处。可是水落在上面连湿都没湿一下,就不见了。倒,再倒……骨头上终于出现了一汪清水,那一汪清水就像镶在少女项间的一枚珍珠,光彩夺目,绚烂动人。

    狼果然向他走了过来,当狼毫无防备贪婪地舔食那汪清水的时候,陆归林高高举起军用腰带,却迟迟下不了手。

    他原本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干掉这狼的。但是,他放弃了,他不知道自己这是为什么。

    他喝掉了壶里所剩无几的水。

    水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沙漠中划过一声尖锐有力的嚎叫,狼高昂着头,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狼对着他持续地嚎叫,然后竟独自蹒跚而去。它走走停停,不断地转头,并发出模糊不清的叫声。

    陆归林读懂了狼的语言。

    他跟在了狼的后面,机械地跟着。它走,他就走;它停,他也停。而且距离的把握,也是三十米左右的样子。

    傍晚将至,当他跟着那狼费尽全力爬上一个硕大的沙坡时,奇迹出现了——映入眼帘的是迷人眼的绿色,久违了的绿色!在绿色与绿色之间,是银光闪闪的水面。一条河横亘于草地之间,河的那一端,是林带,是庄稼地,是村庄……

    绿洲,这就是孕育生命的绿洲。

    陆归林踉踉跄跄地奔到河边,疯了一般,他捧起那清凉甘冽的水,大口大口地喝起 来......

    忽然,陆归林的耳畔传来一片呐喊声,猛地一抬眼,他看见一群人正在追赶那只狼。 再看那只狼,速度如闪电一般,从河畔奔向了他们刚刚走出的茫茫大漠。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1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半壶水”为题,能很好地吸引读者的阅读注意力,同时,这半壶水又串联起主要情节,成为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

    B.小说的心理描写言简意深,“他不知道自己这是为什么”,既是对他放弃除狼计划的解释,也暗示了他想通过老狼带自己走出沙漠。

    C.小说以补充叙述的方式,交代了陆归林独肖陷身沙漠并与老狼对峙的原因,既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惑,也使得情节更显严谨、完整。

    D.茫茫大漠是陆归林与老狼的相遇地,他们以此为背景演绎了一波三折的人狼之战,小说于惊心动魄的叙述中,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2.小说中的陆归林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最后一段能否删去?请结合作品阐述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播、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动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讯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发生了变化是指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B.政府曾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而现在政府是社会治理行动者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C.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为此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

    D.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社会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使得我国现代社会治理表现出了新的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简要说明了社会治理智能化的网络基础、技术手段、治理目标及其相关要求。

    B.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转变中社会治理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智能化治理的迫切性。

    C.第三段阐明了智能化的前提条件,论述了社会智能治理领域中应用活数据的重要意义。

    D.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实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网络化和网络空间,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相对分散,难以紧密关联。

    B.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的全新形势与要求,并充分应用大数据资源,才能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C.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了阻碍。

    D.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形势有所好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为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2018年10月8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年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年世界大学排名TOP200

    2018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背景

    排名

    学校中文名

    国家/地区

    总分

    奖项分布

    2

    剑桥大学

    英国

    94.8

    诺贝尔化学奖

    3

    斯坦福大学

    美国

    94.7

    诺贝尔经济学奖

    5

    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

    94.1

    诺贝尔化学奖

    6

    哈佛大学

    美国

    93.6

    诺贝尔化学奖

    8

    耶鲁大学

    美国

    91.3

    诺贝尔经济学奖

    10

    芝加哥大学

    美国

    90.2

    诺贝尔经济学奖

    1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

    87.7

    诺贝尔化学奖

    19

    康奈尔大学

    美国

    85.1

    诺贝尔物理学奖

    27

    纽约大学

    美国

    81.0

    诺贝尔经济学奖

    65

    京都大学

    日本

    67.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7

    麦克马斯特大学

    加拿大

    64.4

    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存在、时空等哲学位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如核聚变、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学或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医疗上辟出新的实用途径;去年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则授予了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人类。

    (2018年10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上日本科研经费增长期,年轻时起就能够获得研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本庶佑现年76岁,37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庶教授22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和政策,及其运作举措。

    日本早在2001年就提出“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项计划公布之后,日本人18年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诺奖?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大学教授年收入71.4万元,仅次于飞行员。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年平均工资已达到90万人民币。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企业、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以安心工作。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科学家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但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8年10月《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概括了2018年诺贝尔奖部分奖项的获奖情况,基础科学的深入研究为自然科学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起了推动作用。

    B.材料二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背景,科学家们在世界顶尖院校的学习工作经历,与他们在科研上做出的突出贡献有紧密关联。

    C.材料三指出,本届诺奖肯定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因为他们顺应了世界趋势,说明用技术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老问题更有价值。

    D.几则材料介绍诺奖相关情况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以不同角度为切入点,使读者深入了解诺奖的宗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化学家诺贝尔设立诺奖,旨在鼓励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2018年的获奖名单让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有所感悟。

    B.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等一系列老问题,使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技术如核聚变等,无法立即成为普世实用的技术。

    C.本庶佑获得诺奖时已76岁,赤崎勇50岁时还没什么成就,在他们的科研之路上,年龄没有成为限制,态度决定了高度。

    D.诺德豪斯和罗默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从而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

    3.诺贝尔奖获科学家的成就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作为青年学子,你对我国的科研工作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作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①),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    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    ,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枯荷残叶,仿佛悄悄地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②),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是的,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    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萧条  兴趣  寂静 B.冷清  兴趣  寂静

    C.冷清  兴致  死寂 D.萧条  兴致  死寂

    2.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

    杜甫

    大家东征逐子回①,风生洲渚锦帆开。

    青青竹笋②迎船出,白白江鱼③入馔来。

    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注]①大家,典出《后汉书》:“帝召(班昭)宫,号曰大家。”东征,班昭随儿子到陈留赴任时作《东征赋》。逐子,跟随着儿子。②竹笋,典出《楚国先贤传》:“孟宗母好食笋,冬月无之,宗入林中号,笋为之生。”③江鱼,典出《后汉书》:“姜母好饮江水,嗜鱼脍,姜夫妇尽孝,力作鱼脍以奉,舍侧忽有泉涌,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以供母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暗写王十五判官奉母归养之事,呼应标题中“扶侍还”三字,领起下文。

    B.颔联用叠词“青青”“白白”写竹笋、江鱼之美,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C.“风生洲渚锦帆开”实写归舟之景,景中融情;“离别不堪无限意”则是直接抒情。

    D.全诗层次分明,多处用典,增强了内容的厚重性。语言有的含蓄隽永,有的通俗。

    2.本诗的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过四个字。

    作为戏剧理论家的余秋雨,充分调动多种戏剧元素为散文所用,形成了自己散文创作的独特戏剧化风格。纵观余秋雨散文,从情感基调到句式修辞,从谋篇布局到表现手法,都渗透着丰富的戏剧化元素——悲剧蕴含、戏剧冲突、戏剧悬念、戏剧结构、戏剧情境、鲜明的情感、富于韵律和节奏的语言等等。戏剧元素的植入,大大拓展了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容量和表现手段,也为当代散文的文体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成语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请读文段,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适合的成语。

    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比赛若是输了,“_____”可以形容输得漂亮;“_____”可以形容输得惨烈。比赛若是平了,可以直接说“_____”,还可以说比赛双方“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以下是一副称赞战斗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对联,请你按对联的要求将以下短语序号分别填入横线,使之成为语意连贯、对仗工整的对联。

    ①纵万险千艰②虽精殚虑竭③早把死生抛度外④定驱魑魅出人间

    上联:凭道义补天,_____,_____

    下联:以歧黄救世,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以韩、吕二族为巨室,欲籍以取重。乃深与韩绛、绛弟维及吕公著交,三人更称扬之,名始盛。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常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帝为出诲,安石荐吕公著代之。韩琦谏疏至,帝感悟,欲从之,安石求去。司马光答诏,有“士夫沸腾,黎民骚动”之语,安石怒,抗章自辩,帝为巽辞谢,令吕惠卿谕旨,韩绛又劝帝留之。安石入谢,因为上言中外大臣、从官、台谏、朝士朋比之情,且曰:“陛下欲以先王之正道胜天下流俗,故与天下流俗相为重轻,流俗权重,则天下之人归流俗;陛下权重,则天下之人归陛下。权者与物相为重轻,虽千钧之物,所加损不过铢两而移。今奸人欲败先王之正道,以沮陛下之所为,于是陛下与流俗之权适争轻重之时,加铢两之力,则用力至微,而天下之权,已归于流俗矣,此所以纷纷也。”上以为然。安石乃视事,琦说不得行。

    (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B.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C.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D.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庶子:太子宫官,秦汉时为太子少傅的属官,隋唐设左右庶子,宋代沿袭,掌东宫侍从、内值等事务。

    B.枢密院:宋代总管全国军务的最高权力机构,简称“枢府”、“密院”。文中陈升之在枢密院担任官职。

    C.台谏: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两者虽各有所司,而职责往往相混,故多以“台谏”泛称之。

    D.视事:指官吏初到任。《后汉书·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中的“视事”亦同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与韩绛、韩维兄弟交情深厚。宋神宗即位后,韩维多次采用王安石的言论,并向皇帝引荐了王安石。后来还曾劝皇帝留王安石于朝中。

    B.王安石与陈升之负责推行新法。朝廷设置三司制定新法,王安石命吕惠卿一同参与,新法涵盖颇广,农田水利、赋税交易等都包含在内。

    C.王安石推行变法遭到同僚反对。吕诲、韩琦、司马光等都反对王安石的主张。皇帝看完韩琦反对新法的上书,想听从韩琦的意见。

    D.王安石上奏章为自己极力申辩。司马光以变法引起朝廷内外动乱为由,反对新法,王安石直言上奏为自己辩护,皇帝言语恭敬地表示歉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以韩、吕二族为巨室,欲籍以取重。

    (2)加铢两之力,则用力至微,而天下之权,已归于流俗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达思想集聚阻塞后才有作为,只有从神色或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才能为人所知的道理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煜的《虞美人》中,以“_________”传达出“物是”之感,以“  _________”传达出“人非”之意。

    (3)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虽然他是个旷达的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词格调也是豪壮的,但政治上的失意,复杂的心情,还是在文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体现出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月10日,重庆市万盛区万盛街道万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87岁的老人倪素英捐出她毕生的积蓄20万元。老人说,这笔钱她已经攒了30多年,现在是发挥这笔钱价值的时候了。老人多年来一直独居,租住在一个老旧门市内,平时摆摊卖小百货贴补家用。她生活节俭,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老人的儿子说:“我母亲是个热心肠,她为疫情防控捐款,我们也大力支持。”老人说:“国家有难,我不能做旁观者。”

    (《人民日报》蒋云龙2月10日)

    有网友觉得,老人生活拮据,便民机构工作人员不应该收这笔款;但有人觉得,道义的价值,在老人心中远超金钱,应尊重老人意愿。在你看来,便民机构该不该收这笔款?请选择恰当的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